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涂圣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大着力点
【核心看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些都是在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基础上,立足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再到乡村振兴,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一以贯之,思想内涵却又不断丰富创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绘就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顺应了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将给“三农”发展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新要求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基础。农村活不活,农民富不富,关键取决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兴旺农村产业,农业现代化是关键基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农业生产功能,还要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的全面拓展。兴旺农村产业,主线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保障好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还要着力推动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在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上求突破,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培育农村产业发展新动能,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要求。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实现生态宜居,关键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途径。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农村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离不开文明乡风的助推、精神文化的涵育。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让文明乡风吹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保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是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水平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实现有效治理,需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其中,自治为本、德治为基、法治为要,只有“三治并举”、有机结合,才能让自治运行更加高效、法治建设在村庄落地生根、道德建设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会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农村才会更加和谐、安定有序。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目的。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总体缩小,但农民增收基础还比较脆弱,农村民生短板还很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好势头;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全方位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积极稳妥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社会的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处理好“乡”与“城”、“人”与“地”、“统”与“分”、“予”与“活”的关系,找准三大着力点,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重点突破。
一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是产业组织方式和形态的重要突破和创新,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技术、市场和要素条件的深刻变化和交互影响,正在集聚和催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动能。在这一过程中,积极营造农村产业融合加快发展的良好生态,乃题中应有之义。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创设有利于要素跨界配置的制度条件。健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培育农村要素市场,引导农村产权有序流转交易。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加快数据整合共享和有序开放,深化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强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等主体带动,构建类型多元、活力迸发的融合主体。建设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创新产业融合服务方式,提升服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二是培育农民增收新动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当前,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需要挖掘农村规模经营、集体经济发展、三次产业融合等领域增收潜力,形成传统增收动能提升与新动能发展的“双支撑”;重点在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形成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互动机制,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不掉队。要坚持开源增收和节本减负增收并举,实施政策挖潜促增收、深化改革促增收、强化创新促增收、弥补短板促增收、精准扶贫促增收,构建农民长效增收机制。
三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治结合”是加强乡村治理的思路创新。加强乡村自治,重在强化资金投入和人才保障。要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加大农村公共事务支持力度,夯实村民自治的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提高乡村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推动返乡下乡人员积极参与乡村治理。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扶持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加快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村委会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农民和村委会提供法律服务。引导村民制定完善乡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加强农村家庭文明建设,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孝敬教育、勤劳节俭教育,激发农民荣誉感上进心,引导农民群众向上向善。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相关阅读
- 01-092017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三分之二参赛商
- 01-09[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涂圣伟:实施
- 01-09男子负案在逃18年被抓 曾致信公安局
- 01-09习近平谈党员领导干部如何过节
- 01-09开罗一教堂遭武装分子袭击致10人死亡
- 01-09球王变“囚王”?西班牙税务机关坚持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