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金融风险该怎么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后3年,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过去一年,货币政策推动金融机构逐步消解存量业务,约束和控制增量业务,监管部门专项整治市场乱象,弥补制度短板,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放眼未来,金融风险该怎么防?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监管方向如何?
三个良性循环促进金融回归本源
江苏瑞涛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机械设备生产销售的企业,最近与一家公司签订一项委托生产合同,金额高达539万元。由于款项是完工后支付,公司前期不得不自行垫付费用采购原材料。
“听说银行正在推银税互动产品,小微企业可以凭借良好纳税记录到银行申请信用贷款。”公司负责人商灿涛到靖江农商行申请了“税易贷”,银行根据企业去年实际销售情况,计算出其去年纳税金额约为40万元左右,查询到企业纳税的信用评定结果为B级,符合“税易贷”贷款条件。第二天公司就贷到16万元。
过去一年,信贷资金开始回归主业,聚焦主业。传统的贷款业务快速增长。据统计,2017年前11个月新增贷款12.9万亿元,已超过2016年全年规模。银行业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3.2%,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和薄弱领域、薄弱环节。其中,制造业贷款增速已连续9个月保持正增长,较去年同期上升2.6个百分点。
然而企业还有更多的期盼。商灿涛说,现在银税互动解决了小微企业缺失抵押、贷款难的问题,但贷款额还是偏小,不够企业发展所需,希望以后除税收外,银行还能参考企业更多的经营指标,比如企业缴纳水费、电费、社保,以及资金流水、在手订单等。银行对企业的了解更全面,我们的授信额度也能提升了。另外,如果融资成本能再进一步下降那就更好了。
企业所盼正是金融机构改革所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
“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指的是要求金融回归本源,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房地产的良性循环,则应是要求重塑金融与房地产之间的关系,金融不但要配合房地产调控,防范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同时也要服务于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以资金和服务创新支持廉租房建设和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则是要继续减少资金空转,禁止过度期限错配、严禁监管套利等,继续深入整治市场乱象,减少由此产生的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金融风险,促进脱实向虚的资金进一步回归本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降低宏观杠杆率,防范重点领域风险
12月13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建行、中国人寿签署《中船集团降杠杆暨市场化债转股投资协议》,合力推进市场化债转股业务。中船集团与建行签订240亿元意向性投资额的债转股框架协议,再由三方共同出资设立中船降本增效私募投资基金,首期规模75亿元,由建信(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负责管理运作。三方运营所获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存量债务,降低企业杠杆率。
高杠杆是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曾刚分析说,宏观杠杆率高会带来潜在的金融风险:一是货币信贷增长超过实体经济需要,容易导致金融脱实向虚和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泡沫;二是部分经济主体的债务负担过高,如地方政府过度负债,不仅存在潜在的偿付危机,还扭曲了金融资源的配置。
2017年,通过强监管治理金融脱实向虚,同时积极推动企业部门,尤其是国有企业降杠杆,我国宏观杠杆率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债务风险趋于下降。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我国总体杠杆率为239%,较一季度累计微升1.5个百分点,总体态势趋稳。而企业杠杆率则开始下降,2017年三季度末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54.8%,连续3个季度环比下降或持平,较一季度末累计下降2.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下降趋势进一步确立,宏观高杠杆的风险正在有序消解过程中。
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董希淼分析:“监管部门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强监管’将持续推进,比如,银行体系的同业业务和资管业务,而非持牌金融机构从事的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将会被清理,现在风险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领域。下一步,应继续抓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活动不放松,进一步弥补在监管协调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监管短板,从源头把控、过程严管、事后追责等方面采取更有力措施,构建针对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的监管闭环,切实防范和化解突出风险,维护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好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建立强监管长效机制
未来金融监管将怎么走?曾刚说,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基本延续了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几个方向。2017年,金融监管部门专项整治市场乱象,弥补制度短板,下一步则是要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建立防控风险的长效机制,把短期治理乱象的成效通过更完善的制度建设巩固起来。防风险、强监管并不是短期内抑制资产泡沫,而是会延续之前的政策,在长期内“将防风险进行到底”。
“一直以来,政策就是在稳增长和防风险目标之间寻求平衡点。前几年,更多强调稳增长。现在把防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意味着明年的货币政策、监管政策会保持定力,不会因为经济增速放缓而放松金融强监管的趋势。”曾刚说。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充分体现了中央高层为经济稳增长、配合去杠杆营造合适货币金融环境的初衷。”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这意味着明年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仍是主要目标,强调“中性”意味着不会进一步收紧,特别是考虑到强监管、严规范下金融部门会有收紧的实际效果,“中性”政策要求更加灵活地运用多重工具平抑市场波动,化解金融体系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流动性风险,以保持宏观流动性总体适度和利率水平相对稳定。
连平说,预计未来一个时期金融去杠杆进一步深化推进,金融强监管力度不减,一系列类似资管新规的监管新政还将陆续出台。从主要领域来看,预计银行表外业务、互联网金融、“僵尸企业”处置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等将被重点监管。
下一篇:印度总理莫迪会见杨洁篪
相关阅读
- 12-28印度总理莫迪会见杨洁篪
- 12-28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金融风险该怎么
- 12-28海南国际象棋国际公开赛收兵:中国选手
- 12-28印度巴士坠河20人死24人伤
- 12-28金平:突出特色强产业
- 12-28医院年底停用部分耗材为“突击”控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