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8-01-29 10:46:0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高富灿
光明日报记者 温源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取代了去年“调节好货币闸门”的提法;“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

  光明日报记者 温源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取代了去年“调节好货币闸门”的提法;“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从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措辞的差异中不难看出,作为今后三年经济攻坚战的“重中之重”,防控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步入新时代后愈加凸显,要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切实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重拳频出,严监管逐步常态化

  面对风险隐患的不断暴露,2016年下半年以来,防范金融风险成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2017年更被金融业称为“史上最严”监管年,监管政策步步收紧,大额罚单频频开出。

  从去年3月证监会对鲜言等操纵市场案采取“没一罚五”的顶格处罚,罚没金额合计34.7亿元,到日前银监会对广发银行违规担保开出7.22亿元的罚单;从前海人寿董事长姚振华被撤销任职资格,禁入保险业10年到演员赵薇被罚5年禁入证券市场;从专项整治剑指资金嵌套、空转及衍生到打击股东恶意减持、哄抬股价;从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到对各类资管业务进行全面统一监管……据不完全统计,金融监管部门去年共出台重要监管文件上百个,行政处罚超2700件,罚没金额近100亿元。

  金融监管全面升级的背后,是监管层对风险的清醒认识和“铁腕”治乱的决心。专家认为,2018年金融业将继续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放在首位,监管机构的牙齿将更“锋利”,日常监管将更加严格,标准更高,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将加大。

  据了解,目前银行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分别比年初减少3.4万亿元和1.4万亿元,理财产品增速降到4.7%,同比下降26.5个百分点。

  “我国启动‘金融防风险’不是要打压金融业,也不是一阵风式的监管,未来的重点将转向更为全面的制度建设,实现金融监管的常态化机制,从而使金融体系能够在整体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指出。

  脱虚向实,金融业回归本源

  “买房钱不够,消费贷来凑”,去年以来,随着房贷收紧,北京、深圳、广州等地一度出现了消费贷摇身变成首付贷的乱象,大量消费贷款流入楼市,导致消费性贷款出现高速增长。一些房产中介还为了掩人耳目引入担保公司,假借“信用贷”“消费贷”之名活跃在二手房交易市场。此后,多地银监局对此进行了严格监管,坚决查处违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一方面,我国鼓励银行发放个人消费贷款用于购买大宗耐用品、教育、旅游等;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导致风险累积。

  不只是居民杠杆率,包括经济周期带来的不良资产上升,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去“僵尸企业”等结构性矛盾,以及地方债务等体制性因素,最终都会反映到金融领域,叠加共振形成金融风险。

  高杠杆是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在实体部门体现为过度负债,在金融领域体现为信用过快扩张。2016年末,我国部分企业债务风险突出,一些地方政府也以各类“名股实债”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加杠杆。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防范风险的攻坚战打好,首先要控制好总体杠杆率,要坚持积极稳妥地去杠杆、稳杠杆”。据他介绍,2017年前三个季度我国杠杆率增速大幅度下降,较2012—2016年平均增幅降了9.6个百分点。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看来,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是防控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2018年金融业还要采取更多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同时实现金融与房地产的良性循环,采取措施减少资金空转和监管套利,减少由此产生的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金融风险,促进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指出,金融业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通过淘汰低效无效产能、国有企业去杠杆等措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将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

  数据显示,去年前10个月,银行新增资产中有79.5%是新增贷款,同比高出35.2个百分点,银行业回归本源的效果逐步显现。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持续放缓,从去年1月份的同比增速11.3%降至11月的9.1%;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不断提高,全年涨幅超过14个百分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得到有效推进。

  必须看到,治理资金脱实向虚是个系统性工程。“只有企业盈利水平真正提高,资金的脱虚向实才能实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学术委员王国刚表示,要大力降低实体经济的经营运作成本,同时加快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形成较为合理的金融价格体系。

  剑指乱象,监管力争全覆盖

  去年初,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杨想买一个手机,但手头紧张,他在浏览网页时看到“0利息、0首付”的贷款广告,于是点击进入并申请了5000元借款,期限为15天,月息4%。结果到期后没能及时还款,迫于平台工作人员催收的压力,他只好“拆东墙补西墙”又从其他平台借钱。一年下来,连本带息加滞纳金,滚成了4万元。

  小杨所经历的正是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的“现金贷”业务。这种表面看来效率颇高的借贷业务背后,实质是无信用支撑、利率畸高、重复授信、暴力催收下的“高利贷”,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隐患。

  面对乱象,一个月内三道监管加急令颁布,对“现金贷”业务进行规范整顿。事实上,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部分机构顶着“普惠金融”“金融科技”的光环,借现金贷之名,行高利贷之实,一场场监管风暴也由此吹向了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领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合法守规是金融业发展的根本,互联网也不是法外之地。“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任何金融活动都要获取准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此前表示,下一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将完善法律法规框架,创新监管方法,实施穿透式监管,建立互联网金融的行为监管体系、审慎监管体系和市场准入体系,引导其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

  董希淼建议,治理互联网金融风险要进一步弥补在监管协调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监管短板,从源头把控、过程严管、事后追责等方面采取更有力措施,构建针对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的监管闭环,切实维护好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4日 03版)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界限网络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湘ICP备17005820号-2 公安印章标准编码 4301210151948 Copyright 界限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