转摘:专访湖南岳阳江豚保护协会任增颖副会长_中国访谈网客户端

首页 > 生活

转摘:专访湖南岳阳江豚保护协会任增颖副会长

来源: 转摘 2021-06-09 19:04

(司徒翎羽)采访:1、您的个人身份是什么?如何理解您的特殊性?

任增颖:综合起来,我的个人身份比较复杂,陆续担任过多个公益社团的职务,2005年,加入“东营市观鸟会”,担任观鸟会副秘书长;2007年9月创立一个人的“临澜环保公社”;2010年正式成为北京观鸟会会员;2013年7月,成为湖南岳阳江豚保护协会副会长;2016年7月,成为山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2018年8月,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大连项目主任;2018年9月正式成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2018年9月成为中国生态文明促进会会员;2019年4月,成为大连海洋产业发展促进资深志愿者。

时间的变化,和地域的变化,从山东东营到北京到湖南到济南到北京到大连。一直围绕着一个主题,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秉持着信念。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像是一场自我成长的环保马拉松。

 

采访:2、您为何这么多年来坚持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益活动?

任增颖:任何一件事情的坚持都是基于很多原因。

对我而言,一是自我的认知,内心的需求。每个人内心都有向善的力量。从小我对大自然就充满热爱,尤其是鸟类、海洋生物、植物,从最初的热爱,延伸出参与保护的力量。

二是直面现实,无法逃避责任。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宽泛的话题,根基在于生物的繁殖地、觅食地、栖息地保护。现实中遇到了很多生物生存环境由于人类的经济开发等活动,导致损毁甚至消失殆尽等等严峻的现象,系统学习过七年生态学、环保科学理论以及相关法律的我不能坐视不管。一直在通过法律途径之外的方式进行呼吁,引起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是公众对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基于个人爱好的。需要提升到新高度,引导公众从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来。

四是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培养,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坚持。我从2005年至今,做了诸多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准备在前期的基础上在大连做深入的推广。青少年是中国环境的未来和主力军。

五是为了影响和推动政府决策,以及助推法律法规的改革。自2000年开始,我一直期待中国有一部关于湿地保护方面的法律,一直期待中国有部《环境教育法》。所以,一直在做着各方面积极的努力。从简单的爱好,变成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鼓与呼。一直以各种方式奔走在最前沿。

 

采访:3、喜欢大连吗?为什么要从山东来到大连定居呢?

任增颖:很喜欢大连。从生态区位上来讲,大连和青岛以及烟台威海,很接近,都是有山有海。有种天然的熟稔感。

定居大连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家庭原因。二是准备从新定位。离开原来的各种环境,重新审视自己,从零开始。让自己不断成长和提高。不用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固步自封。

 

采访:4、看到您之前在环保生态保护道路上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可否回顾一些过往?

任增颖:1997年7月山东省级优秀毕业生,2007年9月当选中石化胜利油田首届“百优十佳”爱护环境道德模范,同年当选“胜利油田优秀青年志愿者”。2008年,当选“东营市2007年度文明市民”;同年当选“胜利油田青年联合会委员”,2009年12月,再次被推荐为“东营市09年度文明市民”。2011年5月,入围当年的阿拉善生态奖。2012年3月,入围环保部主办的“中国绿色年度人物评选”。2014年9月当选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评选的“山东省江河卫士”,“全国十大江河卫士”。同年10月入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主办的“正义人物”评选。2015年10月当选新浪网黄晓明公益基金“温暖山东十七城人物”。2017年当选全国江豚保护优秀志愿者。2018年9月,晋级第20届象山开渔节第二届全国“海洋卫士”评选十强。2019年4月,入围自然资源部主办的“年度海洋人物评选”。2020年4月,再度被推荐“中国绿色年度人物评选”。

过往,是一路的鲜花和掌声,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高度支持和重视。从湿地保护尤其是滨海湿地保护,鸟类保护,斑海豹保护,海洋江豚保护等诸多方面切入,在不同的圈子里呼吁,得到了诸多的支持。

来到大连这四年,基本上跟媒体交往不多,因为需要沉淀,需要调整。荣誉并不意味着可以炫耀,而是需要珍视,需要尊重,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我,一直对媒体说的一句话是“只要对环境保护有利的事情,我一定会尽力而为。”所以,也是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言而有信。

 

采访:5、在大连这四年,您做了些具体的什么工作?跟大家分享一下。

任增颖:在没有到大连之前,由于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从2004年开始,我就已经对大连的湿地保护和鸟类保护有了重点的关注,比如黑脸琵鹭、黄嘴白鹭、金雕、白尾海雕等等,一些地名,比如庄河形人坨子,老铁山,蛇岛等,大连自然博物馆等等,早就特别神往。2006年,对大连滨海滩涂湿地养殖海参的事情,有了一些了解。2012年,参与了《新华社.瞭望周刊》对全国进行的化工园区建设情况调研。看到了大连的一些情况。

来到大连之前,作为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者,通过网络,我对大连的生态环境本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大概有了了解。所以,来大连之后,我的定位是青少年环境教育和东亚江豚保护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的持续宣传。

第一、在大连设立了全国第一个民间东亚江豚保护地。

由于公众对东亚江豚确实知之甚少,而国内并没有关于中国海洋江豚保护区建设的先例和可能性。于是,从2018年5月,我就与北京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取得了联系。申请在大连南部海域设立民间保护地,“中华海水江豚保护地.大连”。区间是从小平岛到棒槌岛。持续对该海域内的东亚江豚以及其生活环境进行了调研和跟踪。

第二、以大连环保爱好者的身份,以《共同保护海水江豚的家园》项目,晋级了全国十大“海洋卫士”评选。

2018年8月,为了扩大海洋江豚保护的重要性宣传力度,我参与了第二届象山开渔节“海洋卫士”的评选。顺利晋级十强。因此,中国海洋江豚的命运,迅速引起了全国沿海各地海洋公益组织的关注和震惊。大家纷纷想办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0年11月,已经有十多个海洋公益组织把在地的东亚江豚保护作为了机构的重要项目来运作。

第三、疫情之前,持续在大连自然博物馆“专家面对面”栏目为游客们进行公益讲座。

从2018年10月开始,我跟神往已久的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宣传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度沟通,在大连自然博物馆“专家面对面”栏目进行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内容的海洋保护讲座,主要从鸟类保护、斑海豹保护、东亚江豚保护等等方面进行切入。基本上每个月去博物馆做四场公开讲座。

合作一直进行到2020年疫情之前。疫情发生之后,大连自然博物馆的讲座大都改为线上讲座。从2018年10月到2019年12月,大连自然博物馆成为我进行青少年环境教育的重要基地。那些时光很美好。

第四、与“大连海洋文化节”密切挂钩。

2019年4月11日,在大连斑海豹保护联盟会议上,邂逅了原大连海洋渔业局的副巡视员,基于一些共同的理念。4月13日,我开始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大连海洋文化节”组委会的一些具体的工作中来。开始进行第三届海洋文化节的策划、运作等等的志愿工作。

连续三年来,包括各种通知、主持词、媒体通稿在内的文字材料,我已经写了超过20万字。都是些幕后工作,台前基本上,也是在不停的忙乎。

先后参与了2019年第三届“大连海洋文化节”开幕式及闭幕式的全程现场协调以及系列活动,2020年第四届“大连海洋文化节”系列活动,2020年9月3日大连海洋博物馆建设研讨会,以及参与了大连市政协提案的撰写,有关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六个提案都被通过。2020年10月份对大连市两个海洋科普教育基地进行考察,撰写出每篇5000多字的调研报告。2020年11月底,开始参与第四届“大连海洋文化节”闭幕式的各项工作。

之后用了五个月的时间,为今后的东亚江豚保护的救助落地,花了很多精力运作了几次大的公益活动。

第五、临澜环保公社在大连已经浮出水面。

自2020年12月开始,我就设计好了2021年临澜环保公社在全年的公益活动运作计划。可以说基本上都是按部就班的开展。

2021年1月27日的世界湿地日,大连生物多样性与湿地保护研讨会,

2021年2月27日的大连斑海豹保护的研讨会,

2021年3月7日,女性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对话会,

2021年4月20日大连海洋城市生态文明及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研讨会,

2021年5月20日,大连海洋城市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会。

这些“大连海洋文化节”系列活动的研讨会的基础性工作都是我在运作。比如文字材料,比如现场主持、媒体通稿等等。每次研讨会上都打上了参与单位“临澜环保公社”的字样。因为已经存在14年了。他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我一直在呵护和培育他的成长。

临澜环保公社,是基于对滨海湿地保护、鸟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于2007年9月正式亮相的只有我一个人运作的社团组织。被《中国环境报》进行过独家专访的草根社团,栉风沐雨多年。在大连,会继续存在下去。

 

采访:6、谈谈对大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观点和认识?为什么您对东亚江豚保护情有独钟?

任增颖:大连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生态本底非常好。我2003年作为游客,在大连南部海域游玩了一番,还参加了当年的大连啤酒节,对大连的印象极其好。

大连是个海洋城市,拥有12个不同级别的海洋保护区,对生态环保非常重视,因此周边的海洋哺乳类动物资源比较丰富。在我2018年春天,根据现场考察,确定把大连南部海域作为东亚江豚第一个民间保护地之后,更是连续两年的时候,进行了大连海洋生态跟踪。

可以说,大连周边附近海域随处都有东亚江豚。这个知识物种,能够证明大连周边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相对来说比较适合东亚江豚的生存。有它们正常需要的食物和生态环境。

东亚江豚,是大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有利证明,是大连海洋城市建设的有利抓手和名片。并且大连海域有座头鲸、伪虎鲸、抹香鲸等等,因此,我认为,大连市可以打造“观鲸城市”名片,并以此来带动海洋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解决大连文旅受控于季节的难题。

实现产业融合和转化,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海洋生态旅游结合在一起,为大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助力。

从2020年8月份开始,我对大连市的海洋生态旅游、海洋科普研学,都做了深度的探究,把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合在其中,可以起到更好的宣传和教育意义。尤其是结合东亚江豚保护,更是能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意义。

对于大连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一直延续着之前10多年来的努力,从鸟类保护、斑海豹保护、东亚江豚保护三个方面同步进行。有很多成效。设计了“海洋宝贝计划”、“爱我你就抱抱我”、“海豹看大连”等等深受市民喜欢的公益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大连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民间力量参与,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孜孜不倦的参与到其中。

对海洋江豚保护的持续不断的推动,是因为我知道它们的命运真相,需要我来帮助它们代言。“为无告的大自然”,是我一直以来行动的动因。对东亚江豚的情感比较深刻,因为实在是太了解它们需要帮助,实在是太需要引起更多层面的关注。为了帮助它们,我可以说想是尽一切办法,在全国各地进行宣传。还曾经带着“海水江豚也是江豚”,这条横幅横跨了黄河流域的九个省份进行宣传。一路相伴,情深谊长。尤其是2013年之后,我跟老朋友开玩笑“从今以后,我要移情别恋于海水江豚了。”在民间圈子里,我的绰号是“神仙姐姐”,是“护豚女神”。而东亚江豚,也被称为“渤海河神”。

 

采访:7、对大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想法?下一步打算?

任增颖:打算继续从两个方面进行推进,一个是青少年的环境教育,生态文明理念的推广。二是通过海洋生态修复的重要途径,深入进行现代海洋牧场研究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性研究,团结更多的力量关注海洋濒危物种保护。

青少年是中国生态环境的未来,我从2005年以来就开始不断的投入到“绿色少年总动员”、“绿色阅读,传递文明”等等各种形式的青少年环境保护的宣教工作中。所以,在大连,我还是要把青少年环境教育作为重点,继续前进。

海洋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任务,基于从2018年以来,我对大连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的关注,到2021年4月,全程参与了《加强大连海洋城市生态文明与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研讨会,对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所以,未来很长时间,我会把很多精力用在对智慧海洋,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的公益性研究议题。同时,推进现代海洋牧场的海洋科普和海洋研学等关于海洋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采访:8、今后您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任增颖:对于我来说,人生就是马拉松比赛,也是一场登山比赛。作为一个地质勘探专业毕业的自然爱好者,我将在继续积极参与“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实践过程中,沿着“深蓝深绿,我们爱大连”这样一条主线,脚踏实地,自我不断学习提高,与时俱进,为大连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及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将环保马拉松进行到底。

相关阅读

中国涉外教育集团的教育创新之路——专访中国涉外教育

2022-09-03 18:38

风起四月|2022首届“乡土诗人杯” 全国诗词大赛火热征

2022-04-21 10:40

爱国强军红色企业家 杨永安

2022-01-05 17:26

广州市执信中学建校100周年庆祝活动圆满成功

2021-11-23 13:55

慈利:昔日电商带货达人 今朝乡村振兴领路人

2021-07-19 15:23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