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援埃抗以”的秘密行动,诞生了2位“苏联英雄”
揭秘:鲜为人知的“高加索行动”
一、瞒天过海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以色列航空兵对埃及军事目标、居民区、工厂、学校、医院肆无忌惮地狂轰滥炸。
埃及总统纳塞尔紧急请求苏联派遣防空兵部队入境协助掩护其领空两年。这段时间主要用于苏联培训埃及地空导弹兵战勤班,恢复该国岌岌可危的防空体系。
埃及总统的请求令苏联领导层深感意外。苏联立即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了两天激烈的讨论。最终做出决议,紧急组建一个特种地空导弹师,并立即开赴埃及。为了落实政府这一决议,苏联国防部与国土防空军司令部一同制定了代号为“高加索行动”的作战计划。
从国土防空军各个军团抽调精干人员组成特种防空师,但他们对面临的战斗任务和派驻地点却一无所知。同时找每个前往特殊地区进行轮战的人员进行了谈话。每名军人通过了在炎热、干燥气候条件下进行作战的严格体检。
任命斯米尔诺夫担任师长,博尔强上校——参谋长,米哈伊洛夫上校——政治科科长。接收了S-125“伯朝拉”地空导弹系统,并进行了试射。出发前,全体人员在黑海港口上换上了便装,收回了所有人的证件。从海上穿越边境线时,要求所有人员都要躲在舱底。
趁着漆黑的夜色,防空师全体将士携带装备悄悄登上了埃及亚历山大港。马上卸载装备,并涂上沙漠迷彩色。全体人员换上埃及军队的野战服,但没有肩章、识别标志。
防空师领受了具体战斗任务:掩护埃及首都开罗市、亚历山大港、马特鲁港、塞伊德港,阿斯旺大坝,以及其他目标免遭空中打击。
抵达阵地后,马上展开了紧张、繁重的工作,架设技术装备,投入战备。不断演练技术装备的展开、撤收,昼夜向备用阵地、假阵地变更部署,直到人员对装备的使用达到得心应手。
各级指挥员、工程技术人员令全体将士树立了信心:装备完全可以在沙漠条件下可靠、无故障地实施战斗工作。
多个营的阵地目前正饱受烈日的炙烤。要保持装备昼夜不间断工作。
开火准备时间主要取决于敌航空兵的飞临时间,要做到最短- 从30秒到4.5分钟。
二、出师不利
库滕采夫中校位于开罗的地空导弹营担负战斗值班的第一个小时,就使用导弹击落了首架来自以色列方向的飞机。然而这却是一架阿拉伯国家的伊尔-28。被认定为一起严重事故。
苏联驻埃及总军事顾问卡特什金上将决心把库滕采夫和旅长勒热乌斯基遣送回国,理由是他们对遂行战斗任务准备不足。但是师长斯米尔诺夫对事故进行认真分析后,用事实说话,指出当时军官们根据局势完成了十分专业的操作。
这架飞机事先没有提交飞行申请,对于询问,没有回答“我是己方飞机”。并且指挥员从中央指挥所值班阿拉伯军官处获得空中没有阿拉伯飞机的信息之后,才定下决心对飞行高度为150-200米的这架飞机开了火。
埃及总参谋长萨代克也说,苏联军官处置得十分正确,击落这架飞机给全军将士留下了良好印象。
师长宣布给予库滕采夫和勒热乌斯基处分,但让他们留下来继续遂行战斗任务。
三、旗开得胜
玛里亚乌卡大尉指挥的导弹营成功完成了击落以色列“鬼怪”战机的首次防空战斗。发现目标后,大尉没有让下属感到丝毫紧张,继续明确、自信地下达各项指令,和平日训练毫无二致。发现记录员古罗夫中尉由于紧张,纸上的铅笔有点发抖,他说:“淡定,同志们,不要紧张,现在就把它揍下来。”
当引导军官格涅季耶夫报告敌机已飞抵发射区,与往常不同,此时却听到营长平静、自信的声音:“先等等,不要射击,放近点。”
古罗夫中尉后来回忆:“我们的目光都投向营长。敌机正飞向我们,马上就要发射导弹了,却没有听到消灭的指令。我们相当紧张,为什么不射击?营长平静地下达指令后,才明白:一定会消灭它。战斗后,我们才清楚营长的企图:绝不给敌机留出完成反导弹机动和逃离杀伤区的时间。”
四、英勇抗击
1970年7月18日,经验最丰富的营长、伟大卫国战争参加者托洛科里尼科夫中校指挥的导弹营与其他营一起设伏。这一天以色列飞行员显然想狠狠教训一下苏联地空导弹兵,替之前被击落的“鬼怪”复仇。敌人组织了对导弹兵集群的“星式”密集突击。二十四架敌机同时从不同方向对导弹营发动了超低空突击。亲历者回忆:“旁观者看来,当时相当恐怖。”导弹营消灭了一架敌机,又击落了另一架。“石勒喀河”防空装置击伤了第三架。此时敌人从另一个方向又向阵地发射了几枚“空-地”导弹,投掷了炸弹。强大的冲击波把营长在内的战勤班抛出了座舱,他们受到严重震伤。敌人向发射阵地投掷了延时炸弹,装备燃起了熊熊大火。全体官兵奋不顾身地将火熄灭,后送伤员、牺牲者。
五、组织不力
鉴于苏联军事专家十分专业的工作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埃及军队的领导请求苏联防空师指挥员和驻埃及军事专家一起参与恢复该国的防空体系。
埃及的防空兵下辖防空师和空军部队。埃及防空师的战役战术任务是掩护正面为500-1200千米、纵深达80-100千米边界内的目标、部队。确定每个防空师的责任边界和战斗编成时,要充分考虑掩护目标的国家、军事意义,数量、性质,距部队战斗接触线和国境线的距离,实施战斗行动领土的大小,能够充分发挥师编成中各个部队能力的条件。
1968年起,埃及防空师下辖高炮旅、高炮团、独立营,独立雷达营,“箭-2”便携式地空导弹独立连。有一个空军歼击航空兵旅战役隶属于防空师师长。然而师里杀伤武器编成和数量并不固定。防空师的具体编成取决于遂行任务的重要程度、防空兵团边界内现有的目标。
地空导弹兵是埃及防空体系的基础。每个地空导弹旅下辖4-8个地空导弹营和1-2个技保营。旅隶属于防空师。师下辖:1-5个地空导弹旅,8-10个独立高炮营,1-10个高炮团和雷达兵分队。航空兵不纳入防空师的编成。
第一阶段埃及防空兵受领的任务是:在国家领土纵深和苏伊士运河地幅掩护最大数量的行政、政治和军事目标。企图以有限的地空导弹兵掩护最大面积,导致兵力分散,最终导致无法掩护最重要的目标。这给以色列航空兵夺取制空权提供了可乘之机。
典型例子是为了掩护在赛伊德港、伊斯梅利亚和苏伊士运河地域的陆军集群和军事目标,在苏伊士运河展开了由两个旅组成的地空导弹兵集群。下辖7个SA-75M营和高炮营。在埃及独特的复杂局势下,最终不得不承认,这会对战斗工作质量产生影响。最后,苏联顾问也发现了许多“漏洞”。
战斗行动初期,埃及地空导弹兵司令部很少重视学习以往越南人民军的战斗经验。犯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之前犯过的同样错误。通过共同努力,查明了埃及防空组织中存在下列不足:
通常各营阵地的间距是25-30至65-75千米,这只能保证在中高空建立火力配系。在塞伊德港和苏伊士运河地域地空导弹兵翼侧的营与友邻营之间没有火力联系,各营之间缺乏相互火力掩护。各营没有选择备用阵地,因此无法向新的火力阵地机动。营阵地上没有自主的目标指示装备(侦察和目标指示雷达)。地空导弹营的战备等级转换与以色列航空兵的飞临时间(只有几分钟,在某些方向几乎为零)严重不符。预警和目标指示完全集中,与附近的雷达连缺乏通信联系。
这样一来,由于战术和组织的原因,埃及在苏伊士运河的地空导弹兵集群并未做好抗击以色列航空兵突击的准备。不仅不能有效遂行掩护目标的任务,而且自身难保。埃及地空导弹兵缺少应有的伪装,长期占领同一阵地,使得以色列航空兵可以查明其各营的部署,确定集群中的弱点,并对各营阵地实施精确突击。
由于遭到以色列航空兵密集突击,埃及地空导弹兵集群损失惨重,实际上已不复存在。由于遭到同样的突击,国内保卫目标的地空导弹兵也被严重削弱。尽管苏联提供的导弹营数量众多,但在地空导弹兵集群内部和整个国家防空体系中,地空导弹防御的组织效能低下。埃及战勤班训练水平不高,实际上无法有效使用导弹装备。SA-75M导弹系统的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9次空袭中(占47%)地空导弹营甚至未来得及开火,后续10次空袭中,击落6架以色列战机,但与此同时,埃及也损失了6个导弹营。
六、亡羊补牢
分析结果上报给埃及最高领导。不出所料,反对者抱怨苏联提供防空装备的质量(机动性、遂行现代战斗任务的能力)无法与美国-以色列航空兵相抗衡。与埃方进行了长期、艰苦讨论之后,苏联军事顾问终于说服开罗官方更加认真地组织国家的防空体系。
决定按照下列方向完善埃及的防空体系:
- 地空导弹防御应具备高生存力和稳定性,即组建地空导弹兵集群时,应考虑在低空建立有效的火力配系,保证相互火力掩护,优先建立混编地空导弹兵集群;
- 地空导弹兵阵地地域应建立备用阵地、假阵地配系,用于保证隐蔽性和机动战斗行动;
- 为地空导弹兵集群战斗行动提供雷达保障的能力应大幅提升;
- 抗击以色列航空兵密集突击时,应综合运用地空导弹兵集群指挥所对各营集中火力指挥与各营独立行动有机结合;
- 各营阵地的伪装和工程构筑应大幅改进;
- 为了经常保持地空导弹分队阵地的生存力,需要充分发挥直接掩护装备的作用。
组建地空导弹兵集群之初,使用装备V-750V导弹的SA-75M“德维纳河”系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开始提供配备V-750VN导弹的S-75“伏尔加河”系统和配备V-601P导弹的S-125“伯朝拉”系统。并开始组建下辖不同型号地空导弹系统的混编地空导弹旅。
改进防空体系的过程中,通常在国家领土纵深内建立具备足够高生存力的混编集群。1970年其火力能力和战斗力明显提升,这成为日后“消耗战”中迫使以色列空军司令部放弃对埃及领土纵深实施突击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一时期埃及地空导弹兵在战斗行动中采用了新的战术:集中几个营的火力抗击同一个目标,战果斐然。例如,集中两个营的火力对无人侦察机进行了5次射击,所有5个目标均被消灭,击落一架无人机平均消耗2.6枚导弹。集中2-3个营的火力对战术航空兵飞机进行了6次射击。消灭了7架敌机,击落一架平均消耗4枚导弹。
集中几个营的火力对同一个目标射击的结果表明,这一射击方式有诸多优势:敌人几乎不可能从不同方向使用干扰对导弹制导雷达进行同样的压制;同时引导几枚导弹攻击同一目标显著降低了其反导弹机动的效能;敌人使用反辐射导弹几乎无法终止射击,因为对于单个导弹营而言,距目标距离不同,有足够的时间。同时,集中火力射击要求集群具备很高的指挥水平,导弹营数量足够多。
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表明存在下列分布:大部分脱靶是由于跟踪错误-占40%;违反射击规则要求-19%;装备未准备好或射击时导弹故障-18%;敌人采取机动导致射击中断-16%;不明原因-7%。
与之前一样,导弹射击消耗量不足仍然存在。射击无人机平均消耗1.3枚导弹,对战术和舰载航空兵飞机-1.7枚导弹。地空导弹兵战勤班训练水平不高,仍然对战斗行动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总之,就像在越南战争第一阶段结束时期,在特定条件下射击,敌人采用了经过精心演练的动作,对地空导弹兵进行突击、电子对抗和压制,采取反导弹机动,从低空、超低空进袭。
1970年5-6月,地空导弹兵从设伏中进行了6次射击,击落3架敌机。
6-7月,在苏伊士运河地幅的地空导弹兵集群编成中,SA-75M导弹营完成了65次射击,消灭了11架敌机,击落一架敌机平均消耗12.9枚导弹,效能为0.17。同一时期S-125导弹营进行了16次射击,击落敌机9架,击落一架飞机平均消耗3.6枚导弹,效能0.56。
S-125在对目标进行自动跟踪时进行射击。敌人针对射击使用了有源噪声干扰机和机动未能对战果产生影响,因为S-125地空导弹的使用令其措手不及。对失败射击的分析表明,46次(占63.8%)中目标未被毁伤是由于战勤班工作不利。主要是:违反射击规则,操作员手动跟踪误差大,对假目标进行了射击等。13次中,敌机采取了达8个g的剧烈过载逃离了杀伤区;2次中,敌人对地空导弹营发射阵地实施了突击,导致射击中断;一次是导弹制导雷达出现了故障;10次原因不明。
1970年4月,开始对防空进行认真重组。地空导弹兵司令部充分汲取了之前的教训,成功抗击了以色列航空兵,给予其重创。
战斗行动中,地空导弹营采用了新的战术动作:在已离开阵地或假阵地上使用导弹发射模拟器进行假的发射。这就可以将完成大过载反导弹机动佯动机群的飞机区分出来,对其射击,并在保险杀伤区内将其消灭。此时敌人突击机群中的飞机往往会放弃遂行战斗任务或盲无目标地扔下炸弹,仓皇逃窜。
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地空导弹兵集群下辖以不同频段工作的各种型号地空导弹系统。可以很高的效能抗击使用各类干扰的机动目标。充分汲取了越南战斗行动的经验,埃及战勤班学会了在保险发射区内进行射击。
以下是SA-75M第13地空导弹营在苏伊士运河地幅对机动目标进行射击的典型战例:
对敌人以8个单位的过载完成剧烈机动,航向变化达到180度,速度为250-450米/秒的目标,进行了12次射击,消耗了27枚导弹。却徒劳无功。
对完成4个单位以下过载、普通机动的目标,进行了15次射击,消耗了36枚导弹,击落2架敌机。
在目标采取剧烈机动条件下进行的所有射击中,5次射击是在自动跟踪条件下完成的,7次射击是手动跟踪状态。射击是在保险发射区纵深内完成的(在杀伤区远界以内3-9千米)。尽管6次射击中战斗部在目标区起爆,但射击却以失败告终。
三次射击中,与导弹遭遇前,目标成功逃离杀伤区。三次射击中,手动跟踪操作员丢失了机动目标。一次射击中出现了故障。
目标剧烈机动条件下,几乎射击的所有目标都是火力侦察飞机。这些飞机机组对导弹发射后完成机动胸有成竹。
目标采用普通机动时,射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战勤班犯了错:
- 4次射击中,使用了光学跟踪状态,未能击落目标;
- 另外4次射击中,手动跟踪误差大,或者操作员丢失了目标;
- 一次射击中,在跟踪有源噪声干扰机时,指定了战斗部无线电引信的起爆方式;
- 一次射击中,在发射区之外发射了导弹;
- 3次射击中,未毁伤目标的原因不明。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对SA-75MK地空导弹系统进行了改进。改善了其抗击机动目标的性能。例如,为了抗击俯冲目标,地空导弹系统改进后,可以对高度为300米以下的目标进行射击。杀伤区近界接近5千米。导弹配备破片散布角度更大的新型战斗部。提供的S-75“杰斯纳河”改进型地空导弹系统可以对高度低于300米的目标进行射击,而S-125“伯朝拉”地空导弹系统,目标高度可以小于50米。
所有这些技术、组织措施大大改善了对机动目标的射击条件。
1970年6月30日至8月3日,S-125导弹营在苏伊士运河地幅对机动目标完成了9次射击(占总数的56%),消耗了19枚导弹,消灭了5架敌机。4次射击失败中,一次是针对采取剧烈机动的目标,一次目标处于杀伤区边界内(导弹发射后,目标转弯,并加力逃离杀伤区),两次射击是为了掩护友邻地空导弹营,在杀伤区边界进行射击(目标完成机动后逃出杀伤区,未能完成战斗任务)。
这样一来,S-125地空导弹系统在抗击现代航空兵时展现了很高的效能。
对采取反导弹机动飞机的射击效能不断提高。这主要得益于人员(特别是手动跟踪操作员)训练水平不断提高,导弹制导雷达开机辐射的距离缩短,在保险发射区内发射导弹,射击间隔改为10-12秒(目标航向转弯90-180度完成机动后,为第二枚导弹“尾追”毁伤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集中几个营的火力对付机动目标。
由于苏联专家的坚持,埃及防空司令部批准了向苏伊士运河地幅中部推进并梯次建立地空导弹兵集群的计划。集群由多个机动群构成,下辖2-3个SA-75或S-125导弹营和机动指挥所。为了加强每个机动群,划拨了8-12个“箭-2”低空便携地空导弹系统(1个排配备6部发射装置)。为了在行军和展开阵地遂行对导弹营的直接掩护任务,总共划拨了48-72部发射装置。集群的任务是掩护发射阵地附近的陆军部队,禁止以色列航空兵在苏伊士运河地幅飞行。在这一地域展开地空导弹兵集群政治意义重大。强调了下列事实:埃及武装力量转入对己方目标的积极防御,实力不断增强。
以色列领导人多次宣称,埃及“导弹的挑衅”对他们的犹太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直接针对以色列人。特拉维夫毫不隐瞒,必要时将消灭苏伊士运河地域的地空导弹兵集群。当然,这迫使埃及采取相应对策,提高了对导弹分队展开的要求。
1970年7月末,埃及隐蔽地展开了强大的地空导弹兵集群,下辖13个SA-75M导弹营和3个S-125营。战斗队形正面宽度45千米,纵深25千米。各营间隔保持在6-12千米。在集群翼侧采用密集的战斗队形,中心距苏伊士运河约50千米。
这一集群具有下列特点:
- 在地空导弹兵总的火力配系中,各营可以提供相互火力掩护;
- 为给集群提供直接掩护,展开了4个高炮团(57和37毫米高炮)和4个独立高炮营(57、37和23毫米高炮),180部“箭-2”便携防空系统(90个火力点)和18部“石勒喀河”自行防空装置;
- 由于各雷达连补充展开P-15雷达,大大加强了对集群战斗行动的雷达保障,可以从营指挥所和直接从雷达连为各营提供空情预警;
- 为保证从地空导弹旅指挥所对各营火力实施集中指挥创造了良好条件。
1970年6月和8月初,以色列航空兵发动了密集空袭,埃及地空导弹兵与其展开殊死搏斗。空中之敌企图不遗余力地消灭沿苏伊士运河展开的埃及地空导弹兵集群。这一时期地空导弹兵完成了90%的射击。以色列航空兵总共实施了20次突击,其中为了压制地空导弹兵阵地-10次,为了实施战斗侦察(查明埃及地空导弹兵电子设备配置地点和工作状态)-7次。几乎所有突击都是为了消灭苏伊士运河地幅的地空导弹兵集群。
整个作战阶段,埃及地空导弹兵完成了81次射击(SA-75- 65次,S-125- 16次),击落了20架敌机。总共消耗导弹174枚,击落一架敌机平均消耗8.7枚导弹。射击效能是0.24。以色列航空兵对地空导弹兵集群的突击摧毁了6个地空导弹营,即每个营丧失战斗力时,击落了3.3架敌机。近一半的突击(11次)是针对各营的假阵地和已撤离阵地。
8月3日,以色列飞行员与苏联地空导弹兵进行了最后一次激烈较量。战斗中,波波夫和库滕采夫中校的导弹营表现优异,击落三架敌机,击伤一架。
1970年6月30日至8月3日,防空师总共击落9架以色列战机,击伤3架。空袭中,8名官兵壮烈牺牲。8月3日后,对埃及领土的经常性空袭停止,两天后以色列建议就签署和平协议开始谈判。
结语
整个“高加索行动”期间,防空师总共有166名军官、士官和士兵被授予苏联奖章、勋章,波波夫和库滕采夫两位中校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多人获得埃及国家奖励。后来,完成中东冲突使命后,师里又有一百多名将士被授予苏联和埃及奖励。
然而局势仍然相当紧张,难以预测。并未签署完全停火协议,因此苏联防空师有必要继续留在这一地区。通过决议组建了防空师第二套班子,按两个班次替换了第一套班子。师里新的指挥成员如下:师长博什尼亚克上校,参谋长别雷上校,政治科科长汉丹尼扬上校。
师的任务依如从前:要处于能在最短时间内开火的常备状态,禁止敌航空兵肆无忌惮地飞行。苏军防空师新的编成在埃及领土上差不多驻扎了一年半,却无仗可打。然而苏军防空兵部队在这一地区存在,并处于高等级战备,敌人也心知肚明,有效遏制了其对埃及领空的侵犯,保卫了埃及领空的安全。
相关阅读
- 01-24经济观察:中国经济新任务开启农村"
- 01-24这场“援埃抗以”的秘密行动,诞生了2
- 01-24从太空看,世界各地夜景,哪一个最美?
- 01-2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
- 01-24南昌大学副院长被曝性侵女生遭免职
- 01-24北京怀柔水库变身“天鹅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