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郭翔宇: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

发布时间:2018-01-08 12:52: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彭茹
党的十九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对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一、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承了党重视“三农”问题的优良传统,并进行了创新发展。只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有力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村和谐美丽。可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的具体落实。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涉及到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精神文明、社会治理、农民生活等“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的内在要求。这些要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是多元一体的农业农村综合建设和全面发展过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可以说,“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主要表现。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迫切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发展更平衡、更充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的问题导向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在农村,难点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短板也在农村,难点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显著缩小城乡差距。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经之路。

  二、深刻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通篇贯穿着改革创新精神,其中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体现出来的改革创新精神特别鲜明和充分。可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其所包含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

  第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确立了“三农”工作新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既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又是乡村振兴的具体标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相比,新的变化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把生产发展改为产业兴旺,由生产到产业,范围扩大了,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要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由发展到兴旺,目标要求更高了,不仅强调发展过程,更强调达到兴旺的结果。二是把村容整洁改为生态宜居,强调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内容更丰富了,目标要求更高了,不仅要美丽,还要适宜居住。三是把管理民主改为治理有效,管理农村侧重的是政府作为主体的行政管理,注重管理过程,强调的是管理行为的民主性;治理乡村则是由政府、社会组织、村民个人等多元主体进行共同治理,更注重结果导向,强调的是治理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要求标准更高了,效果更好了。四是把生活宽裕改为生活富裕,要在农民收入更快增长的基础上显著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让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从这四个方面总要求的变化来看,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是对新农村建设在内容上的丰富和充实,在标准上的细化和提高。

  第二,首次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思想,确立了把农业与农村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的新定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方针。这是由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础地位及其重要性决定的,体现了我们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这是由农业与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是由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的。农业现代化滞后是“四化同步”发展的短腿,农村发展落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因此,必须把农业农村发展摆在优先位置,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第三,首次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思想,确立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新思路。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相对现代、发达的工业和城市与相对传统、落后的农业和农村并存。为改变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状态,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城乡融合发展新思想的提出,就是要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重塑城乡关系,建立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四,首次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思想,确立了把农村现代化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体系的新安排。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目标。这一思想的创新性在于,在强调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内容和发展目标要求。农业现代化,是产业现代化的概念,属于经济现代化的范畴。党的十九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现代化,这是一个区域现代化的概念,包含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具有综合现代化的特征。提出农村现代化这一创新思想的重大意义在于,把农村现代化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体系当中,使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更全面、更科学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五,首次提出了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新思想,确立了破解农业现代化瓶颈制约因素的新途径。当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最大的瓶颈制约因素是传统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这种小农经济,严重阻碍着现代化的先进农业技术和大型农机装备的广泛使用,影响其与国内外开放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起来。将二者衔接起来的途径,一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大型农机装备的使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采用,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助于保障一家一户农民解决自己解决不了或者自己解决成本较高的生产业务,提高农户的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经营效率。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界限网络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湘ICP备17005820号-2 公安印章标准编码 4301210151948 Copyright 界限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