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向一位真正的国家脊梁致敬和告别
今天,请允许为这样一位老人,发布一条消息。
这是一则沉痛的消息:国防科技大学原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激光陀螺研究所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伯龙同志,因病于12月6日中午12时逝世,享年89岁。
连日来,高院士去世的消息在军事圈已刷屏。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认识这位先生。今天,小编要说说他的故事——
不了解他的人,看到他,就是一位普通老人。可是,当你看到上面这张画面,看到一位耄耋之年、如此消瘦的老人战斗在工作岗位上,怎能不令人感动、震撼和心生敬佩。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常年穿一身绿色作训服、一双解放鞋; 他,领衔造出中国第一个环形激光器, 填补了我国激光领域的7项空白; 他,从教60多年,培养的学生有的成为共和国的将军!有的成为激光领域的知名专家……而他一直乐于作一名普通的研究工作人员!
去年,是高伯龙院士在讲台上度过的第60个春秋。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他如往常一样,清晨就来到实验室,一直工作到傍晚。不同的是,那天他收到了工作在祖国各地的学生们的短信:亲爱的老师,节日快乐!
也许很多人并不清楚高伯龙院士从事的职业。这里不得不提到一所院校和一位大国脊梁。这所院校就是哈军工,而这位大国脊梁就是钱学森。
1954年,由于工作需要,年轻的高伯龙被选调到哈军工任教,这位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一头扎进物理教研室,在他钟爱的理论物理世界中遨游。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和第一台氦氖红光激光器,引发了世界光学领域的一场革命。把激光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设想,更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普遍关注,并纷纷开始进行“环形激光器”的研制工作。
1971年,在钱学森建议下,国防科技大学成立了激光研究实验室,并调入高伯龙从事相关研究。1975年以后,高伯龙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激光陀螺研制工程。
激光陀螺又叫环形激光器,不掌握这项高精尖武器,就没有精确制导武器,就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多引以为豪的战机导弹!
拼命工作的高伯龙带来如下成绩单:
1978年,制成第一代实验室原理样机。
1984年初,高伯龙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工程化的某型环形激光器的新设想。
1993年初,高伯龙在几月之内交出工程化的新型样机。
在此期间,高伯龙还率领技术人员研制成功了全内腔绿色氦氖激光器,
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这种制造技术的国家。
2008年初,一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袭击长沙,电力供应极其紧张。那段时间,实验室只有在晚上有电。高伯龙为了工作,他白天睡觉,晚上做实验。
对于已经80岁高龄的老人来说, 这完全属于消耗健康的倒时差工作。
“那段时间,校园里积雪很深,高老师穿着解放鞋小心翼翼的走着,坚持每晚到实验室来观察数据,指导试验,而且总要一直工作到清晨停电后,才步履蹒跚地回家。”这是高伯龙的博士生回忆起来的情景。
高伯龙院士在学术上极其严谨细致,学生撰写的论文,他往往仔细推敲,提思路、出观点、改论述,却从不在论文上署名。人称“倔老头”的高伯龙院士教风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近乎苛刻。在上世纪80年代,他给一名博士生的研究方向确定为磁镜研制及相关技术研究。有人说,单单完成磁镜研制即可获得博士学位,可高院士并不同意。后来,这名博士生前后历时7年多,成功突破相关技术,才按导师要求完成博士学业。“严师出高徒”,这名博士后来成为我国激光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
战争年代,大国脊梁和英雄们,
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安康,
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披荆斩棘、鞠躬尽瘁,
在历史的天空奏响了一部部荡气回肠的英雄乐章!
和平时期,以高伯龙院士为代表的大国脊梁们,
执着坚守,痴心科研,
始终以国家需要为需要,
以国家利益为利益,
有了他们,我们这个国家才有了挺直脊梁的精气神!
老人曾深有感触地说:
“外国有的、先进的,我们要跟踪,将来要有;
但并不是说外国没有的我们不许有。”
如今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
但他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今天,让我们沉痛悼念高伯龙院士,
高老,一路走好!
今天,让我们向无数个真正的国家脊梁致敬!
致敬!致敬!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ID:rmrbwx)
相关阅读
- 01-29山东14岁神童被麻省理工提前签约?录取
- 01-29今天,让我们向一位真正的国家脊梁致敬
- 01-29大货车侧翻矿砂将小轿车掩埋,女司机被
- 01-29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单挑”14国:少对我
- 01-29农民花8万改造土窑洞,女主人:拿别墅都
- 01-29钟山部长出席第六届世贸组织“中国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