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 20180106 乌兰牧骑:长调悠扬六十载
央视网消息 (焦点访谈):在内蒙古,有这样一支文艺轻骑兵,叫“乌兰牧骑”。乌兰是蒙语红色的意思。牧骑,很多人想当然以为是牧区的骑队,其实它也是蒙语,意思是“嫩芽”。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成立,六十年来,内蒙古全区已经发展到75支乌兰牧骑、3000多名队员,由当初一架马车上的文艺轻骑队,发展为植根内蒙古农村牧区的独特文艺团体,是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2017年12月13日,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兰牧骑,来到乌丹镇巴音淖尔嘎查其甘大队,这是他们今天的最后一站。天色已晚,来不及搭起音响和舞台,他们在蒙古包里给牧民们呈现了一场不插电的演出。
在牧民道尔吉·拉布丹家的蒙古包里,几首歌几段舞之后,队员们询问起牧民们生活的变化,这是他们每次演出后的保留部分:了解牧民生活,充实创作素材。
演出为牧民们带来欢乐,而拉拉家常,也增进了乌兰牧骑和牧民之间的感情。牧民们了解相关政策,乌兰牧骑队员了解牧民的生活,从而结合他们的生活创作更多的节目,一直以来,这是乌兰牧骑的传统。
80多岁的荷花老人和乌国政老人是最早的一批乌兰牧骑队员,见证了1957年乌兰牧骑的成立。当时,内蒙古改造旗县文化馆,组建了小型、流动、综合性文化工作专业队伍,名字叫“乌兰牧骑”。当年6月,首批试点先后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和赤峰市翁牛特旗成立,成立之后,乌兰牧骑就开始到牧民中进行演出。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第一批队员荷花说:“老乡们说我们没见过,(这些都是)过去有钱人和王爷什么享受的。现在给我们送来文化生活、文艺生活,可高兴了。”
和荷花老人一样,乌国政也是翁牛特旗乌兰牧骑的第一批队员,他和记者说:“过去我们乌兰牧骑队在北京买了立体镜,里面可以看天安门、八大景,就这么两个小镜子,拿来给牧民看。牧民都没进过北京,看到这个非常高兴,说终于看到北京了,看到天安门了。”
当地牧民道尔吉·拉布丹老人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不管什么都要去看,从天黑后一直演到十二点多,赶上过年了,乌兰牧骑来了就是了不起。”
乌兰牧骑带来的,不仅仅是精彩的演出,还为终年游走牧区的牧民们打开了眼界;国家的一些新政策也随着乌兰牧骑的足迹在牧区传播开来。
乌国政说:“不单单是送文化,实际上乌兰牧骑下去以后,带图书、照片、幻灯机、收音机,都是代表着党和国家对农牧民群众的关怀。”
送文化、讲政策,“哪里有群众,就到哪里演”。内蒙古地广人稀,换一个地方就要走几十甚至上百公里。乌兰牧骑队员们一个苏木(乡)一个苏木(乡)地走,一个嘎查(村)一个嘎查(村)地串,他们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蓝天当幕地当台。
乌国政对记者说:“最偏远的地方,全部是沙漠,车进不去,演员们背着行李、带着乐器、带着一些简单的服装,专门到那去演出,一共才有12户人家住在那个地方。”
许多乌兰牧骑队员都对演出中的经历记忆犹新,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老队员乌兰图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大老远我们刚演完,看见山坡上有个影子慢慢往这移动,队长说赶紧把她接过来。那小伙子牵着马,背下来一个老太太,背过来以后,我们马上又给她安排五个节目当场演。老太太基本没看,只是哭,她说真人就站在我眼前唱歌、跳舞,我活到七十多岁值了。听到这句话,我唱不了了,那位老太太当时抱着我就亲了好几口。”
牧民们把乌兰牧骑队员们叫做“玛奈呼和德”,也就是“我们的孩子”,来表达对他们的喜爱和欢迎。乌兰图雅说:“那种牧民真实流露出的感情,真的一辈子忘不了。从那以后我就觉得,作为一个乌兰牧骑的演员,一定要好好学,一定要当一名出色的演员。”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兰牧骑老队员张成富说:“牧民对乌兰牧骑深厚的感情,作为乌兰牧骑队员,我感觉非常自豪,也非常骄傲。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们不管是哪场演出都非常认真地去演出,每场演出都把自己最大的能力释放出来。”
六十年来,条件不断改善。演出车辆也从最初的勒勒车、骑马、骑骆驼,发展到卡车、再到后来专业的演出车、专业装备等等。环境在变化,一直没有改变的,是乌兰牧骑与牧民们的关系。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来到桑宝拉格苏木,为牧民们带来演出。独唱、合唱、好来宝、呼麦……节目种类多,内容丰富,这几位演员每个都身兼数职,乌云吉日嘎拉又是呼麦、又是马头琴伴奏;娜仁托娅先是演唱,后来又弹奏火不思。
孟克吉日嘎拉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长,他说:“乌兰牧骑队伍是短小精悍,演员一专多能是必须的,因为我们全体演员也就是三四十人,三四十人拿下90分钟的晚会节目,需要所有队员一专多能。”
阿巴嘎旗乌兰牧骑还到哈乐穆吉的养老院为老人们进行演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雅干锡力嘎查牧民其木德说:“乌兰牧骑一直保持每年两三次来给我们表演节目,现在老人们和乌兰牧骑队员之间都保持着联系,从不认识到现在都已经认识了。”
乌兰牧骑的根在基层,在农牧区。而他们创作的节目题材也是来源于农牧民的生活、劳作,无论走到哪儿都受欢迎。
乌兰图雅回忆着过去的作品,对记者说:“一九七二年我们四个小女孩编的第一个舞蹈,就是牧民孩子上学前帮着接羔。那一段,我们把小孩的性格(体现出来),动作上也全是小孩动作。拽羊、接羔、喂羊那些动作我都实际体验过,第一个动作出来,特别可爱,特别漂亮,特别活。”
巴林右旗乌兰牧骑队员正在排练的舞蹈叫巴林·德布斯乐,2015年获得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十佳作品奖,编舞萨仁高娃说,巴林·德布斯乐的灵感与他们和牧民们的紧密接触分不开。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乌兰牧骑队长萨仁高娃说:“蒙古人到了收获季节的时候,一定要跳起安代舞来庆贺。跳的时候也许是(围着)一个树,或者围成一个圈,最后跳得踏出一圈坑,把蒙古袍的裙子全部甩起来。”
像巴林·德布斯乐这样的作品一样,乌兰牧骑的很多节目都是自编自导。创作来自牧区,节目服务牧民,六十年来,这个传统依然不变。
苏尼特右旗老队员刚宝力道从事乌兰牧骑工作的三十多年里,创作了很多节目,而他创作的秘诀就是常常到牧民中去体验生活、寻找灵感。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老队员刚宝力道说:“不了解牧民的创作是没有灵魂的创作。坐在那自己想的东西,不行,你要在苏木中行走的时候寻找灵魂。”
在新的时代,面对电视、网络媒体的冲击,乌兰牧骑人也在思索:如何让乌兰牧骑对牧民们有更大的吸引力?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乌兰牧骑和牧民们的连接更加紧密?能不能让牧民们也参与进来,形成互动呢?
在海拉苏镇,翁牛特旗乌兰牧骑队长吴恩正在指导的是海拉苏镇的文艺爱好者。吴恩指导他们排练的是关于十九大精神的一段好来宝,练好之后,他们将在海拉苏苏木到各个嘎查进行演出。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海拉苏镇的牧民昭日格图说:“老师要求字正腔圆,一定要表达出来,不但把音乐弄好了,还要让观众把内容听清楚。我们这次主要是宣传党的十九大的内容,我们要把它当成非常重要的事情来做。”
时代在变,面对挑战,乌兰牧骑人也在调整和适应。吴恩说:“我们乌兰牧骑将来要做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让他们参与进来,与我们共同演出。我们这个演出就是为人民服务,从人民当中取得精华、文化和高度,把它提升到艺术舞台上,再服务于人民群众。”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六十年来,乌兰牧骑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她扎根草原、服务农牧民群众的宗旨始终没变;“短小精悍、一专多能、小型多样、轻便灵活”的特色始终没变;反映时代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目标始终没变;她在时光的打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却始终不忘初心。草原上,乌兰牧骑的歌永远也唱不完。
相关阅读
- 01-21杭州“保姆纵火案”被告人增加辩护人
- 01-21《焦点访谈》 20180106 乌兰牧骑:长调
- 01-21猪肉档2万元起拍220万元成交?菜市场:
- 01-21重塑中国经济脊梁
- 01-21巴拿马油船与中国货船在东海碰撞失火
- 01-21因为一张“高糊”正面照 英拉或被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