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焊工牛了!有人用北京两套房都挖不动他
原标题:这个焊工牛了!有人用北京两套房都挖不动他,背后原因太感人
中国新闻网(cns2012)综合报道
如果有人给你北京两套房
你会如何选择?
有人竟拒绝了
你信吗?
他就是被称为
“火箭发动机焊接中国第一人”的
大国工匠——高凤林
高凤林个人简介。中新网记者李金磊摄
30多年来
他一直奋战在航天制造一线
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在他焊接的发动机助推下
成功飞向太空
这个数字
占到中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
总数的一半以上
为避免失误
焊接时,他竟能十分钟不眨眼!
为“挖”走他
曾有企业送两套北京房子
他选择拒绝:
“为国家做事的自豪感,金钱买不到!”
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需要10分钟焊接,就要10分钟不眨眼!”
新一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目前中国设计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有数百根空心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凤林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
这些细如发丝的焊缝加起来,长度达到了1600多米,每个焊点只有0.16毫米宽,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仅为0.1秒。
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一小点焊接瑕疵都可能导致一场灾难。为保证一条细窄而“漫长”的焊缝在技术指标上首尾一致,整个操作过程中高凤林必须发力精准,心平手稳,保持住焊条与母件的恰当角度,这样才能让焊液在焊缝里均匀分布,不出现气孔沙眼。
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而做到所有这一切的第一前提,就是眼睛必须盯住!高凤林说:“如果这段焊接,需要十分钟不眨眼,那就十分钟不眨眼!”据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正常的眨眼频率,是每分钟大约15次,十分钟不眨眼,是高凤林超自我训练培养而成的超常自控力!
“车间的日出是最美的!”
在国际上,火箭发动机头部稳定装置连接的最佳方案是采用胶粘技术。但这种技术会产生老化,因此高凤林选择了用焊接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
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材料,比胶粘的更可靠,没有人知道,也没有现成的焊丝可用。为了找到最合适的,高凤林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来了不同的焊接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打磨成丝,一个一个进行试验。
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资料图
这些试验件是否合格,还要经过切割、打磨、显微镜下检测焊缝,甚至要经过X光拍片等过程。这期间经历了成百上千次试验,和许多日日夜夜的分析研究,高凤林却说:“车间的日出,是最美的。”
找到了最合适的材料,挑战才只是刚开始!发动机头部稳定装置的焊接必须一次成功,高凤林的技艺和他研制的焊丝决定着焊接的成败。
由于铜合金的熔点较低,高凤林必须将焊接停留的时间从0.1秒缩短到0.01秒,如果有一点焊漏就会造成稳定装置的失效。最终,他还是成功地解决了这一焊接难题。
来源:央视网
虽然是名技术工人,但对于理论知识,他也不愿放弃。离开学校8年后,他又重新走入校园,开始长达4年艰苦的业余学习—— 白天工作、上课,晚上看书学习到3、4点,由于过度紧张和劳累,他的头发一把把往下掉,但这丝毫没阻碍他完成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习。
就这样
高凤林扎根在航天工作第一线
在航天产品发动机型号的重大攻关项目中
攻克两百多项难关!
在钛合金自行车、大型真空炉、
超薄大型波纹管等多个领域
他也用自己的高超技术,
填补了中国的技术空白!
执着如你们,大国工匠!
其实,
在中国
像高凤林这样兢兢业业
为祖国奉献的大国工匠
还有很多很多
你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但他们的技艺
一定令你叹为观止
↓↓
他制作了近万件测量工具,用来检测弹药生产过程中各个零部件的精度,精确到千分之一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六十分之一!
用电钻钻生鸡蛋,蛋壳破,但蛋膜完整、蛋清不溢,听起来似乎不可能,但中国兵器西北工业集团的钳工高级技师张新停做到了!
张新停表演绝活。中新网记者李金磊摄
作为弹药精度的把关人,他对精度掌控到了极致!工作二十多年,(((21)))
“金手指”: 靠双手摸就能“测量”油箱壁厚!
2017年5月,世界硬币大奖颁奖典礼上,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余敏,被授予世界硬币大奖“终身成就奖”。
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入行37年来,他设计雕刻了一百多枚钱币——壹元硬币牡丹币、2008北京奥运奖牌的浮雕,还有蜚声海外的熊猫币,几乎有一半出自他手。
1980年,余敏进入上海造币厂,整整用了五年时间苦练,通过在油土上做大量实物写生来一点点领悟造币浮雕的技巧。1985年,国家决定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硬币,年仅26岁的余敏雕刻的牡丹,成为国家流通硬币的一面。
而从1985年开始参与研发,到1992年1元牡丹硬币正式发行,余敏整整花了七年的时间反复修改这朵牡丹。
放下功利心浮躁心
深海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的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 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
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2004年,“蛟龙号”开始组装,顾秋亮的两只手被磨得基本上没有了纹路,甚至连指纹刷卡都很难刷上。
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23)))
哈尔滨电机厂有种弹性油箱,它的品质关系到整座水电站的安危。而车工裴永斌生产的,正是这一关键设备。
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裴永斌是全厂唯一靠双手摸,就能“测量”油箱壁厚的工匠,这双神奇的工匠之手,仿佛长出了“眼睛”,测量的精度和效率甚至超一些专用仪器,成为行业里公认的“金手指”!
即使蒙着眼,也能打磨出极限精度
教科书上,人的手工锉削精度极限是千分之十毫米。而80后钳工方文墨,即使蒙住眼睛加工,其加工精度竟能达到千分之三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这是数控机床都很难达到的精度。而这一精度也被命名为——“文墨精度”。
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cns2012)综合:央视新闻、央视网
拾起钻研心恒久心
一念执着
一心坚守
为大国工匠点赞!
相关阅读
- 01-28不止东南亚,这些地方性价比高还很美
- 01-28这个焊工牛了!有人用北京两套房都挖不
- 01-28陈乔恩疲惫过度生病高烧 一晚没睡好
- 01-28海南:通报曝光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
- 01-28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纠正“
- 01-28新疆9个草原站荣获“全国2017基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