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上海航运交易所张页 | "打造一带一路航贸市场风向标"

发布时间:2017-10-27 11:11:29 来源: 第一财经广播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3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就是1995年提出的,我们是1996年成立,作为航运中心的一个配套机构。2007年7月12号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视察我们航交所,之后在虹口开那个座谈会,专门讲到了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注重航运服务业的发展,要扩大对行业功能性机构的引进,打造一个良好的航运中心建设软环境。

专访上海航运交易所党委书记、总裁 张页。以下为访谈实录:

张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就是1995年提出的,我们是1996年成立,作为航运中心的一个配套机构。2007年7月12号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视察我们航交所,之后在虹口开那个座谈会,专门讲到了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注重航运服务业的发展,要扩大对行业功能性机构的引进,打造一个良好的航运中心建设软环境。

我现在已经有200多个价格指数,所以在国际航运界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我们现在的三个主要的业务,也是这五年来我们围绕“三个运价”在做的业务拓展。所谓“三个运价”,第一叫运价备案,第二叫运价指数,第三叫运价交易。就围绕这三个运价,我做出了国际的影响力。比如说运价备案,刚才我说了,我们这五年来备案的运价数据成两位数增长,现在每年有1.5亿数量级要记入我的系统,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能够向全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

记者:那这些年发展这么多的运价指数,是不是克服了特别多的困难?还有这些众多的这个庞大的数据的支持,这是我们航交所这些年一个主要的成就。

张页:对,这个问题你是看得非常准,不过要特别强调的是,每年1.5亿这个数据是不可以作为加工指数的,运价备案所得的大数据是不用做我们编制指数,这既是相关法律规定,技术上也是不可行的,这句话必须说清楚。

第二就回答您的问题了。这五年来我们所说的200多个价格指数,但是类型上分,比如说集装箱的、散货的、进口的、出口的、国内的、国外的、煤炭的、船价的、船员的和一带一路指数等等共分15类,编制这样15类指数是非常辛苦的一个事情,因为编这个指数我们是要取得样本,那这个样本是要别人主动愿意提供的。比如马士基,地中海,达飞这种很牛的公司凭什么报送数据给你,我到他们总部,我就跟他们说,参与编委会实际上是对你们来说有好处,会增强你们的影响力,你们这样的大公司的运价参与指数计算的话,那么你就是市场的风向标可以引领市场,否则,你们大公司定价的策略,你要跟着小公司走。同时随着我们指数权威性的增强,反过来支撑了你们的市场地位,好比上证300指数,能成为300之一就体现了公司的实力和影响力。现在全球前列的班轮公司都是我们编委会的成员。我们因为有这么多的指数以后,所以我们要维护大概一百多个编委会成员。

关于指数的运用,国际上的财经和行业媒体,只要涉及航运的,都会引用我们的指数,比如劳氏,彭博,路透,JOC等等。第二更关键是什么呢?就是运输合约运价与我们的指数挂钩,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运输合约“只签量,不签价”,运费结算价随我们的指数而定。第三是做航运衍生品结算的标准,航运衍生品我在后面解释。

2013年9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提了“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2014年的1月到2月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一带一路”的推进意见,然后我突然发现行业内有种盲目的冲动,甚至有的船公司已经下单建造所谓配套船,我就想为市场服务,我们让大家看清市场,“一带一路”倡议是长期的共存的,而非一蹴而就的,我们想用指数表征这个市场,真真实实的不作秀,先研究了一年,然后指数出来了,出来了以后2015年就开始试运行,就是现在对外公布的这个一带一路指数,我们是由三个指数构成,一个是一带一路贸易额指数,一个是一带一路贸易量指数,第三是一带一路海上运价指数。这种编制也是创新的,即叫一带一路航贸指数,实际上是由三个指数分裂组成,而非合一的一个指数,目的就是真实反映市场而不拘一格。比如贸易额指数,它是由一个综合指数,八个成份指数所组成,这八个成份指数涵盖的比较全面,有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再加上北非,大洋洲,欧洲,这样组成了八个区域,分区域一看就明了,实际上最新的贸易现状是:欧洲没有减,北非下了些,中亚也有所下降,东南亚的贸易在上升,这就看得很清楚了。贸易量指数也是一个综合指数,五个成份指数,中一个是铁路的运量指数,一个是出口集装箱的运量和进口煤炭、进口铁矿石、进口原油指数等。而海上运价指数也由一个综合指数和四个成分指数所组成。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指数,市场内的每个使用者都能找到自我的需求。我们一推出来该指数,前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的主席李丁斯基先生,他对我们比较关注,他就预言这个指数今后可能成为全球航运市场的风向标,因为它几乎涵盖了大部分国际航线。2015年我们开始试运行,不断地在改,一直到今年的7月11号,因为“711”是我国的航海日,我们也觉得差不多成熟了,就推出来了。推出来了以后反响是很好的,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国家信息中心现在也在跟我们接洽在其“一带一路”官网上引用我们的指数。总地来说关键还是那句话,让他们觉得有用。

五年来在航运界,我国在进行一些硬件投入以外,我们的影响力也逐步得到体现。现在谁要投船也好,造船也好,甚至改革也好,搞平台也好,都离不开中国市场。

我们这五年里面还做一个创新,就是在指数基础上我们创新推出“运价交易”。这是什么呢?应该说是对行业最有利的一种航运金融工具。2009年国务院19号文件对上海的两个中心建设进一步推进专门说到一句话,“要加快开发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为我国船运企业规避市场风险创造条件”。这句话我背得非常熟,为什么呢?这是我的尚方宝剑,这句话直接说到“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那就是我们的事,因为当初代表中国发布航运运价指数只有我们,那就是叫我们加快开发,然后为船运企业规避风险提供工具。我这里给你一个数据,你就知道了,全世界现在的集装箱全年的海运量大数在2亿箱,2亿箱的运价每波动十个美金,就是20亿美金的涨跌,而现在波动不是十个美金了,一百个美金都不止,如果每一个箱波动一百美元,那就是200亿美元的敞口,如果按照衍生品的做法,200亿如果十倍的交易额,就是2000亿美元,它足以对整个市场产生的影响。我以为,所谓跨国公司,它一定要做对冲,它不能把自己的所有的经营业务,包括它的结算货币,都留有风险敞口,它一定要做对冲的,万一这个贬值增值,你不是白做的吗?所以它必须有一些金融工具来进行套期保值,那我们也应该提供这样一个套期保值的机会,再加上我们有一套严格的风控机制,防止操纵。而且这个是贴合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因为行业本身有这么大个盘子。对于国际航运我还可以跟你说一句话,就是我是对它充满信心的,因为有人说它不是朝阳产业,但是它肯定也不是夕阳产业,这里绝对是有利于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个衍生品的产品要让世界所接受,要让市场所接受,要让企业所接受,那当然是还有一些技术性问题。技术性的问题毕竟是技术性的,只要你的方向是对的,我相信是一定是会做起来的,而且现在我们基础也打的很好。

对于今后的发展展望,首先十九大报告我们要不断的学,精神要不断地领会。十九大报告里对交通物流港航业提到十七八次,特别讲到海洋强国。那么我们新的机遇哪里呢?就是我们航运要走在世界面列,我们要勇于担当,要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在这个发展的路径基础上,我们希望就是在这一带一路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也就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我们要明确的表征市场,让一带一路参与国认同我们的指数,使用我们的指数,进而共同开创新的双边贸易指数。一带一路倡议五通,针对我们航运业而言,我以为,设施联通就是我们码头之间要联通;贸易互通,就是用航运来实现;政策相通主要是关税和口岸政策;资金融通,我们可以积极参与,通过一带一路的指数搭建交易平台,可以提供融资、保理、担保、保险等业务;那最后民心相通就是利用好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打造互惠共赢的命运共同体。

第二个就是我们这次全运输板块里面还缺了一个航空,所以今后要编发航空指数,所以正在跟民航总局汇报编一个航空货运指数,我现在有水运的,铁路的贸易额,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端的东西都走空运,所以我们在这个方面有所考虑的。

第三个考虑就是航运的发展是源远流长的,那更需要大数据的支持。过去的伦敦我们说他有仲裁,有金融,有保险,有劳合社,有波交所。说到底,拿现代的词来说,就是伦敦有大数据,它有金融大数据,法律大数据,仲裁大数据,那我们能不能够就是借助于这一理念用新的大数据推动我们的发展,我们有腹地,我们有自己的货源和需求,就是说我们自己的需求就能把自己支撑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能为世界提供航运公共产品,我们今后跟其他经济体之间的交流可能不谈什么资金上的来往,我们更多的谈数据上的交换。那么在这个基础上,你离不开我,我又非常的open。我们正好到2020年本来就是我们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一个目标,做有资源配置能力的航运中心,那是我们为第一个100年献礼。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两个阶段2035和2050。我觉得2035我们一定要发展成全世界领先的航运数据中心。然后再往后面的15年,到2050这个时候我觉得已经不是自己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是能否用我们的大数据带动世界航运乃至贸易共同发展。

作者:叶柳、张曙、秦川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