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保险业保费收入增幅全国排名第四
湖北居民保险观念发生巨变
图为:业务员为客户介绍保险产品
楚天都市报记者徐蔚
40年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深刻变化,也为保险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根据湖北保监局官方数据,截至目前,湖北省共有保险分公司74家。截止2017年末,全省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346.77亿元,同比增长28.05%,增幅在全国排名第4位,中部六省第2位。
穿越40年的风雨岁月,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湖北保险业将责任与担当写进发展史册,在支持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保障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老百姓保险观念发生巨变
伴随1995年第一部保险法的实施,我国保险业步入专业化发展时代。
吕红辉是湖北省最早一批进入保险行业的代理人,1997年在中国人寿湖北分公司开始了保险人生。“当时湖北只有三家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平安和太平洋人寿。”
吕红辉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很多老百姓不了解保险是什么,一听到“保险”两个字,就将她轰出门。她坦言,当时大部分保险公司业务员只有完成公司规定的签单数,才能转正,所以都是从身边的熟人做起,让人误以为保险是“传销”。
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湖北的保险公司也多了起来。2001年,吕红辉从中国人寿转战到了新华保险湖北分公司,她感叹,二十多年来,感受最强烈的就是,老百姓的保险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可能跟同一个客户沟通很多次,他都不会买,现在是客户主动联系我们买保险。”
产品多元化保障更完善
随着消费者保险意识增强,如何开发合适的保险产品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这成为保险业面临的问题。
吕红辉称,90年代,保险公司的产品屈指可数,保障也比较弱,比如重疾险刚开始只有十种,后来增加到二十五种、三十二种到现在的上百种,还增加了轻症豁免的功能。如今,针对细分市场的高端健康险产品和服务进行大胆创新,推出了一些服务场景化的产品。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保险产品的个性化、灵活化的定制组合也可能成为现实。以新技术手段为突破,公司才可不断发掘不同客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提升客户转化。
“保险姓保”跑步回归本源
保险业在经过规模快速扩张后,也暴露出了公司治理不完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产品背离保障功能等问题。在这种形势下,2017年监管机构出台“1+4”系列文件,及时对保险业的发展乱象喊“停”,引领保险业加速回归保障本源。不论是产品结构还是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均出现了积极变化,保险行业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寿险机构向银保监会备案的寿险产品已超过400款,多以保障型产品为主。其中,健康险以及意外伤害险的备案在增加,而万能型保险的备案则有所回落,20多家公司备案的万能险在50款左右,多家公司甚至只备案1款万能型年金保险或万能型人寿保险。如此可见,中国保险业正在回归保障的路上大步快跑。
相关阅读
- 07-26不可触碰的留守儿童之痛--关爱儿童从
- 07-26武汉首开至厦门水铁联运班列
- 07-26国家卫健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
- 07-26财政部:紧急拨付10亿元防汛救灾资金
- 07-26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加速前行
- 07-26敞开大门搞建设!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