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转股一周年:协议总额超万亿
2016年10月,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其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中国新一轮债转股大幕正式拉开。
一年时间过去,债转股计划推进如何、成绩怎样、有何挑战,中新社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资料图:一证券交易大厅内,股民用手机关注股市。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实施主体多元化
债转股实施离不开机构。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表现抢眼。截至目前,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所设立的投资公司,作为银行债转股实施机构,自今年8月起陆续开业。其中建行已与42家企业达成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意向,签订总额5000多亿(人民币,下同)的框架协议。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银行对于企业债务更加了解,其成立的机构在债转股实施中的商业谈判、执行力度等方面更具优势。
此外,上一轮债转股中的主力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继续奔赴“前线”,“新军”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不断涌现,外资加速入局,债转股实施主体多元化结构凸显。
协议总额超万亿
中国国家发改委官网公布的消息显示,截至9月22日,各类实施机构已与77家企业签署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协议金额超1.3万亿元。
作为债转股的重点对象,国有企业扮演重要角色。国务院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10月12日透露,目前,中央企业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债转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有36家有意向而且条件较好的央企正在开展这项工作,14家已签订了债转股协议,规模达4400多亿元。
中国总杠杆率上升速度明显放缓,正趋于稳定。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中国总体杠杆率为257.8%,同比增幅较上季度末下降4.7个百分点,连续4个季度保持下降趋势;环比增幅较上季度末下降0.8个百分点,连续5个季度保持下降趋势。
中国企业杠杆率已开始下降。根据BIS数据,2017年一季度末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65.3%,连续3个季度环比下降或持平,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下降趋势进一步确立。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告诉记者,在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机构主体不断扩容,不断探索各类创新手段,相关配套政策细则陆续推出的情况下,整体看,债转股的推动进程、取得成绩符合预期。
多项挑战待解决
杨涛表示,未来要继续稳步推动债转股,必须要解决三方面挑战。
一是项目实际落地不易,尤其是在资金成本不低的背景下,能否把巨额签约资金都落实存在难题。
二是退出机制需完善,在债转股实践中,商业银行名义上与企业签订协议转股,但通常都要求地方国资在远期对股权进行回购,构成“名股实债”,形成隐患。
三是金融机构能否有效把控风险,实施债转股可能导致银行短期利润受损、资本充足率承压、可能要放弃债权优先清偿次序等影响。
此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这一轮债转股一定要坚持市场原则、法治原则,“这样债转股才会成为促进法治建设、促进市场化深入发展的因素。”(完)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夏宾 责任编辑:王晓武_NF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