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湖湘 ——访“追风”湘人张艳龙
张艳龙采访抗战老兵。
电影《八卦风云之河图》剧照。
5月中旬,从大洋彼岸传来喜讯:以中国传统建筑村落“八卦村”为原型的新媒体民俗电影作品《八卦风云之河图》成功入围第六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作为这一作品的第一导演、怀化麻阳籍的深圳市天铧影视文化有限公司首席制片人张艳龙,将有望继他去年荣获第五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纪录片单元最佳摄影奖作品《般若之地》之后,再度斩获大奖。近日,张艳龙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
“湖湘三影一剧”乘东风扬帆起航
张艳龙说,《八卦风云之河图》是他们计划推动新时代中国民族民俗及地域风情精品电影工程“天铧电影·国风计划”的一个试验样片。“国风”源自《诗经》,《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描绘了周朝到春秋时期我国各地的风土民情。“国风计划”旨在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影视剧注入更加深广的精神内涵,努力把中华文化元素与影视剧创作有机结合起来,打造蕴含中华文化基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影视剧作品。
是否会将湖南的民俗风情拍进影片?张艳龙说,他的“国风计划”不可能也无法绕开湖南这方热土。2015年“天铧”组织团队深入湖湘采风,他们已经制定了与湖湘相关的作品,储备了以“湖湘三影一剧”为主体、另有周边配套的电影作品和纪录片规划。“湖湘三影一剧”是:
电影《思情殇:湘西精魂》。目前已经通过广电总局备案,是“天铧”下一阶段首推的项目和“国风计划”的奠基性项目。这部电影主要以湖湘抗战为背景,从一个独特视角揭示战争离别之痛。他们是在采风中拜访了数十位老兵和老人们后形成的选题创意,计划在大湘西片区结合地域民俗文化、民族风情、传统歌舞拍摄制作。
电影《迷城雪峰山》。以现代农业科技(水稻育种和基因技术)为背景,融合地域民俗特色,计划启动时邀请基因技术领域的院士参与,打造一个院士参与、向中国科技工作者致敬的作品,片名由袁隆平题写。已通过了广电总局备案。
电影《黄花落霞》。已经完成小说创作,曾被长沙市文体局官网转载,正在改编为剧本。以湖湘草根抗战英雄为基础,以长沙“文夕大火”为核心事件,表现国难当头之际湖湘志士保家卫国。张艳龙说,他想成就一部可以媲美《珍珠港》的湖湘抗战史诗大片。
拟拍的电视剧剧名待定。将结合采访过的数十位抗战老兵经历和实地战场考察的成果,表现“中国作为全球反法西斯战线东方主战场”,由“两党合作、国际协作”共同取得二战胜利的历史。张艳龙认为中国作为抗战主战场,付出了如此之巨的牺牲,至今却没有一部影视剧作品可以代表那段历史走向全球。他想来个“敢为天下先”。
“湖湘三影一剧”还有配套储备计划。如艺术电影《断颈龙》,是表现湖湘人宁折不弯“霸蛮”精神的小艺术作品,还有表现当前湖南志愿者助学公益的纪实电影《阡陌之上》,以及“湖湘中部丝绸之路”等等。这一系列选题与规划将借国家和地方重视文化产业的东风,扬帆起航。
凭胸中霸蛮气,以影像绘华夏
记者请张艳龙谈谈他对于“霸蛮”和“敢为天下先”的理解。张艳龙似乎答非所问。他说,他们在做湖湘相关影视选题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日本人从北打到南,从东打到西,都是打到湖南打不下去了,最后在雪峰山受阻,一战日落。
作为一个湖南人,而且是湖南中人既“霸”且“蛮”的湘西人,张艳龙出生成长于五溪文化的交会地,对“敢为天下先”深有感触。他说,湖湘文化的本质,就是既“霸”且“蛮”,敢为天下先,和之以“道南正脉”,遗之以“蚩尤问天”,就养成了湖湘子弟“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气概。拥有这样鲜明地域特质的人物形象,“文可挥斥方遒,武可定国安邦”,涌现了大批代表。“天铧”围绕这些湖湘志士的鲜明性格特性,规划了一批地域文化特色较强的作品。
张艳龙写了一篇和湖湘先贤杨度先生《湖南少年歌》作品,他给记者读了结尾数句:“凭胸中霸蛮气,先湖湘而后中国;以影像绘华夏,弘国风而扫五洲。诸君且安座上观,小子甘为马前卒!”且豪迈,且“霸蛮”。
张艳龙认为,文化艺术与娱乐不同,是靠沉淀积累而逐步上升到公众视野的。这是一个需要匠心思考打磨的过程。
从宇航科技跨界影视艺术
张艳龙,苗族,1983年3月出生于湖南麻阳,2006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技学院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求学期间因爱好动漫和纪录片制作而服务于北京相关电视台等处。毕业后为了能够更全面地完善创作思想,游历于北京、上海、苏州、杭州、福州等地。
从2003年张艳龙误打误撞进入一个文化传播公司兼职接触到影视制作,到现在已有15年时间。张艳龙的体会是:如果在别的行业,干满3年算是入门,干满10年已经是老手了,但影视行业有永远在路上的紧迫感和新鲜感。
2012年张艳龙南下深圳,2014年创建深圳市天铧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曾担任总导演在深圳音乐厅组织首届“摇曳的格桑梅朵——仓央嘉措心史诗剧”,打破传统诗歌朗诵表演形式,第一个将仓央嘉措形象搬上了舞台;作为总导演与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殷之光等国内知名艺术家合作首届“诗歌创意朗诵会”……
2015年末张艳龙开展湖湘文化及雪峰山抗战历史文化影视剧相关选题研究,收集整理了大量雪峰山抗战老兵、百姓访谈手记和纪录影像。
2016年受邀联合出品反腐倡廉主题电影《永远的战士》,同时组织团队前往不丹王国进行纪录影像拍摄,成为第一支在不丹正式启动航拍活动的中国摄制团队,并以此素材为基础剪辑制作《般若之地·不丹掠影》纪录短片,荣获2017年第五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纪录片单元最佳摄影奖“金眼睛奖”。
2017年张艳龙以总导演身份执导以黎槎八卦村为原型素材的民族民俗主题电影《八卦风云之河图》,这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概念创作的一部奇幻类悬疑题材作品。八卦村是中华八卦文化在建筑应用上的瑰宝。八卦村中各家各户面面相对,背背相依,巷道纵横,有如迷宫,有效抵御了野兽和外敌的侵害,无论从安全、建筑美学或使用角度都体现了古人类极高的智慧。《八卦风云之河图》创作团队中,摄影指导熊巍在香港著名女作家梁凤仪创办的“勤+缘”媒体十数年,累计制作了数百部(集)影视剧;编剧彭琳旅居加拿大,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学创作,累计有数百万字的影视文学作品;音乐总监邓伟标,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小有名气,当前更是中国新风格音乐的践行者,由他主导创作的《八卦风云之河图》音乐,获得了电影节评委会的赞赏。
凝视中国第三条丝绸之路
张艳龙自我调侃道:从本质上说,自己是个从 “理工男”转行“文艺青年”的跨界“菜鸟”,跌跌撞撞在艺术圈摸爬滚打十多年,哪里敢谈“艺术宗旨”,倒想说说“创作动机”或“艺术动机”。
他说,首先,作为一个“霸蛮”的湖湘人,我崇尚民族主义,坚信“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真理。其次,从“敢为天下先”的先贤精神而言,在当前全球文化大融合的特殊时期,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和输出必将是国家未来的长期战略。而融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蕴含中华文化基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影视剧作品将是最好的载体与工具。这里面有他的家国情怀和青春梦想——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北有“丝绸之路”,南有“海上丝绸之路”,中部地区形成了一个宏观战略上的规划洼地。从历史文化角度而言,中国还有第三条丝绸之路——“中部丝绸之路”:东起长江入海口及苏杭运河交汇处,自洞庭湖溯沅水而上,经五溪支流、茶马古道深入西南腹地,最终经滇缅入印度、进中东、远达欧洲。这一片区是世界上少数民族、珍稀物种、自然资源、民族民俗文化最丰盛的地区,如同一座座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而湖湘大地刚好位于这条“中部丝绸之路”的关键位置。
从宇航科技跨界到影视艺术,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趁年华尚在,趁岁月未老,“80后”张艳龙携他的“国风计划”,做“追风”之人,不负岁月悠扬。(湖南日报记者 迟美桦)
下一篇:王文尧:唢呐声声铸魂灵
相关阅读
- 06-08王文尧:唢呐声声铸魂灵
- 06-08回望湖湘 ——访“追风”湘人张艳龙
- 06-08慈利:无人机水稻病虫防治渐成主力军
- 06-08慈利100辆爱心送考车为考生护航
- 06-08湖南交警:”爱心护考 交警同行
- 06-08军民鱼水情意浓浓 助力高考海岛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