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2020名家真迹:著名画家洪涛

发布时间:2020-05-06 17:25:44 来源:yahoo-bj.cn 责任编辑:陈欣 阅读量:
  【艺术简历】  洪涛,自幼受家庭蒙养与熏陶,80年代曾追随长安画派著名画家方济众、王金岭先生学艺。1995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高研班,师从贾又福、姚鸣京、张立辰等。

  【艺术简历】

  洪涛,自幼受家庭蒙养与熏陶,80年代曾追随长安画派著名画家方济众、王金岭先生学艺。1995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高研班,师从贾又福、姚鸣京、张立辰等。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西安国画研究院画家,陕西美协会员,陕西省各界书画院画家。宝鸡市职工文联副主席,宝鸡市职工美协主席,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出版有《当代中国山水画名家》、《洪涛水墨画》、《当代名家洪涛画集》、《首届当代百家小品画集》、《画界名家》、《中国当代名家精品选》等。其作品被北京铁道大厦、北京中国文物基金会等多家机构收藏。

  作品参展及获奖:1992年作品《流向延安的血脉》获得全国铁路美展一等奖;1994年作品《艰难的历程》获得中国文联主办的全国美展优秀奖;1995年作品《原生》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1996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当代五人画展;2000年作品《山野清风》入选中国美协举办优秀中国画展览;2000年《山野清风》作品入展中国美协在南京美术馆举办的“民族魂、国土情”优秀中国画展览;2002年作品《江山无尽》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全国美展;2003年国画《清风》获全国首届水墨画小精品银奖;2005年参加《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家》邀请展;2006年参加首届《水墨中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2009年作品《大山无言》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收藏;2014年作品《静观秋色》入选首届当代中国画大家小品画邀请展;2015年作品入选当代中国画百家扇面小品学术研究展;2015年作品《秋风过眼》入选当代中国画大家小品画邀请展;2015年10月应宝鸡市政府的邀请为高铁南站贵宾室创作国画《秦岭春晓》。

《世外桃源》

  记者问:画如何能感染人?

  洪涛:当然首先是创作作品过程是内心有感而发,首先是创作过程始终洋溢着对山川一种博大情怀,一草一木一自然,在纯静的自然世界中,抒发你的理想世界,自然山川祥和素美,让观者取其俗尘杂念,忘记烦恼!进入浪漫的世外桃源,养人,养心!

《热土》

  记者问:你的山水画追求是什么?

  洪涛:以心写物,一气贯之!画山水万物生机,厚重博大宁静之美!大音希声,如山川树木,无声无息,却生生不息,青山依旧!不追求画面的闹热,复杂。单纯的笔墨让观者看山会肃然起敬。

《清风物语》

  记者问:当代山水画与古代相比如何?

  洪涛:我认为普遍倒退了。原因很简单:世俗影响太多了。因而造成心不静不纯。古语讲,静能生慧。大家都在浮躁的状态下作画可想而之,画能让观者潸然泪下,过目不忘吗?有。我参观了几次国家省级大展,基本上是尺寸大,画大,制作风味浓而看不到画家的真实的思想情感。匠气充满整个画面。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至今在山水界仍是一座高峰。从五代荆浩到明清的沈周,清代渐江和石涛的画仍是当今无人超越的高峰。

《吾爱青山天地宽》

  记者问:你如何看待继承与创新?

  洪涛:我常给学画人讲,学画必须先入传统。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能够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为什么不学习?这也是学画必须走的过程。深入传统的路子能走多远,在今后艺术发展上才能走多远。尤其艺术只有把传统优秀精萃掌握到手了再去到生活中锤炼。融入新的思想情怀才是自己的画而不是重复古人。如登上黄鹤楼了再吟诵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就索然无味了。因此好的作品一定有真情实感,同时要自己心有所触并且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精神。

《初春晨曦》

  记者问:你看画的标准是什么?

  洪涛:讲气韵生动,好的作品始终贯穿一个主线,也就是一气贯之。当然我谈的这种气韵不是简单的云烟雾,而是一种心境。一树一石,一枝一叶。自然气息跃然笔端。无骄侈之心,浮躁之态。看画的文化修养,思想感受,阅历不一样,审美标准也不一样。通俗看画讲漂亮,青山绿水,瀑布烟云,红日当空,近水远山层层分明。这种审美大大失去了绘画本质的一些趣味性和模糊性,神秘性的东西。俗气是每一个画家的大忌。

《淡墨畅心怀》

  记者问:画有情感吗?

  洪涛:不是每幅画都有情感的。但好的作品一定是富有情感和思考性。看虚谷的山水画,寒叶,枯草,萧瑟的江面上独立士人遥望远山涛涛的江水,感叹人生的沧桑岁月,引起无限的惆怅。八大的荷花,水鸟,冷峻的笔触与他的遭遇造成了他的艺术情调“墨点无多泪点多”有他的难言之隐痛。他倾心于以意为之的意向。故其鱼鸟常为无名之鸟。八大山人是缘物寄情的。这两位清代大家都是我非常敬仰的大师。

《仁者乐山》

  记者问:您如何看待画家走江湖?

  洪涛:确切的讲应该是画家的一种游离的生活状态。不是谁都能走江湖,也就是“你做的菜,有没有人吃”,笔下的作品要有一定的受众面。当然不懂人情世故,酸腐之心的人是走不通的。二十年前,我应邀参加宁夏吴忠市举办西部艺术博览会上,我的一幅山水画被灵武文馆所朋友上千元收藏,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宁夏仍有很多新老朋友。不过我还是偏爱江浙皖挂江南山水,每年都会受邀小住数月。去了桃花源,想起李白,曾在此景下不朽诗篇,登上董山能联想到徐霞客的影子。阳朔姻雨产生梦幻般的遐想。

《静听林泉》

  记者问:您如何看当今画坛名家?

  洪涛:不能一言概之!当今艺术圈鱼龙混珠普遍现象!名头大不一定艺术水平高!善于投机取巧的人会沾光,这也是很自然现象!但我不信斜!看作品说话。

《旷野之声》

《幽谷清音》

《春山空濛》

《深谷清溪》

《山水方滋》

《初春远眺》

《佳境无语》

《烟雨人生》

《空山无语》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