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外媒称歼20已投入使用 性能比肩美5代机

发布时间:2017-11-06 13:40:16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原标题:澳媒称歼-20已全面投入使用:中国或成全球第2大空军)  据澳大利亚新闻网10月20日报道称,中国的首批隐形战斗机现已在一线部队全面投入使用。这使得中国在空中优势方面上升到全球第2位。而在此之前,只有美国拥有全面投入使用的第5代战

  (原标题:澳媒称歼-20已全面投入使用:中国或成全球第2大空军)

  据澳大利亚新闻网10月20日报道称,中国的首批隐形战斗机现已在一线部队全面投入使用。这使得中国在空中优势方面上升到全球第2位。而在此之前,只有美国拥有全面投入使用的第5代战斗机。这使得它轻松成为各国部署在该地区的性能最好的飞机,从而使得中国相比日本、韩国和印度空军拥有很大的空中优势。同时,俄罗斯的隐形战斗机T-50 PAK-FA似乎在研发上陷入停滞。美国“出口”的隐形战斗机F-35则仍在继续拖延中。

  那么,歼-20究竟什么样子?它与其他现代战斗机相比到底性能如何?据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称:“不断增强的隐形和机动性,使得歼-20令中国拥有了之前做不到的空中选择,提升了其力量投放能力。”

  澳媒称歼20已全面投入使用:中国或成第2大空军

  图为歼-20战斗机

  歼-20震惊世界

  外媒称,歼-20不仅是中国首批投入使用的隐形战斗机。它还是首批完全本土设计制造的战斗机之一。2011年在该战机首次亮相时震惊了军事航空界。

  报道称,多用途的歼-20战机使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能够穿透防御空域投放炸弹。它还能深入太平洋上空拦截对于同时代其他战机的战术而言至关重要的加油机。它能这样做是因为它似乎是真正的第5代战机。歼-20战机具备了重要的现代特征,包括隐形、数字航空电子设备及超声巡航速度。

  据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报告称:“歼-20是符合这一描述的首型中国飞机,无论是对空军还是海军而言,它都是至关重要的资产。”

  性能比肩美5代机

  报道称,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对中国大型隐形战斗机的分析表明,它将成为美国较老的F-22“猛禽”隐形战斗机的真正对手。在某种程度上,它可能比F-35“闪电”II战斗机的性能还好。

  不过,其性能到底有多好尚未经过检测。隐形设计究竟多么行之有效?发动机的实际性能和可靠性又如何呢 ?

  这些问题尚没有答案。不过,从其外形和构造就可知一二。

  外媒称,歼-20像F-22一样,拥有2个喷气发动机,而F-35只有一个。这使得它动力更足,而且一旦一个发动机失灵,飞机仍可幸存。与F-22不同,这2个发动机都在机身的后部。

  报道称,这使得歼-20的机身拥有足够大的空间可容纳3个大型内部武器舱,这对于携带着武器仍不可见的隐形战斗机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其中2个武器舱略小,能够携带空对空导弹。较大的第3个武器舱可隐藏更重的反舰或空对地导弹和炸弹。

  相比之下,F-35和F-22都拥有较小的内舱。这意味着它们要么携带有限数量的武器参与战斗,要么在机翼下携带额外或更大的武器时,放弃其隐形优势。

  报道称,像F-35极力鼓吹的“优势”一样,歼-20似乎也拥有全向红外/光电探测系统,使得飞行员可以看到任何方向,并“看到”那里有什么。报道还称,歼-20的隐形能力还有提升空间。

  美海空军噩梦

  外媒称,美国国防部认为,歼-20是一款“先进的战斗机,可提升其地区力量投放能力,并加强其打击地区空军基地和设施的能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将这一技术视为从占优势的领空空军向既能打又能防的空军力量转变的核心能力”。该飞机的大小、飞行范围、有效载荷及隐形能力,使之成为可能。

  报道称,这表明,歼-20的雷达反射面使得它成为不可见的拦截器。

  报道称,不过,如果考虑打击军舰的情况,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比如打击航母攻击群。歼-20可能能够在基本不可见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攻击射程,然后发射其未被发现的导弹。

  报道称,对于美国空军和海军来说,这将是一场噩梦,美国空军和海军都严重依赖于其有限的舰队加油机和雷达巡逻机来获得广泛的支持,使得其战斗机能够飞抵目标。美国的航母必须要距敌方海岸足够近,其战机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这是很危险的。

  “关于歼-20的许多细节依然无从知晓,”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报告认为,“基于观察到的序列号及2016年11月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2架歼-20,中国可能已经制造了至少11架歼-20。这一数字可能表明,歼-20现已进入大批量生产前的小批量试生产阶段。”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