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2021年全球当代书画界杰出贡献人物——安茂水
【艺术简历】
安茂水,字茂源,名墨夫,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人,中国十大山水画家之一。现为中国企业文化艺术资本理事会副主席、国礼艺术创作室特约画家、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理事、书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将军诗书画院创作员、中央国礼艺术研究院解放军长岭书画院院长、中国山水艺术创作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科技文委高级专家、毛泽东书法研究会理事、2019年书法作品《中国梦》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世界书画艺术家联盟委员、钓鱼台特聘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指导委员会委员、艺术编委主任等。
安茂水访谈录:
采访时间:2020年9月
记者:
安老师您好,据我们了解您自幼对书画艺术情有独钟,以书香为伴,能跟我们讲讲您跟书画之间的故事吗?
安茂水:
谈到我跟书画之间的故事,是有很深渊源的,这要从幼年说起,幼年时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熏陶,我对木版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受木版年画的启迪,逐渐开启了书画艺术生涯的探寻之路。经历了漫长艰苦的岁月历程,遍览祖国大好河山,饮马冰河、塞外驼铃,跨秦川巴蜀、访羌藏风情,遍览山河风貌、交织多种乡情,在漫长的艺术探寻道路上,勤学苦练,虚心求教,自己不断进步成长,逐渐达到在静观寂照中心游万仞,整个身心深切感受茫茫天宇间的自然万物生命不息的意境,在创作时能够保持一种“空谭泻春,古镜照神”的心境。
在艺术探寻的道路上,发生了很多记忆犹新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列举一件趣事。
有次与同行一起来到北方一座闻名遐迩的大山写生,费尽力气,终于攀到山顶,已是傍晚,人困马乏,吃罢干粮,搭起帐篷,倒头便睡,在睡梦中迷迷糊糊仿佛感到什么响动由远及近,声音越来越大,我下意识地从昏睡中醒来,蹑手蹑脚地从缝隙往外查看,只见一个物体在慢慢移动,漆黑的夜里,看不太真切,立起来足有一米八的个头,一双眼睛在黑暗中如同两道闪电,发出烁人的光芒。我急忙推醒同伴,俩人吓出一身冷汗,心想,该不是遇到“黑瞎子”了吧?果真如此的话,恐生命难保,只能屏住呼吸,听天由命。危机时刻,突然那头黑熊调转身子向密林深处奔去。一夜胆战心惊,未敢入睡,轮流值班,挨到天亮。东方欲晓,阳光从地平线探出头来,小心翼翼走出帐篷,只见不远处一只梅花鹿在向我们点头致意。高兴的一蹦一跳,像是欢迎远方的孩子平安归来。此时此刻,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昨晚救下我们性命的的是这只善解人意临危不惧的梅花鹿。感恩之心油然而生,难以用言语表达,泪花在眼中滚动。这次写生让我感触颇深,自此,我用作品说话,表达生命的可贵,人生的美好,保护自然,保护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和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朋友”,作为一名画家,责无旁贷。
记者:
您的书法尽显大家风采,山水画更是气势恢宏,大气磅礴,那您认为山水画的创作是以外出写生为主,还是依据古人的作品来创作?
安茂水:
谈到山水画的创作,我认为古人的作品和外出写生都很重要,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古人流传下来的作品蕴含丰富文化底蕴,千百年历久弥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供我们创作时借鉴。但是,要想真正创作出好作品,光纸上谈兵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实践,实践出真知,依据古人作品只能锻炼技艺、笔法,充其量是一种理论。要想灵感突现,推陈出新,必须不断实践,外出写生就是很好的实践。在具备一定的艺术技法和理论素养基本的前提下,只有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不断实践,全神贯注融入大自然,逐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方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不断感悟超越后的极大乐趣,达到这样的境界,创作出好作品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同样,我的创作也离不开外出写生的亲身实践,四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尤其刚入伍的前十年测绘生涯中,从黄河古道至秦川巴蜀,至长江、嘉陵江、峡江,踏遍祖国千山万水,领略祖国壮美河山,前面已经谈到,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不断的遍览山河,苦练写生,使我深切感悟到实践的重要意义。
记者:
相对于西方艺术来说,您觉得咱们中国的传统艺术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那当代中国绘画又该如何去创新?
安茂水:
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传统艺术是几千年文化艺术的积淀,内涵深邃,立意深远,西方艺术文化起步晚,至今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这就决定了中西方艺术之间会存在明显的差别。
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绘画多写意,书法多写胸臆,西方艺术是写实的,注重的是对自然的重现,反映的大多是自然的真实情况或运行理论,绘画多是写实。
中西方艺术的差异与西方哲学的差异有关,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以中庸谦和为主,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推向极致。西方哲学主要是源于希腊的数学和几何的逻辑思维,重视对事物的客观认识,概念化推理演绎剖析事物,推崇物我对立。所以,中国艺术多以含蓄的手法来表现,西方艺术多以夸张的手法来表现。
至于如何去创新,我认为精神层面的追求是画家要表达的终极追求。画家需要在客观自然物象中寻找灵感,并通过合适的表现手法予以描绘,这些皆要求画家具备较深的学识修养。就中国传统形式的绘画创新而言,学养是必不可少而且是极其重要的。
要创新,就必须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到大自然中寻找灵感,要表现出当代人们对客观物象的情感表达和主观感悟,既不能一味求变,也不能人画亦画,更不能为画而画,否则不是人头马面就是皆有类同。在绘画创作中,不要总想改变什么,而要考虑的是抒发什么,如何抒发,这才是中国绘画创新的关键和发展的最佳思维,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国绘画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国的绘画艺术才能永远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
记者:
现如今大多艺术家都忙于各种市场应酬,不能专心创作,在艺术创作和市场之间您是怎么处理的?
安茂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艺术家也应该这样,要时刻分清艺术创作和市场之间的主次关系,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艺术家的初心,是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追求艺术的真谛,不断修炼技艺,用精湛的技艺体现艺术的精髓,艺术家的使命,是用艺术的造诣赞颂祖国的大美河山,讴歌新时代,弘扬正能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一名艺术家的真正价值。
记者:
名利是追求上进的一种动力,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当下不乏有人通过炒作来寻求捷径,您有什么建议或者宝贵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来借鉴、学习。
安茂水:
确实,名利是许多人都喜欢和追求的,但一定不能贪得无厌,不可强求。作为一名艺术家,应以一颗空灵自由的心境去观察万物,在澄澈清明的凝神静照中与大自然融合,达到精神上的淡泊名利。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艺术家一定要与物质化的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难想象,一个整天为金钱奔忙的艺术家,怎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所谓沉下心去,耐得住寂寞,事外有远志,宁静以致远,艺术创作上的神韵才可能油然而生。只有这样,艺术家才有可能创作出富有感染力和唤醒人类心灵的优秀作品。荣辱不惊,笑看天外云卷云舒,去留无意,静观庭前花开花落。无关万事,独善其身,这是何等的境界,希望每个人都能有所感悟,只有清新宁静,方可行稳致远,我们的社会大家庭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作品赏析】
《安茂水书画艺术》——安茂水书
《红心向党》——安茂水书
《翰墨国艺》——安茂水书
安茂水作品
安茂水作品
安茂水作品
《舍得》——安茂水书
《战友赋》——安茂水书
安茂水书
安茂水作品
安茂水作品
安茂水作品
《山涧深韵》——安茂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