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大学校园你所不知的95后 "淡定少年派"迎战考试季

发布时间:2018-01-20 14:55: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瞿凯侠
前些日子,英语四级考试在即,不少考生惶惶如临大敌。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大二学生李欣却是“云淡风轻”地更新了微信朋友圈——“迎来自己的第一次四级考试,云淡风轻,淡定从容。大不了进了考场认一认题型,为下次考试做准备”。  曾几何时,考场如战场,

  前些日子,英语四级考试在即,不少考生惶惶如临大敌。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大二学生李欣却是“云淡风轻”地更新了微信朋友圈——“迎来自己的第一次四级考试,云淡风轻,淡定从容。大不了进了考场认一认题型,为下次考试做准备”。

  曾几何时,考场如战场,谈“考”色变。然而,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如李欣这般 “淡定”参考的学生却是不少:考试来了,他们不会疯狂复习;成绩出了,亦是波澜不惊,可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获称“淡定党”。

  李欣是第一次参加英语四级考试,考前草草翻了遍英语课本,简单阅读了下考生须知,就上了考场。在她看来,大学期间考英语四级的机会挺多,而生活中远有许多比考试更重要的事,“大家都是这样,四级考试对大家几乎没什么影响,同学们还是跟往常一样,该忙什么就忙什么。”

  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研三学生李晓则是连续作战公务员“国考”和“京考”。尽管多场考试连轴作战,他不但不紧张,反倒有些不以为然。“最近要交毕业论文初稿,很忙,没时间去重点复习。这次考不过,就下次再考嘛。”他认为,当下一次考试一锤定音的时代已经过去,单个考试对自己未来的影响也大幅减弱,即使没有把握住这次考试,未来依然会有很多机会。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学渣”们的“自我放弃”,但“学神”有时也是如此“任性”。

  就在前不久,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大四学生田文刷出了雅思7.0的好成绩。他觉得自己临近考试的状态和平时没什么区别,一直是“吃嘛嘛香”,“考之前就成竹在胸,没什么需要担心的。”他有时也会觉得庆幸,“也许正是因为自己考试时淡定平和的心态,才考出了超乎自己意料的好成绩。”

  对于这种“淡定”心态,许多“过来人”表示不能理解。2010年从河北经贸大学毕业,如今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7年的马世辉,对自己大学考试前疯狂的复习经历很是“印象深刻”,“想当年考高数,一学期都没怎么认真看过书做过作业,考前3天,每天跑图书馆看书,晚上在宿舍疯狂刷题……考前那晚熬了个通宵看书,一夜没合眼……”第二天,他考了64分,勉强及格。

  回忆当年,马世辉觉得“虽然平时上课也不慌不忙,但到了考试周还是会很焦虑,生怕自己挂科,学业受到影响。虽然都是临时抱佛脚,但考试也都能过”。他坦承自己有些不能理解现在的“淡定党”,感觉自己快“跟不上时代”了。

  这也不禁让人好奇,“淡定考试党”们究竟是故作淡定,还是真的无所谓?

  乍看上去,大家“友谊第一,不争输赢”。但事实上,考试的重要程度依然是影响大学生考试心态的重要因素。面对不同的考试,大家的心态其实迥然不同。

  像教师资格证、金融从业资格证、英语四六级等可以多次参加并能够保留成绩的考试,许多人抱着“无所谓”的心态。“考不过,成绩单丢一边就可以了,下次再考不就可以了吗?”李欣觉得。

  而在许多重要的考试中,与其说大家“不悲不喜”,不如说是在为自己“减压”。作为一名往届生,胡安琪今年第二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她觉得,和父辈的正经严肃不同,年轻一代实际上是在用这种方式自我调侃、舒缓压力。

  “虽说‘无所谓’‘淡然’‘不喜不悲’,这些词语其实代表着自己对考试的那种不确定性,是自己心理上的自我防御,往大说就是逃避焦虑。” 如今正在忙于找工作的李晓说,在这些“淡定党”的话语体系里实际上隐藏了“错了别怪我,和我没关系”这样不想承担责任的潜台词。

  在北京体育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程红看来,对于大多数从小被灌输学习成绩几乎等于前途和自我价值的中国学生来说,考试的压力仍然很大。从高中进入大学,激烈的竞争带给每个人压力,甚至让人产生迷茫、焦虑以及自我怀疑的情绪。这种“淡然”“无所谓”的心态一方面是自我减压的方法,是对压力的一种调侃,“但其实无论是什么考试,大家都是一边说着‘无所谓’,一边又暗自努力。”

  “很多人并非不走心,而是心中有数。这是一种旷达的表达,表面无所谓,实际在暗地使劲儿。”如今,胡安琪仍在“考研梦”中挣扎,她表示,虽然有压力和些许消极情绪,但更多时候还是默默“搬砖”。

  另一方面,程红认为,当代大学生就业多元化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对于考试的重视程度,“如今,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重能力而非成绩。学生的选择权全面扩大,不再过度追求考试分数,从而能够平静地对待考试,这也是一种心理素质的提升。”

  对于“淡定党”的这种心态,程红觉得,现在考试不光是考知识,更是考心态,适当看开,保持心情平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考生的考场发挥。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李欣、李晓、田文、马世辉为化名)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界限网络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湘ICP备17005820号-2 公安印章标准编码 4301210151948 Copyright 界限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