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走进新时代 文化新传承】文化自信 有容乃大 _文艺原创 _光明网

发布时间:2018-01-14 08:09:25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辛欣
【编者按】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共分十三个部分,其中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

  【编者按】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共分十三个部分,其中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明确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特别推出“走进新时代 文化新传承”系列评论,从“坚定文化自信”“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重视传播手段,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艺创新”“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等不同角度,对十九大报告进行相关解读,以飨读者。

  作者:李勇刚

  继2016年“七一”重要讲话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今天所言的文化自信,实际已超越狭义的文化范畴,而指向一种广义的、有容乃大的“大文化”。那么,“大文化”之“大”何以体现?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五个“度”来理解。

【走进新时代 文化新传承】文化自信 有容乃大

  第一,党的路线的高度。提倡文化自信,其实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从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高度全面继承中华民族文明传统。站在这样的高度,文化自信就不是着重于学术各家各派,也不是仅限于文化工作领域,而是要有一种放眼全局的视野。在具体的文化政策层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一时的曲折,但从总体上看,面对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巨大挑战,中华民族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来实现中华文明在现代的更始重生。

  今天,面对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背景,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中国传统为主体,消化、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改善和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而中华文明的更始重生和全面复兴,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政治主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既是一种政治的担当,更是一种文明的担当。

  第二,历史底蕴的厚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的许多表述,都透显出一种基于历史底蕴的厚重感。例如,“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5000多年,56个民族,13亿多人,这些看似抽象的数字,勾勒出中华文化悠久而博大的时空维度。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结尾,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深情地讲道:“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第三,融汇古今的广度。这里所说的文化,不仅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包含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这些重要论述,启发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含三个方面,而且应当注意三者之间的融会贯通而非简单拼接,强调贯穿其中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全面的价值支撑。

  第四,民族价值的深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可见,文化自信绝不局限于文化工作领域,不仅是对文化工作者和文化部门的要求,更是对全党全社会各项工作的要求。我们要从历史的、整体的意义上,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化自信,善于揭示和把握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优秀文化中相贯通的价值观。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当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第五,温润民心的温度。“大文化”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接地气。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勉励作家艺术家要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他给出的优秀文艺作品的标准是: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言简意赅,发人深思。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那么,温度从何而来?来自“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报告通篇将“人民”作为关键词,明确表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关键在于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其中,关注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体现了浓厚的民本情怀。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意味着以人民为中心、为社会树价值、给民心以温润。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离不开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当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切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作者工作单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文化教研部)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界限网络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湘ICP备17005820号-2 公安印章标准编码 4301210151948 Copyright 界限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