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中国高铁发送旅客突破70亿人次 年均增长35%以上

发布时间:2017-10-23 12:00:01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于祥明)记者23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10月21日,“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按时速350公里运营满1个月,累计发送旅客59.2万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中国高铁运营服务品质实现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于祥明)记者23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10月21日,“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按时速350公里运营满1个月,累计发送旅客59.2万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中国高铁运营服务品质实现新的提升。截至今年9月30日,中国高铁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突破70亿人次,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35%以上,高铁已成为人民群众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9月21日,7对“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按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京沪两地间运行时间压缩至4个半小时左右,为世界高速铁路商业运营树立了新的标杆。1个月以来,安全快捷、平稳舒适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受到沿线广大旅客的青睐,累计发送旅客59.2万人次,日均2万人次,平均客座率95%,最高客座率达到99.4%。

综合运营情况分析,“复兴号”动车组通过自主创新,列车综合性能方面明显提升,时速350公里速度级综合能耗下降10%左右;尽管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比时速300公里的“和谐号”能耗增加了12%,但其更短的旅行时间,更好的运营服务品质,吸引了大量客流,平均客座率增加10.3个百分点,不仅提升了旅客群众出行效率,改善了旅行体验,也为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社会效益是巨大的。

为确保高铁安全平稳运行,铁路部门牢固树立“万无一失”的安全理念,扎实推进高铁“强基达标 提质增效”工程,开展京沪高铁标准示范线建设;强化设备质量、运营管理和应急处置,加强高铁沿线环境整治;选拔高素质的动车司机、机械师和列车乘务员担当“复兴号”动车组值乘服务。经历了国庆黄金周“大客流”运输考验,“复兴号”运行平稳、舒适快捷,列车始发、终到正点率分别达到99.5%、99%,表现出良好的运行品质。

为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输服务品质,铁路部门以“复兴号”动车组时速350公里运营为契机,持续优化高铁服务供给,进一步丰富高铁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近期,中国铁路总公司连续推出取消异地售票手续费、中转旅客“接续换乘”及动车组列车“自主选座”等便民服务新举措,为广大旅客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截至目前,每天通过12306网站及客户端办理“接续换乘”、“自主选座”的旅客日均分别达到1.5万人次、83.7万人次,受到广大旅客的欢迎。北京铁路局在所有动车组列车上,统一配备红色“中国结”,悬挂在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座位上方,方便乘务人员识别和重点帮扶,打造温馨旅途;上海铁路局在“复兴号”列车上提供iPad智能点餐的基础上,在京沪高铁所有动车组列车上推出双语广播服务,配备了常备药品、针线包等用品,方便旅客使用;济南铁路局在济南西站开办“悦客书吧”,提供3万余册图书,供旅客候车时免费阅读,使旅行生活更加丰富。


该负责人表示,自2008年京津城际开通运营以来,截至今年9月30日,中国高铁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突破70亿人次,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35%以上,高铁动车组已成为人民群众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高铁的建设发展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助力“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为代表,中国高铁品牌建设持续深化,已成为闪耀世界的国家名片。

据悉,下一步,铁路部门还将根据广大旅客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在部分铁路局试点列车补票微信支付工作的基础上,将于11月份陆续推出互联网、车站窗口及ATM自助售票机购票微信支付功能,进一步丰富购票支付方式,方便旅客群众出行,努力满足旅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杜豪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责任编辑:杜豪_NF2080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