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特别报道】论中医药文化非遗传习所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的必要性 ———中医药非遗传承人花仍钦
“中医药学不是单纯的医学,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总结出来的健康生活方式。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不仅强调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也细化部署了今年的重点工作,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如是说。
做为中医药非遗传承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中医执业医师花仍钦《为全国两会谏言献策》特别报道“论关于中医药文化非遗传习所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非遗传习所,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让后代人了解和学习中医药的精髓。
●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非遗传习所可以为中医药行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从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促进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在传习过程中,传承人可以结合现代科技和医学知识,对传统中医药进行创新和发展,提高其治疗效果和适用性。
●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中医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建设非遗传习所可以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增强文化自信:中医药非遗传习所建设有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人们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
总的来说,中医药非遗传习所建设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培养专业人才、促进创新发展以及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可以为确保中医药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中医药文化不仅仅是医学,它还包含了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
中医药文化强调的是预防为主、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它关注的不仅仅是疾病的治疗,更注重人体的整体平衡和健康维护。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良好的作息等,中医药文化倡导人们积极主动地追求健康。
这种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的传承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我们要重视自身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并通过日常的调养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在推广中医药文化时,我们可以更加强调其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例如,宣传中医药的养生理念,介绍适合不同人群的食疗方法、保健操等。此外,也可以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养生培训班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实践中医药文化中的健康生活方式。 在当今社会风云变幻莫测,一旦发生战争自然灾害、停电等紧急情况下,现代医院无法正常工作,中医药可以随地取材,因人因时因地辨证施治,彰显发挥其“简、便、廉、验”的临床医疗作用,利益国人的健康,具有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正如2024年两会部分代表提出的把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作为国家的战略部署方针。
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确实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应用,我们可以提高人们在应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以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方式
1.教育推广: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开展相关课程和活动,培养年轻人对中医药的兴趣和认识。
2.宣传活动:组织中医药文化展览、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向公众普及中医药的知识和理念。
3.媒体宣传: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平台,传播中医药的相关信息和成功案例,增加公众对中医药的了解。
4.医疗机构宣传:在医疗机构中设置中医药咨询窗口或举办科普讲座,为患者和公众提供中医药的信息和指导。
5.中医药体验活动:举办中医药体验活动,如针灸、推拿体验班,让人们亲身感受中医药的疗效。
6.文化产品创作:制作有关中医药的图书、影视作品、科普读物等,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
通过这些努力,更多的人将了解到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和应用,从而在应急情况下能够更好地运用中医药的理念来保护自己的健康。
7.建设中医药非遗传习所是继承我国中医文化“师带徒”活态传承的传统模式,也是传播中医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8.政府部门出台具体落地的扶持政策,比如:卫健委主导、税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政务挂钩。
花仍钦简介
花仍钦,男,汉族,中医执业医师,龙海区政协委员,漳州台商投资区道教协会会长,漳州市台商区民盟支委,中国武术协会会员。系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漳州“日安堂”花家“正骨疗法”第五代传人,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