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绣花”式精准扶贫 打造“高颜值”特色小镇
穷困县如何脱贫?只有因地制宜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多种方式精准脱贫,助推富民产业多元化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脱贫致富就不是一句空话。甘肃榆中县委书记王晓宁日前这样表示。
榆中县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六盘山片区县之一,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按照当地的扶贫构想,通过易地搬迁改善居住条件,吸引外出务工的这些人返乡,政府免费田间地头培训,使这些人掌握耕作技术,把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主要种植中草药、百合等经济作物,年收入远远高于在外打普通工的收入。
近几年来,榆中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培育和打造产业联盟,促进农业产业焕发新生机。
目前,这里大多乡镇调整产业结构,种植高原夏菜,正好赶上季节差,大多能收入两茬,每亩收入大多在2万元以上。记者和种植蔬菜的榆中县三角城乡高墩营村民交流,这里年收入10万元的农户很普遍。目前,全县高原夏菜总面积达到40余万亩,成功获批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
榆中的北山地区是全县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区域,但土地资源丰富,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加之黄土高原特有的白绵土土壤,非常适合耐旱中药材的生长。
如今,榆中早期种药材、种百合的农户已经尝到了甜头。年收入五六万元已经很普遍,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家庭也不是新鲜事。一部分在外打工的农户又重新回乡务农,当地政府还对发展产业的农户适当补贴,扶持产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已经通上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农户的饮水问题。
“立足榆中发展实际,着力在调结构、补短板上精准发力,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前,榆中县“两会”举行,县长王林说,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使全县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王林说,榆中县2017年全面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为挖掘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打造一批“产、镇、人、文”相融、充满活力的“高颜值”特色小镇。“今年共投资2.3亿元,推进小城镇建设工程,实施青城镇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加强金崖特色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小城镇承载吸附服务功能,培育建设和平、夏官营、高崖、甘草店、新营、贡井等6个小城镇。”
榆中是甘肃省18个干旱县之一,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而今,“引洮”(引洮河水到榆中)工程已经通水,彻底解决了榆中干旱缺水的历史。同时,山村出行的道路大多已经硬化和沙化,机动车能开到家门口,而且众多行政村已经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榆中贫穷的面貌正在逐步改变。
王林披露,榆中县已进入扶贫开发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期,2018年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举全县之力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绣花”式扶贫,加大深度贫困乡镇攻坚力度,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退出2000人以上,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脱贫摘帽。
相关阅读
- 01-27提醒!十九大后的首个元旦、春节,公职人
- 01-27榆中“绣花”式精准扶贫 打造“高颜
- 01-27“节日经济”渐升温 新年消费正当时
- 01-27鱼被捕捞上后堆砌成墙 场面壮观
- 01-27因为枯萎 日本200岁一棵松被砍伐
- 01-27动图 | 2017,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里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