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三大奖持续"做减法" 推荐制"挑大梁"
国家科技三大奖持续“做减法” 推荐制“挑大梁”
——改革中的国家科技奖励亮点频现
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即将召开。这是继2017年5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简称《方案》),奖励大会“变脸”后首次与公众见面。
评审过程有哪些变化,奖励趋势有什么亮点?记者邀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简称奖励办)有关负责人答疑解惑。
“近5年,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总数基本呈逐年减少趋势,总数控制在300项以下。2015年和2016年,三大奖总数分别为295项和279项,2017年略有减少。”该负责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方案》提出的“定额”“定标”的评审制度,已然贯穿于近年评审中。2017年试行授奖数量总额控制,将自然科学奖数量控制在45项左右,技术发明奖约为65项。
来自奖励办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自然奖、发明奖、进步奖三大奖总数减少21%,进步奖减少近100项,减幅近35%。三大奖比例分别从过去的10%、15%、75%,调整为15%、25%、60%。
在提高奖励质量、优化奖励结构的同时,继续拓宽专家和学术组织推荐渠道成为奖励制度改革的关键词。
“2016年,我们拓宽了自然科学奖专家推荐渠道,得到了科技界的积极响应。2017年,进一步拓宽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专家推荐的渠道。”该负责人说,自然科学奖评审通过项目中,专家推荐项目较2016年翻了一番,而且两个一等奖项目全部由专家推荐。
专家推荐已成为重要的推荐渠道,提升了推荐项目质量的显著提升。同时,2017年还通过中国科协推荐等,动态遴选24个学术团体作为推荐单位。这些举措,不仅让更多优秀成果得以脱颖而出,也为试行提名制提供经验。
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强化科研成果的沉淀和实践检验,是改革中奖励制度一贯坚守的初心。记者注意到,2017年,对完成人报奖间隔年限和论文使用出台了更严格的规定,在遏制部分完成人搭车报奖、拒绝论文堆砌等方面做出制度安排。
比如,规定2015年和2016年三大奖获奖项目的全部完成人,不能作为2017年三大奖推荐项目的完成人。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奖提交评审的论文专著数量,从原来的“不超过20篇”减少为“不超过8篇”。
外塑形象、内聚人气,改革中的科技奖励在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强评审的公开透明,如扩大公示内容,连续第三年举办公众旁听活动。
该负责人表示,为保证国家科技奖的公正性和公信力,2017年现场考察了25个高等级项目,对随机抽取的4个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项目开展经济效益真实性核查,并就最高科技奖初评通过候选人征求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意见,就自然科学奖初评通过项目邀请了海外专家函审,就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初评通过项目开展行业咨询等。
(刘 垠 科技日报北京1月7日电)
相关阅读
- 01-14[十年,这里]五年蓄能——寸草春晖的标
- 01-14国家科技三大奖持续"做减法" 推荐
- 01-14两款手机APP被指监听用户电话 百度回
- 01-14董事长卷520万现金跑路 最后一条朋友
- 01-14男子有车有房相亲遭嫌弃:30岁存款没1
- 01-14平昌冬奥会倒计时一个月:中国军团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