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平均10个人中只有不到1个本地人,湖北这座偏远小镇正在经历什么?

发布时间:2018-08-20 11:24:12 来源:党员生活微信 责任编辑:阿虎 阅读量:
苏马荡,紧邻重庆的土苗之乡,本是国家级贫困县利川市西北部8个自然村的合称。如今,这里每天进出的车次超过3万台,已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地方”。利川苏马荡宣传片苏马荡所在的谋道镇,

苏马荡,紧邻重庆的土苗之乡,本是国家级贫困县利川市西北部8个自然村的合称。

如今,这里每天进出的车次超过3万台,已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地方”。

利川苏马荡宣传片

苏马荡所在的谋道镇,本是一个常住人口不足2万人的偏远小集镇。

如今,这座小镇已收获“湖北省旅游名镇”“湖北省生态旅游示范区”“住建部第二批‘特色小镇’”“全国康养特色小镇”等多项荣誉。

苏马荡一角

据利川市统计,2018年涌入苏马荡避暑的外地游客峰值达到25万人。这里已是名副其实的“飞来”之城。面对它的诞生,利川是如何因势利导、促进本地发展的?

请看党参君(微信号:党员生活)独家观察。

从天而降的“中等城市”

在我国,长期把辖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万以上、不满五十万的城市称作中等城市。

几年前,谋道镇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集镇。短短6年时间,该镇就从全市中等偏下水平上升到了“四个第一”——常住人口规模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第一,累计达100亿元;财政贡献第一,和一个县的体量相当;居民存款总额第一,年均达10亿元。

建设中的苏马荡

“整个谋道镇,夏季高峰时超过25万人,而且绝大部分是城镇人口。我们作为一个乡镇,去管理一个‘城市’,在很多方面就显得勉为其难了。”利川苏马荡生态旅游示范区管委会主任、谋道镇党委书记陈建平坦言。

“中等城市”规模的人口从天而降。随之带来的生活配套、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多方面问题,一度让陈建平头疼不已——用水紧张时,政府要派遣水车给居民打水。因为停水问题敏感,部分开发商甚至打出“永不停水”的承诺来吸引购房者。

另外,个别小区还会发生停电、停气、停网现象,苏马荡也因此被业主调侃为“苏四停”。对此,陈建平也很无奈:“6年来,市里先后投入15亿元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社会管理。但苏马荡就像是一个处于生长期的孩子,我们再怎么努力,仍然跟不上他长个子的速度。”

“不能陷入无序开发的陷阱。”利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苏马荡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蒋代成斩钉截铁地说。2016年9月以来,根据全市统一部署,苏马荡未再新批旅游地产类项目。

2017年12月,利川市印发《苏马荡康养地产分类处置工作方案》,提出不再新增供地指标,并规定新建商品住宅单户建筑面积不得低于70平方米,容积率上限不得超过3.0,按10%的比例建设商业、文体、医疗、教育、物业、社区服务等功能用房;同时鼓励开发商建设康养基地、旅游度假酒店(不含产权式酒店及酒店式公寓)、租赁房屋,并给予一定优惠。

鸟瞰苏马荡

“未来,我们希望将苏马荡的开发规模控制在30平方公里、30万人,重点做好现有居民的软硬件服务提升。”蒋代成笃定地说。

十倍于户籍党员的流动党员

“我是共产党员,刚刚在小区买了房,前来报到。请问社区的党组织建起来了吗?”避暑客刚刚多起来的6月,就有外地党员来到林海云天小区物业公司经理、小区“党员之家”负责人周伟的办公室询问。

“苏马荡的本地党员只有285人,每年夏季,前来避暑的流动党员人数就超过2000。”谋道镇党委组织委员向杰介绍道,“把阵地建起来,让流动党员过好组织生活,是我们首先考虑的工作。”

林海云天小区党员之家

2017年6月,在谋道镇党委支持下,苏马荡林海云天等5个小区依托其浓厚的党建氛围、完善的基础设备,率先建成“党员之家”并投入使用。“苏马荡流动党员归属感强,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很高。很多时候,还不等我们提要求,他们就已经把活动开展了起来。”向杰笑着感慨。

组织好、发挥好党员队伍的作用,既是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社会管理的现实需求。以林海云天为例,小区新建了一个标准运动广场,但进入广场只能走阶梯,这对老年人和残疾人来讲很不方便。2017年7月,小区召开党员大会,广泛征求意见后反馈给开发商。开发商迅速将阶梯改为无障碍通道,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称赞。

2018年,在市委组织部的支持下,谋道镇党委在苏马荡杜鹃长廊入口处投资160余万元打造了“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党建服务平台——“红色驿站”。“红色驿站”占地面积300平方米,集窗口服务、信息发布、资源共享、志愿服务、学习交流、旅游咨询和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

苏马荡红色驿站

除建立“红色驿站”外,以精准扶贫为着力点,逸清远景、香榭春都、林海云天等小区还创新活动方式,把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到了帮扶村、开到了扶贫第一线。上级党委适时引导,发布倡议书,搭建起流动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平台,促成流动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2400户,为村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在苏马荡这样的新型城市社区开展党建工作,重在为流动党员提供好服务,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利川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邓勇深有感触,“这对利川党建工作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还将继续探索有效的实现形式。”

山水康城“候鸟”党员开展活动

尽情放歌的度夏“候鸟”

伴随着阵阵凉风,荡上陆续“飞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候鸟型”人才。

“老汉今年八十三,避暑休闲到利川,感谢市委重人才,乐将浅见表一番。”

8月11日,利川市“候鸟”人才座谈会上,原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猕猴桃专家黄仁煌提出,软枣猕猴桃很有市场前景,利川很多地方都适合种植,建议市委、市政府重点考虑。发言时抑扬顿挫的语调,感染着在场的许多人。

利川市“候鸟”人才座谈会

2014年以来,黄仁煌坚持在利川教授猕猴桃种植技术,迄今已累计支持谋道镇种植红心猕猴桃2000余亩,被村民们亲切地称呼为“猕猴桃教授”。

“苏马荡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缺乏本土文化的提炼和打造。目前在建的民俗风情街,有其名,无其实……建议采用浮雕形式体现……”苏马荡“候鸟”、西南大学退休教授胡长林在座谈会上直言。同为苏马荡“候鸟”的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原院长、退休教授张陆也在发言中提出,可以将本地民俗文化以展览、博物馆的形式固化为一种旅游资源。

苏马荡小区一角

爱之深,关之切。

“这是自家人对自家人才会说的话。”利川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吴琼感慨道,“我们在和科技、医疗、工程、文化等各条战线的‘候鸟’人才打交道时,都被他们的热情参与深深感动。”

据吴琼介绍,2017年夏季开始,该市尝试从纳凉避暑的“候鸟”人群中引进人才志愿者,弥补地方高层次人才的不足。2018年8月11日,利川发布《致广大“候鸟”人才的一封信》,诚邀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在避暑疗养、休闲度假的同时,能够以顾问咨询、研究指导等方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聪明才智。

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苏马荡的购房避暑者中,来自武汉、重庆等大城市的副教授职称以上的高级知识分子就有500余名。而分布在各个避暑聚集点的“候鸟人才工作站”,为人才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便利平台。苏马荡的建设和发展,也直接受益。

苏马荡全景

“苏马荡精神可以概括为‘谋道重行,美美与共’。‘谋道重行’意即不仅要敢于、善于探索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而且要付诸于行动,实干、苦干、大干快上;‘美美与共’,指的则是人与人合作共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面对小山村到小山城的变化,恩施州委常委、利川市委书记沙玉山一语道出了关键。

记者:刘超;通讯员:谭大勇 陈晓莉 陈熙;新媒体编辑:肖晗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界限网络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湘ICP备17005820号-2 公安印章标准编码 4301210151948 Copyright 界限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