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迁西“长”出一个田园综合体
东莲花院乡航拍图。东莲花院乡供图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模式,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今年7月,河北省迁西县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项目,成为第一批10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之一。
田园综合体究竟什么样?它和一些地方正在推进的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园、美丽乡村建设有什么不同?笔者前往迁西东莲花院乡进行了实地探访。
1 不是单一的乡村旅游,而是农业、旅游和文化三位一体
12月8日,从迁西县城向南,汽车驶入了蜿蜒的山区公路。因盛产果品,迁西一直有“花果之乡”美称。河北省唯一一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迁西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就在30公里外的东莲花院乡。
这个充满诗意的田园综合体,究竟什么样子?
“东莲花院乡没有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一直保持得很好。”一见面,迁西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周定奎就说,东莲花院乡这一区域森林覆盖率达82%,原始村落生态保存完整,林果产业基础特别好,适宜发展旅游农业。
最早,东莲花院乡的发展路径,也是朝着“农业+旅游”的方向尝试的。
每年4月下旬,乡里的梨花坡上梨花绽放,如雪似玉,十公里花海飘香醉人,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从2010年开始我们搞了梨花节,那时候还没有收门票的想法,就是想把人引来,让村民卖点干鲜果子挣点钱。”笔者跟随东莲花院乡徐庄子村村委会主任徐瑞青,顶着风上了梨花坡,这里已经成为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的核心区。
沿着水泥路上梨花坡,道路两旁的梯田里满是梨树,林下的空地上,种满二月兰和牡丹。虽然冬季花叶已无,但仍可让人联想花开时的盛美。
唐山供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艳说,当初拿着油用牡丹项目落地时,看中的正是这片梨花和良好的旅游资源。
“那时候还没有田园综合体的概念,我们的想法比较简单,就是利用林下资源,种植油用牡丹和观赏牡丹,再结合乡里的梨花节,搞牡丹种植和乡村旅游。”张国艳说。
徐瑞青接过话茬说:“梨花节也就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别的没啥看头了。种上牡丹,建游客中心,将来这里就是旅游景区,会引来更多的人,咱们就能有门票收入,果子也能卖得更多了。”
“老徐,你这个意识还得变。”东莲花院乡乡长白金鑫提醒说,“田园综合体可不单单是旅游这么简单,而是农业、旅游和文化三位一体发展。”
白金鑫介绍,早在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时,迁西县就意识到东莲花院乡具备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条件,在乡里召开了现场工作会,开始着手准备田园综合体的规划。
今年7月8日,河北省12个县(市、区)参评竞争国家级试点,经过激烈角逐,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项目成为河北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
“可以说,田园综合体把我们最早搞‘农业+旅游’的思路全方位升级了。”白金鑫说。
如今,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项目核心区已经初具规模:牡丹园、百果园等农业种植项目全面铺开;田园度假木屋、商品一条街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一座游客接待中心和名为梯田花海的酒店正在建设中;在号称“河北国学第一村”的马家沟村,一个全新的传媒小镇即将落地……
“随着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文化休闲等都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而旅游仅仅是田园综合体的一个产品。”白金鑫说。
2 不是简单的农业产业园,而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最近几天,东莲花院乡党委书记杨雪丰正忙着对接一个酒庄项目。
“现在想要落户的项目不少,但我们得按照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标准严格筛选。”杨雪丰说。
就在不久前,一个牛油加工项目找到东莲花院乡,虽然也是农业加工项目,却被乡里婉言拒绝了。
“因为它在上下游产业链没有相关项目。”杨雪丰说,田园综合体基础是产业支撑,但并不是简单的农业产业园,不是所有的农业项目都能进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田园综合体对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他认为,田园综合体更看重发挥既有基础和优势做“乘法”,而不是简单地引进加工业企业做“加法”。
“对标田园综合体的概念,我们发现最初的设想太简单了。”半年多来,随着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申报、评选工作一步步展开,张国艳的认识也在逐渐提高。
最初,由张国艳所在的唐山供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导开发的花乡果巷特色小镇项目,园区面积1.8万亩,计划总投资8亿元。
但现在,这个特色小镇已经成了田园综合体整体项目核心区的一部分。升级的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项目以“山水田园、花乡果巷、诗画乡居”为规划定位,总投资15.67亿元,规划面积6.93万亩,涵盖西山、徐庄子、西花院、东花院、东城峪等12个行政村。
“原来我们考虑的是种植和旅游的结合,现在更加强调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张国艳介绍说,在完成牡丹种植和游客服务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企业进一步加大了对本地特产安梨和油用牡丹深加工的投入。
如今,梨花坡富贵牡丹产业园已探索出“安梨+油用牡丹+二月兰”共生模式,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确定为油用牡丹示范基地。最近,张国艳专门从意大利进口了一套梨汁深加工生产线,并且与科研机构共同研发一种新型的牡丹油脂提取技术,将极大提高牡丹的出油率。
“安梨和牡丹的深加工项目将是我们的主要利润来源。现在一公斤牡丹油可以卖到400元以上,每亩牡丹可生产250公斤花籽,出油50公斤,利润非常可观。”张国艳说。
在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迁西积极引入一批涉农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由河北五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五海猕猴桃庄园,已经在东城峪村投产。
“我们的定位是,打造北方最大的单体猕猴桃采摘园。”该公司副总经理刘云来介绍说,作为矿山企业转型尝试的猕猴桃庄园项目,规划1400亩,目前种植800亩,猕猴桃的种植、深加工占60%的收入,旅游将占30%。
3 不是单纯的美丽乡村建设,而是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
正如村民的直观感受,田园综合体建设给东莲花院乡的面貌带来很大变化。村里的路、停车场,甚至卫生都好起来了。
东城峪村党支部书记曹立强说:“当初跟企业合作时我们就提出,企业要负担村里卫生。”企业一开始觉得这不是霸王条款吗?我在你村子里投资,为啥还要负责搞卫生?
现在,刘云来彻底理解这一条款的目的——要发展休闲旅游,村里卫生乱七八糟,谁愿意来?
截至目前,马家沟分散式污水处理工程、迁曹线桥梁加固工程、迁曹线安全性防护工程已经竣工。此外,一批公路、垃圾处理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提上日程。
“应该说,田园综合体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但田园综合体讲求的是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所以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乡村综合发展模式。”周定奎表示。
村里和企业的合作协议里,还有不少“更严格”的约定。比如,企业搞猕猴桃采摘,村里各家各户也可以在自家庭院里搞采摘,秧苗还必须由企业免费提供,技术上由企业指导,卖不完的,企业还要兜底收购;企业搞农村旅游,但是不能开办住宿餐饮项目,这些必须留给村民们干,让村民搞农家院……
曹立强说,以往村民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种植,收入普遍较低,未来田园综合体建设,将为村民的农产品、闲置房屋提供增值方案,提供更多的增收途径。
“三农的核心是农民,农民最关心的是增收。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设计了一种涉及农户、村集体和企业三方的利益分配机制,我们称之为‘633模式’。”白金鑫介绍。
其中,为保障村民收益,该模式将收入渠道细化为6个方面:原有水杂果出售、土地流转、养护土地补贴、务工工资、旅游服务(农家院、采摘)和股份分红。
与此同时,村集体将闲置的土地、资产和项目资金,转化为企业股份;企业在一产、二产、三产三个方面都有收入。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带动就业3500人,项目区增收8亿元以上,通过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将实现企业、合作组织有效益,集体有股份,群众有收益,核心区12个村近万名农民人均将增收8000元以上,实现翻番。
而在生态方面,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思路,在发展二三产业时,重点考虑生态承载能力,严格设置生态红线,在生态底色上描绘新农村,在田园风光里发展新产业。
“我们打造的田园社区,就是要把生态保护和开发统一起来,创造出更多的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周定奎说。
相关阅读
- 12-25华西村掌门人吴协恩回应负债:网传文
- 12-25河北:迁西“长”出一个田园综合体
- 12-25激发发展新动力——白山市浑江区推进
- 12-25江浙沪跑者齐聚盱眙铁山寺激情“荧光
- 12-25故宫午门墙皮被风吹脱落 幸好无人员
- 12-25山东 好心市民伸援手 救出跌入冰河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