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18日电 据新西兰天维网报道,华人店铺被抢,有可能是与店内货架的摆设方位有关。5月17日,新西兰华人社区服务中心(华社服)联合各界,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华人企业主。
换店铺内的摆设就能减少盗抢案件?
当天的会议是由华社服联合Albert-Eden地方议会、ATEED(奥克兰旅游活动及经济发展部)、警方以及移民局相关人士联合举办。
在当天的会议上,Mr Roskill警局的警长Dylan HANNAH-JONES以及华裔警官邓瑶林女士也为大家出谋划策,分享了不少防盗抢的经验。
长期以来,Dominion Rd一直是治安问题的“重灾区”,入室盗抢、砸车等治安案件频发,在这条街上做生意的业主都苦不堪言。而由于亚裔面孔一直给人带来的温和形象,许多华裔业主成了被频繁骚扰的对象。
在当天的会议上,邓警官也给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建议。她表示,犯罪分子选择一些便利店、酒铺下手,也是有“理论依据”的,跟店内的货物、货架等摆设方位有很大关系——这跟风水无关,而是警方长期总结出来的经验。
邓警官表示,通常不法分子会选择那些方便拿、现成的现金和值钱货物(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便利店劫案中,烟草是被抢重灾区);另外,便利店位置一定是便于不法分子“快进快出”的,并且只有极小的机会会被别人发现或者认出。
“很多业主觉得店里装了监控器就万事大吉了,但很多人从没意识到,装监控器也有讲究。” 邓警官说,“不少人把监控录像放在很高的地方,但是有什么用呢,俯拍店内根本照不到脸,只能照到头顶特征。”
所以警方建议,正确安装监控设备的高度应该以能看清人的面部特征为宜,同时尽可能地覆盖更多可视面积。
导致盗窃频发的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是视觉盲区过多。比如有一些酒铺,货架非常高。这就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作案的机会。
此外,你可能未曾想过,你在窗外贴的打折信息以及促销海报很可能也是让不法分子盯上你的原因之一——邓警官说,不法分子在作案时一定是心虚的,贴满海报的落地窗挡住了外面的视线,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店内发生了什么事,因此不法分子更容易盯上这样的店。
综合以上种种,警方给小企业主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没有遮挡的窗户——让外面可以一眼看清室内,增加不法分子暴露行动的心里压力;
2、收银机钉在前台——时刻在人们的视线以内;
3、明亮的灯光——不给不法分子带来任何“容易得手”的心理暗示;
4、降低货架的高度——理由同上;
5、在盲区使用“鱼眼”镜、减少盲点并调整合适的监控角度和高度——宗旨就是千方百计地增加不法分子犯罪时的心理压力,让其暴露在公共视野之下,可以有效避免相当一部分的盗抢案件发生。
另外,邓警官还强调,遇到盗抢事件之后一定要及时报警。尽管有些居民认为一些并不重要的小案件报了警警方也不会来,但实际上警方也是有一套“大数据”系统的。很多不法分子是连续作案,但单一案件的证据和细节往往都不足。如果每一起案件都能上报给警方,警方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线索最终拼凑出一个相对清晰的犯罪分布图,也可以视实际情况调配警力,在犯罪高发区着重管控。
在当天邓警官还带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卡片——身高辨识卡。在抢劫案件发生时,不少受害者由于紧张,不太可能注意到一些犯罪分子的细节。而这个卡片上有相应的身高刻度,可以将它贴在门口。这样如果不法分子进入店中被监控录像拍到时,身高信息就一目了然了。邓警官表示,商家们可以向警方申请这个身高辨识卡。
在警方发言的最后,警长Dylan HANNAH-JONES在答记者问时也表示,在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是可以以“恰当的武力”来进行自卫的。但总体而言,警方依然建议大家在遇到危险时不要逞英雄,以身外之物换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