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少见大雪中,那一幅幅动人的剪影
盱眙交警坚守岗位,为百姓出行创造便利条件。周海军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金湖投递员们提前上班投递邮件。吉尔云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昨日,工人在雪中对国网宿迁供电公司千伏变电站进行巡查。郑绪军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工作人员在常合高速上清除积雪。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邵丹摄
工人在常州地铁一号线南夏墅停车场铁轨上冒雪巡道。陈暐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淮安市洪泽区地方海事处向企业赠送防滑垫。张建成立静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保畅通:一个人擎起一道“风景”
1月4日早上7点,南京市港城路江畔东路路口,一位身着警服的男子笔挺地矗立在纷飞的大雪中,一手还高举雪铲,铲上擎着一根电缆线,成为风雪中独特的“风景”。原来,被大风刮落的监控电缆线堵住了过往通道,正值早高峰期间,导致交通拥堵不畅。这一幕恰好被彻夜巡逻尚未回家的交警七大队民警沈彦遇到。在第一时间汇报大队指挥室后,为保障来往车辆安全畅通,沈彦尝试用手撑举电缆线。怎料,身高1.80米的他还是够不着,急中生智,他利用地上的雪铲做撑杆,再举起胳膊,顺利将电缆撑起足够高度,终于让车辆顺利通行。
这一举,就是两个多小时。直到早高峰过去,维修人员赶到时,沈彦的脸已经被冻得失去知觉,手臂僵硬难以打弯。即便这样,沈彦还是没有选择回去休息,看着路面积雪越来越厚,沈彦又拿起雪铲开始清除积雪。
4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南京江东中路一侧,5位身着橙色衣服、背部写着“先达市政”的工人正在用铁锹铲雪。带队的王队长说,他们都是南京先达路桥市政有限公司的员工,平时负责公路养护,遇上大雪,就出来扫雪。他们一共有20多人主动来扫雪,主要清扫地铁口、路口等人多的地方,以免行人摔跤。扫好一个地方,再到别的地方去扫。“从早晨7点钟开始扫雪,已经扫了3个小时,好多人还没有吃早饭。我们全天,包括晚上,都有人在路上巡查,有紧急情况会随时调动。”
雪花飘洒,宁杭高速上车来车往,畅通无阻。中午12点,记者来到溧马高速荷叶山服务区附近,路上一辆铲雪车正在铲雪。省交通厅高速管理宁杭支队第一大队副大队长陈朝辉介绍,为保安保畅,3日晚上就已在路上撒了盐,目前,除了一辆机动铲雪车备用,其他铲雪车等保畅设备全在路上作业,所有工作人员都已出动,保证单向两条车道通行。
“雪情就是命令,安全就是使命!”宁常镇溧高速公路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所有人员奋战在抗冰雪、保畅通第一线。截至4日18点,公司在岗、上路人员1200余人次,投入除雪机械71台(套)、融雪剂近100吨,确保了宁常、镇溧两条高速公路的畅通无阻。
记者获悉,截至4日下午4点,全省普通干线公路通行正常,大部分行车路面无大量积雪,路面边缘仍然有少量积雪,各市公路处一直在组织人员清理。全省公路系统全力投入了除雪保畅工作,4日共出动路政及养护人员7747人,清排障机械750台次,实施清排障409起,撒布物料3052.6吨,草包2282只。
保供应:让菜篮子“雪中无忧”
4日上午10点30分,当记者冒着风雪来到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位河村时,村民孔令强和爱人何金美已在自家地里忙活了3个小时。“头几天村里广播就说有大雪,夜里睡不踏实,一早起来赶紧来扫雪。”孔令强家有4个蔬菜大棚,种有花菜和芹菜,一旦棚体被大雪压塌,它们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大棚上的积雪最厚已超过10厘米,记者下车走到地头,地上的雪能没过脚脖子。只见孔令强拿着五六米长的自制耙子,不停从大棚上把雪刮下来,然后他爱人再把它们铲到一边。孔令强说,每个占地一亩地的大棚,扫完一个要两个小时。雪一直在下,孔令强不敢停下来,他知道,如果不做好管理,这些竹木搭建的大棚不会支撑太久。
像孔令强这样的“扫雪大军”,在棠张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作为省级蔬菜基地,这里有4万亩大棚蔬菜,其中,抗风雪能力较强的钢结构大棚只占一半左右。“我们在这周二发布了大雪预警,提前通知农户做好棚体加固、制作扫雪工具、及时清扫等提醒。今天镇上的机关干部都冲到一线,17个村每个都要包村驻队,排查各种隐患,24小时关注雪情。”棠张镇镇长郭华良说。
受雨雪天气影响,常州较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凌家塘市场农产品价格方面也波动明显,其中蔬菜价格普涨。降雪后,地产叶菜的采摘、运输受到很大影响,部分种植户选择暂时休假,造成昨晚市场地产叶菜上市量较前日环比减少了近10%,部分品种价格翻番。为应对雨雪冰冻,常州平价商店再让利。常州市物价局4日下午发布消息,1月5日—1月14日共10天内,该市所有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开展优惠再让利活动,每天公示的蔬菜类平价农产品的优惠幅度,由原规定比周边菜场低15%及以上,扩大至25%及以上,以应对雨雪冰冻天气,防止气温骤降蔬菜价格快速上涨。
为保证市场供应,苏果已全面启动雨雪天气“菜篮子”保供工作。苏果盱眙大白菜基地的农户冒着雨雪在地里加紧收割、打包,装车后运往南京苏果马群物流。据苏果基地开发负责人介绍,“最近几天大白菜的市场需求量增大,每天在160吨左右。为了满足市民需求,基地加班加点,4日凌晨2点还在加紧往大库送货。”
苏果生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雨雪天气来临前,苏果超市已经对一些百姓日常所需品种,且易储备的块茎类蔬菜做了足量的备货。据介绍,苏果目前落实果蔬肉蛋货源5亿元,1000余个品种,日供800吨以上,同比增加15%,充分发挥生鲜物流中心存储、配送作用,源源不断地将各类农副商品及时配送到店,以满足未来一周的生鲜商品供应,确保消费者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为应对雨雪冰冻天气做好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物价工作,4日,省物价局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跟踪监测粮油、肉蛋菜奶、液化气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求和价格动态,积极协调做好货源、运力组织、调度投放和应急保障等工作,保持雨雪冰冻等灾害天气下市场正常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
保生活:暖心的故事一串串
1月4日,一场大雪飘然而至。扬州广陵区文昌花园社区80岁的独居老党员曹子礼正犯愁没法出门买菜,没想到一早,社区就给他送来了菜:1斤肉、1块大豆腐、3斤白菜,还有土豆、西红柿。“这些菜雪天有点贵,要我还舍不得买,够我吃好几天了。”曹子礼满怀谢意地说。
根据前一天的应急预案,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郑翔一早就布置工作人员,按照事前摸底得来的需要帮助的50名居民名单,外出采购蔬菜和肉类。这份名单上,每个受助人后面都附上了具体住址和门牌号码,郑翔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菜尽早送进每个人家里面。
郑翔说,文昌花园社区孤寡、独居老人和残疾人比较多,一到恶劣天气,围绕他们的生活和安全问题,社区都会制定预案妥善安排。这次的大雪他们早做了预案,为50位出行困难的居民都准备了一份送上门的“爱心菜”,近3000元菜钱,全部由社区买单。
大雪纷飞,网络平台的点单量也大大多于平常。美团外卖小哥魏强,负责配送金源美食广场周边的点餐。他说,早上九点半一开工就被派了12单,美食广场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都有。“中午高峰期都‘爆单’了,我平常中午接10单左右,今天中午一下派了20单。”他坦言,下雪天,路况很不好,“我今天骑电动车送餐已经摔了四跤,不能骑快,一骑快就会滑倒,好在没受伤。”另一位美团外卖小哥王洪伟直言,“今天路很滑,根本开不到40码,差不多开20码左右。”他说,相比平时40分钟的送餐规定时间,大雪天延长为1小时。尽管在大雪日送餐,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订单都超时了。但相比往常,催餐的并不多。
风雪中,另一种场景也让人心生温暖。4日早上7时,杨振荣手持三四米的长竹竿,扬起头,踮起脚尖,胳膊一使劲,南京市和平公园香樟树枝上的积雪就纷纷落下,落在旁边扫雪的城管员身上。从事园林养护22年的杨振荣,今年66岁,“为了应对今天这场大雪,我们比平时提前上班了一个小时,就是给树枝打雪。”杨振荣说,香樟、雪松等是南京主要行道树,为常绿树种,冬天亦有绿叶,下雪天容易积雪,加上其树枝脆弱,一旦积雪轻则压断树枝,重则倒伏。“大雪天,这些花草树木必须关照到。”雪不停,打雪的工作就不能停。
保教学:校园内外暖意融融
大雪纷飞,虽然带着丝丝寒意,但江苏校园内外却是“暖意融融”。小学校门口,教师们呵护起孩子们的上学路;大学校园里,推出的“冬日套餐”温暖人心。
早上7点40左右,8位男老师冒着大雪,用力铲除校门口的积雪。看到孩子们坐车到校门口下车时,贴心的老师急忙帮着拉开车门,还把同学们抱着越过车门下的积水,而老师们自己却站在积水里。这时,二年级4班的8个同学一齐来到校门口,从书包里拿出热乎乎的奶茶和茶叶蛋,送到老师手上。老师们又惊喜又感动,开心地搂住孩子们。南京新城小学侯俊东校长捕捉到了这一幕,拍下了一张感动朋友圈的照片。
早上7点半左右,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余颖带着教师自发组成的“铲雪小分队”分别在校门口、校园主干道等地方扫雪,学生进校的时候,校园路面的雪已经清理干净,“铲雪小分队”采取轮班制,“雪一直在下,每一位老师都是铲雪小分队的机动成员,有课的老师上课,没课的老师负责校园安全,保证校园不积雪,同时提醒学生不打闹奔跑。”余颖说。
在南京火瓦巷小学校门口,老师们撑伞一字排开,组成了“风雨长廊”迎接学生,细心的周冶青老师带了电吹风帮孩子们吹干湿掉的鞋袜,她还拿了儿子的20双新袜子到学校,以备学生不时之需。
多所高校都推出了“冬日套餐”。昨天中午,南通大学的食堂专设“送温暖窗口”给同学们免费提供精心熬制的骨头汤。“暖胃,更暖心。”同学们在餐桌边细细地品味热气腾腾的骨头汤,享受着家的温暖,冬日的寒冷被暖暖的感觉所驱除,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幸福感。
为了让500多名来自青海、贵州、广西等外省的学生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部署防寒措施的同时,积极开展“瑞雪见真情”活动,校领导亲自带领老师们,给同学们送上棉被、保暖内衣、手套等御寒物品。“本次活动赠送物品800余件,累计金额10万元以上。”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裔大陆告诉记者,学校持续开展“暖心行动”,让贫困学生,尤其是来自贵州、青海、甘肃等外省的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深情,让他们学在淮安,爱上江苏。
本报记者刘霞白雪朱秀霞王拓
杨频萍葛灵丹陈明慧宋晓华梅剑飞
吴琼唐传虎王岩张晨邵生余吉强
策划整合宋金萍
相关阅读
- 01-14快讯!国际奥委会:朝鲜“可能”参加平昌
- 01-14近年少见大雪中,那一幅幅动人的剪影
- 01-14横跨五年 数看2018——新时代·中国
- 01-14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
- 01-14又有11名沙特王子被抓!因抗议国王不给
- 01-14黑龙江核查处理“雪乡宰客” 涉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