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志愿军58师围攻下碣隅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骄傲轻敌

发布时间:2018-01-27 01:41:26 来源:这才是战争 责任编辑:新语
7,11月28日后下碣隅里的战斗 按志愿军第九兵团的计划,奉命攻打下碣隅里的是二十军58师。58师前身就是新四军1师1旅,后为华东野战军一纵1师,是标标准准的粟裕嫡系部队,时任师长兼政委黄朝天(55年少将)。 58师根据兵团命令从11月22

7,11月28日后下碣隅里的战斗

  按志愿军第九兵团的计划,奉命攻打下碣隅里的是二十军58师。58师前身就是新四军1师1旅,后为华东野战军一纵1师,是标标准准的粟裕嫡系部队,时任师长兼政委黄朝天(55年少将)。

  58师根据兵团命令从11月22日起便日夜兼程顶风冒雪行军,26日进至大浦里一线。在此之前二十军曾命军侦察营实地勘察前进路上需要翻越的东白山,结果该营偷懒,进至离东白山还有10公里远就不走了,居然还上报路能走,结果58师前卫172团一走之下发现根本没路没法走,58师被迫向仓里方向绕行70多公里。

  这样一来,58师一直到28日凌晨3时才进至预定地域——下碣隅里以南的上坪里、富盛里一线,而此时柳谭里、新兴里方向战斗都已打响,58师失去了对敌进攻的突然性。

  经过28日白天一天准备,58师已进逼下碣隅里完成战前工作,准备再现当年的辉煌。自从渡江战役后二十军再也没有吃到过肉,58师这个昔日的王牌师嘴里都淡出鸟来了。这次58师虽然是穿插,但也是独当一面围攻下碣隅里,这可是是个重振雄风的机会,全师上下都想靠这仗翻个身。

  下碣隅里在长津地区算得上一个交通枢纽,这是一个村子,我们在之前讲过朝鲜人把大一点的村叫做里,村子的基本形状呈四方形。西北方向是通往柳潭里的公路,向南则是通往古土里的公路,北偏东则是通往新兴里的公路。西南边,有一块平坦的开阔地,在开阔地上,陆战1师工兵1营D连(部分人员)正在修筑机场。东边,是已经完全冻结的西北东南向的河流——长津江。在长津江和下碣隅里之间(即长津江西岸)是一片沼泽。而东岸有一个向东北延伸的高地。我们中国人叫它东山,美国人叫它东丘,其1071高地就是下碣隅里的制高点。

  美军这边,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于28日上午抵达下碣隅里,在此开设了师指挥所,并根据27日晚的战况以及下碣隅里侦察部队的报告,判明志愿军有一部兵力肯定已经包围了下碣隅里。于是史密斯任命陆战1团3营营长里奇中校为指挥官,统一指挥在下碣隅里的所有美军,全权负责下碣隅里防务。

  此时在下碣隅里的美军共3913人,分别来自50来个不同单位,其中主力是陆战1团3营的I连、H连和火器连、陆战7团2营火器连(营长罗克伍德中校)、炮兵11团2营D连和3营H连。(注:现在几乎所有的书籍文章都引用3913人这个数字,实际上这里漏了陆战7团2营营部连,这是因为当时该营未到达柳谭里的部队正在向志愿军59师177团2营进攻,所以没把这个营部连算进去)

  美军通过空中侦察和伪装成朝鲜老百姓潜入58师阵地的韩军基本摸清了58师的部署,里奇判断志愿军的主攻方向将是南和西南,基于这一判断,里奇将其环形防御圈构筑如下:

  东丘(东山):陆战1师勤务营分遣队,第10军军部分遣队,第3师第10工兵营D连(位于东丘主峰1071高地山顶),第10军第4通信营分遣队,陆战1团3营火器连(南坡)(陆战1团3营重武器连位于下碣隅里正东面,其南面是长津江。向南过江,就是长津江和下碣隅里之间的沼泽,沼泽无人防守。)

  洼地和下碣隅里镇区交界处:陆战1师第1工兵营D连(部分人员正在修筑机场,机场已完成四分之一),这支人马其实就是预备队了。工兵D连南面一点是炮兵11团2营D连。

  下碣隅里北面:陆战1师勤务营分遣队(其身后,即东面是陆战师的补给品堆集场),炮兵11团3营H连(该连负责为死鹰岭的陆战7团F连提供支援),陆战7团反坦克连

  下碣隅里西面:陆战1团3营营部连,陆战7团2营火器连(通往柳潭里的公路从其阵地上穿过),陆战1师师部营,陆战队第2空中控制中队,陆战1师运输营。

  下碣隅里西南面:陆战1团3营I连。

  下碣隅里正南面:陆战1团3营H连(其北面就是机场)。

  H连、I连结合部:M26坦克三辆(专为对付德国虎式坦克而设计,其一挺12.7mm 高射机枪和2挺7.62mm机枪对志愿军威胁极大)。

  M-26坦克和M-19四十毫米双联高炮以及M-16四联50机枪车构成环形防御圈的主体。

  陆战1师师部在下碣隅里村的北面。

  整个防御圈正面的周长6公里多一点。

  这样,里奇营长建立的下碣隅里环形防御圈就把下碣隅里、正在修建的机场包在了防御圈里面,东山则成为防御圈上的一环。在环形阵地的各部前沿,美军设置了大量地雷、定向炸药、汽油桶、铁丝网和照明弹绊索。

  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兵力不足,又需要方方面面都考虑到,美军的防御圈太大了,要知道在砥平里,美、法军6000多人的防御圈正面的周长才5公里多一点。

  这样一来,美军的预备队就少的可怜,实际上是一个6公里多长的线防御圈,几乎没有纵深。没有纵深没有预备队的防御圈是很怕突破的,一旦被突破很容易全局崩溃。而且美军指挥官里奇对下碣隅里的制高点东山明显重视不够。当然这也是因为判明志愿军主攻方向的原因。

  28日晚,58师以173团从西南面和南面、172团从东面向下碣隅里发起进攻,174团为预备队。

  但是,正如前所述,58师的主攻方向已经被美军判明。58师可以说是非常轻敌而且还骄横,居然在伪装成朝鲜老百姓的韩军间谍面前吹牛,扬言天亮之前拿下下碣隅里。从历史的经验中我们得知,一般这样扬言的基本都没兑现。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志愿军1个团打两个美军陆战队两个连还是有点吃力的,173团1营发起进攻后曾两次突破西南面陆战1团I连阵地,但该连连长显然很有反冲击战斗经验,采取迫击炮急速射的方式来封闭突破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几个小时内1700发炮弹的威力下,两次形成突破口两次都封闭成功。结合部美军坦克火力主要在协助这边。我们看一个反冲击战斗示意图

  正南面的H连阵地是173团的主攻方向,这里则被志愿军173团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大批志愿军战士从这里涌入,但是正是这里出现了大问题。由于夜间冲击,部队的建制出现了点混乱,173团的很多战士和指挥员居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既没有向纵深发展也没有向美军侧后迂回,而是在突破口与部分美军陷入近战。我们很多书籍文章说这是志愿军缺乏通信联络手段的原因,其实不是的。在朝鲜战场团以下的战斗我们什么时候有过即时的通信联络了?我们根本没那个手段,那为什么别的大部分团队能打啊?别说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个世纪初我参加实战演习,也缺乏通信手段控制部队。实际的原因是部队训练水平不足,战术素养不高。没有有效通信手段怎么打仗啊?按计划进行协同作战呗,规定清楚了,平时训练到位了,连排班组都明白自己任务了,按照任务发展进攻,边战斗边整理建制,哪里会出现这种一群人挤在一起的情况。别看58师是三野头等主力师,战术素养真的不及四野。美军对三野这点看的很清楚,人家就直言不讳:“(志愿军)很懂得如何去突破,可怎么利用他们所形成的突破茫然不知所措。”不说了,再说下去,三野的粉丝要说我了。

  在形成突破的部队中只有173团2营6连和3营9连按计划向纵深发展,其中6连攻击机场边上的小山头,而9连一直攻到了机场,和那边的陆战1师工兵D连激战。里奇调来了第十军通信营和工兵D连的人马前来增援,打退了志愿军进攻。

  预备队174团以及58师特务营当晚都加入了战斗,但没有什么进展,特务营还伤亡大半失去了战斗力。

  于是28日晚,58师在下碣隅里西南和南面的进攻失败,部队受到很大伤亡。

  天亮前,美军H连恢复阵地。美军I、H连仅伤亡79人。

  在东面,一开始172团并没有进攻东山,而是先进攻上碣隅里和下碣隅里之间的桥梁,受到美军火力阻击后,转攻东山。我没想明白,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攻打东山。

  但29日凌晨2时,攻击开始后一切就很顺利了,志愿军172团虽然投入的兵力不多,但这边的美军战斗意志不强,其主力第十军工兵营D连在志愿军172团的攻击下,在付出44人伤亡的代价后就直接放弃了1071高地。172团3营副营长吴成祥在凌晨4时率9连和5连牢牢控制了全部东山。

  里奇这时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失误,但下碣隅里是美军前方部队的后勤基地,弹药实在是太多了,里奇调集大部分火炮对东山进行了压制射击,一个多小时内发射了6000多发炮弹,并且打掉了172团的炮兵阵地。这样的火力密度形成的火墙,别说是志愿军,任何生物都没法通过的,这一来使得志愿军无法利用东山这边形成的突破。这是没有办法的,火力差距太悬殊了。要是也有那么12门105毫米榴弹炮,史密斯先生当晚可能就得当俘虏。

  于是172团在东山转入防御,并打退了里奇在5时20分组织起来的反击,315人的美军反击部队伤亡170人以上,东山在志愿军手里纹丝不动。这是当时里奇能拼凑出来的全部兵力了。

  58师失败的原因很多,晚了1天,战术素养不高,主攻方向不对等等,这些文中都讲过了。但根本原因很简单,骄傲轻敌,自以为自己是三野头牌,就不把美军放在眼里。前面的原因都是难免的,但轻敌骄傲造成的部队伤亡是最要不得的。打了一晚上没啃动美军后,58师居然认为,下碣隅里的美军有1万余人。其后省略500字。

  作者简介:王正兴,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界限网络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湘ICP备17005820号-2 公安印章标准编码 4301210151948 Copyright 界限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