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人心守护者 ——记湖南省安化县公安局驻椒园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超
中国访谈网5月17日讯 ( 特约记者 刘海平 通讯员 魏仁贵 李璐 ) 在湖南省安化县脱贫攻坚的一线,有这样一名警察,他常常穿梭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出谋划策、嘘寒问暖、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在脱贫攻坚路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了大山深处的人心,让警徽闪耀着新时代的光芒。他就是安化县公安局驻柘溪镇椒园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超。
李超,男,37岁,中共党员,三级警督,现任安化县公安局平口派出所教导员,兼任安化县公安局驻椒园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椒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从事公安工作15年以来,他先后在小淹、城南、平口派出所工作,曾在小淹镇百福村从事扶贫帮困工作,有着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先后荣获诸多殊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发挥优势接好扶贫接力棒
2018年6月18日,李超接到了局党组下达的光荣任务: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作为公安局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员,他被派往了安化县小淹镇百福村。虽然之前没有做过扶贫工作,但他明白,只有住下来、沉下去,才能打开工作局面,于是,他搬到了村上,与村民同吃同住。
百福村位于安化县小淹镇北部,紧靠安化东大门,距离县城东坪镇35公里,以前是安化县有名的贫困村。近几年,在益阳市委扶贫工作组的帮扶下,投入大量资金,百福村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底,百福村顺利摘掉贫困村帽子。
从市委工作组手中接过扶贫接力棒,李超有点忐忑不安,这是一个刚脱贫的贫困村,在这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巩固扶贫成果,绝不能让之前的投入、付出付之东流,决不能让村民再次返贫,同时也要让新增贫困户尽快脱贫。
熟悉村委工作、全面掌握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走家串户收集民情民意……来到百福村后,李超迅速转换角色,调整状态投入工作。由于是本村人,他发挥老乡和警察双重身份的优势,很快就与村委、村民打成了一片。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是市委在百福村扶贫的核心思路之一,也是该村能够脱贫的一个关键因素。李超来后,在这点上继续深耕细作。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去岳峰村、油溪桥村等地学习取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商讨确定了“帮扶在田间、带动在地头”的群众工作路线,把帮扶和引领工作做在村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
百福村在脱贫过程中建立了一系列产业项目,为了让这些产业发展无后顾之忧,他联合村委在之前的基础上,完善了传产业技术、帮产业发展、帮管护销售、党员带、能人带、模范带的“一传二帮三带”工作措施。 “我们本来还有些担心,超哥来后让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村支书丁巩固毫不掩饰自己的赞叹。在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百福村风气更好、路更干净、人更友善,扶贫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全村老百姓热情高涨,对致富奔小康充满希望。
因情施策不让一个人掉队
在百福村工作几个月后,李超渐渐发现,即使现在村里整体脱贫了,即使他和村委都在努力,但有的村民还是或多或少有些担忧。这些担忧源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更来源于村里极个别新增贫困户和老贫困户。
28岁的丁雄华是安化县小淹镇百福村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打工。2017年,家里拿出多年的积蓄将房子翻新,准备筹办他的婚礼,然而一场灾难却悄悄降临,他被诊断患了“渐冻症”,每月数千元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条件不错的家庭迅速陷入贫困。
李超在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结合丁雄华的家庭实际,千方百计帮助他创业脱贫。在当地爱心茶企帮助下,他带着丁雄华请来一批资深茶工,手筑了1100块金花茯砖茶,并请老同事策划了“无案可茶”在网上销售,帮助他成功筹集了5万余元的医药费,度过了难关。
和丁雄华家庭情况类似的还有刘社安,他是百福村的贫困户,儿子残疾,媳妇多病,两个小孙子年幼嗷嗷待养,一家五口全靠洗车、打铁为生,全家人对生活几乎丧失信心。李超一边多次走访,宣传政府会长期帮助的政策,鼓励他们重树生活的信心,一边为他们争取除医疗、教育等之外的更多扶贫政策支持。通过不懈努力,2018年,这一家终于脱贫销号。
扶贫工作队没有资金,李超就自己想办法,自己力量不足就借助外力。半年以来,他先后联系公司给贫困户捐赠藏香猪苗,联系外地同行同事资助贫困户学生,联系厂家定向长期收购村民农产品。在这个压力动力并存的岗位上,他实现了自己的小承诺,不仅帮助群众找回了精气神,还成功帮助十余户贫困户脱贫。
如今,百福村贫困户已降至个位数,也无返贫现象。村里人心稳定,勤劳肯干,每个人都用智慧和双手编织着自己的中国梦,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而李超也在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后默默退场。
扑下身子打通脱贫关键症结
2018年12月,因成绩突出和工作需要,他被调往安化县柘溪镇椒园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党支部第一书记。在新的地方,没有市委留下的良好基础,没有熟悉的风土人情,李超知道,是时候把自己“归零”了。
椒园村地处安化大山腹地,是柘溪镇最偏远的村落,全村16个小组385户,零零碎碎的分布在近25平方公里的大山内。村里交通落后,全村公路有60多公里,其中一半没有硬化。椒园村虽然是一个非贫困村,但每十二户就有一户是贫困户,脱贫攻坚任务仍就繁重。
“扶贫先扶志,扶志先治心。”在李超去椒园村之前,局里一把手再次向他嘱咐了这点。由于山多且高,椒园村公路常常因山体滑坡而堵塞。而每次清理大塌方时,都会因为村民要求补偿滑坡造成的苗木损失而陷入僵局。李超到椒园村不久,便处理了多起类似事情,这让他深深明白,比起政策“硬件扶贫“,“思想扶贫”才是脱贫工作的关键。
于是,他决定重新开展大走访。不管是雨天还是雪天,每天他和村干部爬十几里山路走访村民,一一解答村民提出的问题。常常清晨出门,深夜才能回到家,遇到比较“较劲”的村民,他就跟他扛,群众不讲完,他没解释清就不离开。3个月的时间里,他发动思想觉悟较高的老党员、老村干部作群众工作,让群众再作群众的工作。渐渐地,村民一点点的被感化了。
在走访中,他发现了村里的攀比心理很强,尤其表现在特别喜欢“办喜酒”, 一些村民只能借钱“上礼”( 即随份子钱),这让他们有苦难言。为了彻底根治这一陈俗陋习,他抓住异地搬迁的贫困户想“办喜酒”的机会,一户一户地做工作。最终, 所有贫困户都放弃了这个想法。此后,村里的风气得到了根本好转。
“放弃小利,摒弃陋习,勤劳肯干。”这是李超为椒园村开出的思想药方。曾今,椒园村路难疏通,酒席不断,风气懒懒散散。如今,堵路阻碍施工的没有了,参与公共建设的多了,跟风办酒的少了,踏实肯干、外出打工多了,椒园村思想“贫根”正慢慢的得到根治。
发展产业提升脱贫“造血”能力
拔掉了思想“贫根”,还要广开致富之源。摆脱贫困,归根结底要有产业作为支撑。在百福村磨砺了半年的李超深谙这点。他到椒园村后,根据当地实际,千方百计发展各项致富产业,帮助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
椒园村底子很薄,唯一一个产业项目便是养蜂,然而这个仅有的致富项目也因经营不善而陷入困境。合作社成立仅仅两年多,蜂农数就从上百户锐减至十余户,且这仅有的十余户也萌生了退出的想法。蜂农为什么会退出?李超心里疑问重重。
通过和蜂农沟通,李超发现,椒园村虽然有很好的养蜂基础和经验技术,但因为交通不便,蜂蜜价格比一些以次充好的要贵点,加之蜂农只会传统营销,销路一直都打不开。找到“病根”后,他召集蜂农们商讨打开销路的办法。懂新媒体的他建议,在严控蜂蜜质量的前提下,抓住流量时代的特征,将椒园村山清水秀的养蜂环境和严格的养蜂过程在网上全程直播,打造透明化的精准营销。经过一番尝试努力,这一建议见效了,不仅蜂农的信心得到慢慢恢复,蜂农户也在逐渐增多。
椒园村有种植中药厚朴的历史,但村民一直只是简单卖原材料,未能充分利用厚朴的附加价值。2019年1月,一场旨在讨论厚朴产业发展的脱贫“群英会”,在山村的堂屋里静静上演。围绕着厚朴和旅游两大主题,32位村民争相发言,好不热闹。一场讨论会下来,村民们的心更加敞亮,对新的一年也充满了期待。而作为主持人李超将这事记在了心里。
说干就干!为了抓住互联网流量时代,李超立即注册了一个名为“微笑所长”的抖音帐号,内容以农村生活、正能量、扶贫故事、安化美丽山水为主,以期通过打造这样一个IP,让网友关注、了解到椒园村的美丽山水和农副产品的生产过程,吸引广大网友来山清水秀的椒园村吃喝玩乐购。
2019年4月,安化县实现整体脱贫摘帽,椒园村的面貌与人心也已经有了不小的改善。但李超深知,椒园村的扶贫巩固工作担子依旧不轻,不能一蹴而就,只能细细筹划、徐徐图之。贫困摘帽不是终点,脱贫攻坚仍在路上!
“扶贫是一场人心之战,打赢这场人心守卫战,我责无旁贷,纵使千沟万壑,也要奋力前行。我相信默默地耕耘,警徽一定能在扶贫之路上闪耀着新时代的光芒。”在李超的日记本里,他写下这样一段话。
相关阅读
- 05-17第七届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正
- 05-17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张健湘潭调研:推动惠
- 05-17大山深处的人心守护者 ——记湖南省
- 05-16郴州市市长刘志仁:让每一寸土地发挥最
- 05-16湖南省公安机关广泛深入开展打击和防
- 05-16湖南省第八期专题文学(网络文学)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