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县图书馆家风建设讲座
家风不幸败家国一一长沙县图书馆家风建设讲座讲稿
彭崇谷家风不幸败家国,是说家风的败坏会给家庭与国家带来不幸。实际情况的确如此。
2011年,我国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留学生机场刺母案。一个普通家庭孩子汪佳晶在日本留学5年。但他从不体恤父母,生活开支大手大脚。平常与父母交流几乎张口就是要钱,以至家庭因他欠债10多万。后期有次他回国,母亲到机场接他。因 母亲没有为他借到钱而发怒对着母亲连刺九刀。上海金山区一女子向环卫工母亲要钱未得,但拽住母亲头发拖行并对其大打出手。
1983年2月,在全国开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运动中,天津警方枪夺了唐山黑社会团伙82名罪犯,其中高干子弟不少,里面还有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的亲孙子朱国华。据说朱国华参与黑社会组织活动作恶多端影响极坏。枪毙他之前报告了中央政治局领导邓公,邓公直接报告了朱国华亲奶奶朱德夫人康克清,康大姐忍痛在法院判断决书上签字同意对朱国华执行枪夺。
几年前,重庆万州一高寒山区的一个夜晚,一位85岁的老母亲被四个儿子(大的60多岁、小的40多岁)遗弃被冻死在小儿子的家门口。全体村民一气之下联名将4个儿子告上法庭。法院在村里举行公审大会,分别判处4个儿子 有期徒刑一年半至两年。
某市有位老人儿女多人,老人在世时儿女谁也不过问老人生活病痛的事,甚至有人还经常漫骂老人。老人去世以后,几个儿女为瓜分遗产告上法庭。
朋友们,谁不希望自己有一个圆满、幸福的家庭?可上述家庭出了这些事,从家人至社会谁不为之感到痛心!而这些事的发生与其家庭的家风家教是密切相关的。
一,什么是家风?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家风的内涵是什么?家风是指在家庭或家族内形成的传统风尚和作风,是一家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为人处事的态度。社会上常听人说某某家庭是“书香世家”,便是指这个家庭自祖辈以来崇尚文化出了几代读书人,是一个爱好读书的家庭。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许多家庭或者因忠心为国为民族如北宋范仲淹、扬业、南宋岳飞,近代的毛泽东、夏明翰;或勤勉劳作;或崇尚节俭;或仗义助人、或谦让礼义,或诚实厚道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家庭风尚,这种具有特色家风的家庭在社会上广受称赞,有的甚至青史留名。也有一些家庭因其主要家庭成员或多名成员行为不端,或赖惰、或强横非理,或小气吝啬、或作风放荡、或贪腐而家风败坏以至广受人们指责,最近10多年来出现的许多侵占国家财产,收受巨额贿赂的家庭在社会上广受指责,这种家风将给子孙后代带来长期的耻辱。
家风是如何形成的呢?
家风是家庭主要成员,通过自己的言行对其他成员以至后代产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引导及示范影响最大。中国历史上有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一部家训是周公《诫伯禽书》。该文记载了周朝初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周公告诫自己的儿子伯禽要谦虚谨慎治理好自己的封地鲁国,伯禽按照父亲的教训,仅用几年时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的故事。
历史上有一个家风千古流芳的颜氏家族。这个家族的家风理念是深受《颜氏家训》的影响而形成的。《 颜氏家训》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是当时的政治家、文学家颜之推(531年至597年)创作的家训。颜之推在书中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书中有许多名句,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与瞑目而无见者也”。《颜氏家训》被后人赞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广为流传千余年而不衰。受颜之推家训思想的影响,他的子孙人才辈出,在文学、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出类拔卒。颜之推的玄孙即六世孙中有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和颜杲(gao)卿,唐 “安史之乱”时,兄弟二人分别在自己所管辖的地方率义军对抗叛军,为平定“安史之乱”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卓越贡献。颜真卿官至鲁郡公,吏部尚书,太子太师,但家境清廉得曾经借米度日。他75岁时不顾生死受朝廷派遣去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绝叛军威逼诱降,以身殉国。他是颜体书法创始人。后世评价他是“人艺和谐统一的典范”。
所以家风就是这样在先辈一些有影响的人物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优良风尚和作风。
古往今来, 社会上也不乏家风不正的家庭,如农村有的家庭好吃懒做,有的家庭大手大脚,有的家庭或家族目无法纪,横行霸道。从历史及社会实际看,这样的家庭或家族必然走向衷败。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福建发生了一个全国闻名的“远华走私案”。案的主犯叫赖昌星。20世纪70年代,赖昌星偷渡香港从商。80年代,他以港商身份回福建晋江成立远华国际贸易公司带领兄弟们及亲戚从事走私贸易。他们疯狂走私的行为为国家造成的巨大的损失。1999年在中央纪委的查处下远华集团轰然倒下。远华集团70多名走私骨干,包括赖昌星4兄弟及他妻子三姊妹都成为公安抓捕的罪犯。虽然他们大多逃亡海外,后来部分人又陆续归案被判刑。同年8月,赖昌星全家持香港护照逃往加拿大,12年之后从加拿大被遣返回国接受法律制栽。目前,赖家八个兄弟姐妹,已有四人过世。
对子女没有正确管教导致败家的事例也比比皆是;某贪官的儿子受贿400万,他给了贪官父亲200万,这位贪腐父亲赞扬儿子“长大了”。后来这位贪官家庭夫妇及子女亲戚6人都锒珰入狱。某贪官给儿子总结自己官场几十年的经验是“滑”,意味着要八面玲珑,不要坚持原则和正气,后来父子俩因贪腐枉法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二,当下为什么要重视家风建设呢
对这个问题,前面所说内容已作了部分答复。我们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深理解。
首先,家风建设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重要标志。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有家与家风也。动物无家的意识、无亲疏观念,无伦理道德标准、更无行为规范;它们我行我素,弱肉强食、自然淘汰。所以动物无所谓家庭,更无所谓家风。而人则不同,人有意识,有血缘与亲疏观念,有是非价值标准,有礼仪规范;人类组成社会,更懂得崇尚什么,遵循什么、反对什么。这样人类才能和谐相处,才不会出现社会混乱。人如果不具备这些特性,不仅不能构成社会,而且将沦落到与动物为伍了。所以家风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之一,加强家风建设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
二是中国传统家风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如岳飞接受母亲的教训是“精忠报国”。长沙 望城桥驿镇塘冲园村 一个罗氏家族制订的家训是:“奉祖先,孝父母、睦兄弟、和夫妇,敬师长、信朋友、力耕种、勤诵读,存忠厚、尚勤俭、习礼仪、戒淫恶、戒赌博、戒酗酒、戒争讼、戒烟酒”。可见这个家训充满了忠、孝、仁、爱、礼、智、信、㢘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和中华民族精神。所以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家风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第三是家风建设是家庭和家族长盛不衰的基础,对国家兴衰有着重大影响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就是由千千万万的家庭组成的。中华民族从总体上是一个在农耕文明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民族,以一家一户为基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传统社会中华民族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这种小家庭组织方式的农业经济产生了两个重大的特点,一是以田土房屋为主的家产世代相传,二是家庭的和谐安定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得以持续的基础,如果一个家庭不和谐稳定,就等于社会一个小生产单位不安定;不和谐稳定的小生产单位多了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宁稳定;因而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厦得以持续存在的经济基础。而这两点都依赖于家庭必须有良好的精神风尚。这就使中国传统社会对加强家风建设提出了必然要求。而中国传统社会重视家风建设的传统,也为中华文明持续5000年经久不衰创造了客观条件。当今社会虽然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对家庭组织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但家庭在养老抚幼,教育后代,和谐邻里以至社会方面仍然负有重要职能。所以中国社会的文明进化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求必须加强家风建设。试想如果绝大多数家庭不推崇忠孝礼义,国家又哪来什么民族凝聚力,建设和谐社会又从何处着手?
第四是家风建设是个人建功立业的前提条件。《礼记·大学》在议论个人功名成就与齐家、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时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说明“家齐”是“治国”和“天下平”即建功立业的前提与基础。而家齐就是治家也,家风建设则是治家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好的家风,自然谈不上治好了家。而没有治好家,自然不可能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近几十年来有些人或自己以身试法,或因对家属及子女亲戚管理不严在经济活动中违法犯罪走上贪腐之路而锒铛入狱;还有少数人则因有凶杀、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而遭受法律制裁以至倾家荡产。这充分说明家不治则事业难成矣!又何以谈功成名就光宗耀祖!
三,当下加强家风建设的具体要求。
家风建设的成败影响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影响到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尤其影响到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从而也影响到社会能否健康发展。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考察调研时指出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可见在新时代加强家风建设仍然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但要看到,近几十年来,由于国门大开西方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的进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家教与家风建设在相当大部分国民中有日益弱化的倾向。这不仅表现为许多领导干部家庭无家国情怀夫妻父子成双成对贪腐入狱,还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缺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如有的青年贪图享乐,不愿意通过辛勤劳动创业致富;农村青年不愿务农;大学生毕业不愿意下工厂车间,只希望通过当明星、网红一步登天。有的青年缺乏社会责任感,是非观念混乱,法治观念淡薄以至成为败家子。2011年发生的留学生机场刺母案就是血的教训。中国传统家庭推崇人丁兴旺,子孝孙贤;认为子女生儿育女是延续家族血脉,是对祖辈最大的孝行。所以中国传统社会都以儿女不成家不结婚没有小孩为最卑贱也最被人瞧不起。而当今社会一些成年男女不愿意结婚,或虽然结婚但不生小孩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与担忧结婚生小孩会使经济负担过重有关系,但更多的人则是追求自身自由轻松快活所至。这种现象导致国家新生儿的出生率一年比一年降低,若干年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断子绝孙”的危险。而如果家庭有出现败家子、不孝子或有“断子绝孙”的危险,那家庭创造多少财富,添置多少家产有何意义?可见如果家风败坏将 对家庭状况、民族繁衍、社会发展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所以 时下对于家风建设,如旱苗之盼甘露十分必要,十分紧迫。
那么当下家风建设应从何处着力?根据上述社会家风建设的实际状况,重点应是如下几个方面。
一要大兴忠孝之风。忠孝之风包括尽忠和行孝两个方面。尽忠包括对国家甘于奉献,对社会敢于担当,对工作格尽职守,对他人忠诚可信、对情感坚贞不移等5个方面。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孝是忠的缩影。行孝就是坚守孝道。《孝经》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基础是孝顺瞻养父母,在此基础上再形成慈爱后代、夫妻相爱,兄妹互敬的风尚。这是家风建设的首要内容。“百善孝为先”,中国人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修身与齐家都必须以孝为基础。孝首先是指对父母的孝顺。唐朝文学家孟郊《游子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讲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恩情是子女难以回报的。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是写人到了15岁穿彩衣之年,就应懂得侍奉父母。一个人如果不孝,一个连父母都不要的人,还能指望他报效国家,报效社会,忠心待朋友吗?
二要大兴勤勉之风。对于一个家庭一个民族来说,勤则兴旺,惰则衰败。古人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所以勤奋工作,勤奋劳动,吃苦耐劳,永远是一个家庭应该发扬的作风。唐代诗人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宋朝诗人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儿童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些诗句都是对我国传统社会农民家庭勤奋敬业,热爱劳动的生动记载。勤劳是中国家庭及其家族自古以来形成的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昂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法宝。我们必须永远保持这种优良作风。
三要大兴节俭之风。节俭 是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的重要内容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品质。“俭以养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千古名句是对中国历史上节俭与事业成败内在关系的精辟总结。所以,唐代李世民作为一国之君仍谆谆告诫自家亲属及手下的大臣:“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家之苦,穿着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中国古代有一种现象,“富不过三代”,它揭示的是富家子弟往往不能节俭以致奢侈丧志家业衰落。所以,节俭是一种高尚品德,也是家道兴旺的必要条件。当今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已是以往所不可比拟的,虽然我们没有必要象物质匮乏时代那样节衣节食,但须知奢侈无度将导致家道国道衰落,故节俭精神不能忘怀。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领袖,他在建国后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还给自己订了“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的“三戒”原则。韶山毛泽东遗物馆里展示了毛泽东一件从50年代初一直穿到1971年共穿了20多年的棉质睡衣,睡衣上打了73个补丁。李嘉诚先生拥有巨额财富,他为社会捐款达300亿美元。但他生活非常节俭,一套西装可以穿十年八年,皮鞋坏了补一补接着穿,他的手表市价一千港元左右,佩戴超过十年,眼镜也用了十多年,即使度数增加也不更换镜框。毛泽东和李嘉城没有条件讲享受吗?他们仍不贪图享乐,他们是真正的民族楷模。
四要大兴读书之风。书是知识的殿堂,知识是人生力量的源泉。故先人们都强调要多读书。颜真卿写《劝学诗》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劝人在青少年时代要多读书。家庭养成读书的氛围,既能陶养家庭成员的情操,又能从中 获得见识、获得干事创业的力量,还有利于培养下一代形成好学上进的风气。现全世界都认为犹太人最聪明。有研究表明,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犹太人仅占美国总人口的2%,但却占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37%,联邦政府顶级数学奖的25%,计算机学会奖的25%,奥斯卡金像奖的38%。世界大约有70%的贸易掌握在犹太人手里。美国富豪排行榜前400名中,犹太人占比为25%。决定犹太人之所以智商最高,成就巨大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犹太人最爱学习。有数据显示,犹太人的阅读量年人均大概是在64本书左右,超过我们国家人均阅读量的10倍以上。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伟人,这与他热爱读书也有很大的关系。1976年9月8日,毛泽东已生命垂危。但根据医疗组护理记录,这天毛泽东看文件、看书仍达11次之久,这一天他平均每2小时看一次书,每次看书约15分钟。在去世前8小时,他在心律失齐,危在旦夕的情况下仍听护士读文件长达30分钟。毛泽东生前藏书逾10万册,据不完全统计,仅1949年到1966年9月,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等单位借阅图书2000余种、5000余册。除北京图书馆外,湖北、长沙、上海等地的图书馆里都留有毛泽东借书的记载。他曾通读过3200卷,约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17遍。
五是大兴仁爱之风。仁爱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的思想感情;也含有和蔼、和气、谦恭、善良的意思。中国家风推崇家庭成员间父慈子孝,夫妻互爱,兄妹互帮。“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是兴家旺族的前提条件。对待他人,应富有同情心和善良之情,能温良恭谦让。尤其是在处理亲友、邻舍及宗亲关系上,提倡互帮互助,互相关照。
当下家风建设的的重点是要重视青少年的“三观”教育。三观指的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共同构成了青少年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直接影响和决定青少年的的理想信念,生话目标和追求方向,决定了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有研究者认为现在很多父母在孩子培养上有点误入歧途,这就是娇生惯养。甚至有的“寒门”父母,误认为培养孩子要从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开始;认为给孩子穿名牌,上各种兴趣班就能培养出好气质高眼界,如此有些父母省吃俭用以让孩子挥霍。这样对孩子的娇生惯养只会让青少年变得自私,丧失独立和奋斗的能力。“机场刺母”的败家子就是这种教育下最失败的作品。有学者 通过调研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一个青少年长期被娇生惯养,就会依赖思想严重,会缺乏长远的眼光,缺乏奋斗精神和持久的竞争力。而社会是在竞争中发展的。娇生惯养的孩子会因为根本不适应社会生活而最终坠入寒门。必须明白,最好的教育来源于生活,只有使孩子认识并适应酸甜苦辣的生活,才能自强自立并奋发进取,这才是他们受益终生的财富。澳门赌王何鸿燊(chen)“穷养”儿子何猷君的事迹给人们提供了如何培养优秀孩子的经验。何猷君1995年出生,是澳门多个电子行业经济组织和商会的掌门人。他的学识及修养让见识者无不点赞。是什么样的教育能使何猷君这么优秀呢?赌王的教育方法就是从小教育孩子独立。何猷君回忆说,父亲教自己小时候骑单车,刚骑了一个多小时,就拆了辅助轮;当自己摔倒时,父亲就教他“跌倒就要站起来”。他创业时,父亲没有给予任何帮助,只说了“不要被骗就好了。” 生活上,何猷君从不恃“财”傲物,他从18岁-22岁,从来没有给自己放过一天假,节假日都在看书学习,别人一学期修四门课,他却修了八门。所以,95后的何猷君成为了麻省理工最年轻的金融硕士,连续五年获得英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连续两年在“世界数学测试”邀请赛中获奖。
家庭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养孩子如养花,那么要把孩子养成什么样的花呢?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梅花,梅花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花之所以可贵,正如毛主席写诗赞美它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从这首诗中看出,梅花有如下四种高尚品格:冬天来了,大雪纷飞,百丈悬崖结冰之时,梅花却开得很俏,这说明它不畏艰难敢于吃苦;梅花经受风雪的洗礼,未受红尘污染,冰心洁骨;梅花凋谢暖春来,它“只把春来报”,这说明梅花造福它人,乐于奉献社会;它“俏也不争春”,说明梅花没有私心,境界高尚,不与其他花朵争名争利。所以,我们培养孩子这朵花,就要把它们培养成如梅花这种高境界的人民喜爱的花朵。
家风建设影响所有家庭,影响全社会,影响国家的今天明天以至未来。所以,用富含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家风滋润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家庭,在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迅速扭转当下家庭价值观上日趋严重的西方化倾向,这如堵住古代黄河夺口汹涌而出之滚滚浊流,如抗击几年前蔓延全球吞噬千千万万生命之新冠疫情,如歼灭趁风而降吞食广野禾苗的漫天蝗灾,迫在眉睫,时不可待。
(完. 2024年3月)
彭崇谷,1954年生,湖南湘乡人。诗人、赋作家、书法家、画家。中华诗词学会原第三届,第四届副会长。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中必诗词学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当代诗词曲赋联精品研究委员会主任,湖南省诗词协会第六届会长。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特聘顾问。诺贝尔智库咨询委员会特聘专家顾问。先后被聘为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5所大学客座教授及湖南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导师。曾任湖南省衡阳市市长:湖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编办党组书记。其诗词联赋书法先后被人民日报、文艺报等40余种报纸、杂志刊登。已正规《楚徒行出版《衡山新语》吟集》等四本诗集、《走进大家》书法专辑。出版的理论专著有86万字的《捍卫尊严一
中国传统文化陷阱论”批判》《三江源赋及其历史思考》。全国有长白山、衡山、浏阳胡耀邦故里等40余处风景名胜将他创作并书法的赋、诗、联刻石立碑。所撰《王江源赋》被编进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语文】教科书。《相江赋》被中华书局编入《中华文化基础教材》。其书法,绘画先后多次参加泰国、联合国等国际展览並获奖。
编辑 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