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京东阿里房产电商全面开战:双方又在争夺租房市场

发布时间:2017-10-23 19:45:05 来源:华尔街见闻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国内两大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京东之间的“争夺战”正在扩展到一个新的领域——房产电商市场。近日,北京市住建委网站发布的“北京住房租赁监管平台技术合作项目的比选结果公告”显示: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

国内两大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京东之间的“争夺战”正在扩展到一个新的领域——房产电商市场。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网站发布的“北京住房租赁监管平台技术合作项目的比选结果公告”显示: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中选单位。这一公告表明,京东将成为北京住房租赁市场的支持平台,正式进军住宅租赁市场。

对于京东在合作项目中的功能定位,北京住建委公告中称,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此平台已有完备的研究方案和实施建议,分析较详细、针对性较强,具有可操作性;该公司在互联网技术应用,特别是在大数据和身份认证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并制定了较完备、科学、符合实际的实施方案。

在此次进入房产租赁市场前,京东的房地产业务已经悄然启动。今年8月、9月京东先后斥巨资在北京、东莞买地,京东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京东已在全国15个城市拿下390万平方米土地,合5850亩。今年9月,京东新组建了房地产部,首任部门总经理曾伏虎曾对全天候科技确认了京东将开展房地产电商业务。

在采访中,曾伏虎透露称,京东房地产的定位既不是开发商也不是买家,而是服务商。换言之,京东要做的是房地产电商,并不会涉及房地产开发。具体而言,涉足房地产领域后,京东会从新房入手,未来向二手房、租房、文旅地产、海外地产等业务扩展。凤凰科技消息称,在新房销售方面,京东将携手各大名企,打造网上购房亲体验。

在9月举行的一场地产圈交流活动中,曾伏虎阐述了京东布局房地产电商的“三张牌”——流量、交易工具与上下游供应链。

在流量方面,京东今年二季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达2.583亿。曾伏虎表示,京东的交易和支付的工具,加上京东白条,“基本上能想得到的金融工具都能拿出来”;在上、下游,京东有十几万供应商和100多万客户,涉及家电、装修等与房产有关的消费,京东也因此有了一手的线上交易数据。

本周二下午,京东将针对房产业务召开新闻发布会,届时有望披露详细的业务发展战略。

阿里的“房产”热情

与京东相比,阿里巴巴布局房地产业务已有多年。2006年,淘宝全资收购了主打二手房信息的口碑网,2010年,口碑网与淘宝全面融合,淘宝房产频道正式推出。但淘宝房产频道推出以来一直不温不火,口碑网宣告失败后,淘宝房产一度陷入困境,直到2014年并入虚拟及生活服务事业部后重新包装上线。

根据公开资料,淘宝房产目前覆盖了全国2800个城市,每天300万的房产信息发布量,拥有5000万的优质活跃用户。

如今,阿里又盯上了租房市场。今年9月底,支付宝租房业务正式上线,10月10日,在支付宝主办的“中国放心公寓联盟发布会”上,支付宝宣布已有超过100万间公寓将正式入驻支付宝,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南京、成都、西安、郑州8个城市率先启用支付宝信用租房。

“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把它放到战略高度,要做成中国最大的租房平台。”蚂蚁金服的王博向全天候科技透露。作为蚂蚁金服创新及智能服务事业部总经理,王博所在的部门在主导支付宝的租房业务。

在租房业务上,阿里给自己的定位是“赋能者”,包括为政府赋能、为企业赋能。

今年7月,住建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在12个重点城市加快推进租赁住房建设,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在政策引导下,多地开始建立住房租赁监管平台,杜绝虚假房源和黑中介等问题。

8月,杭州市房管局和阿里巴巴旗下创新业务事业部、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达成战略合作,借助阿里的技术能力、生态资源,打造全国首个“智慧住房租赁平台” 。蚂蚁金服房产租赁行业总监林雪涛向全天候科技介绍称,“智慧住房租赁平台”将会在住建部12个试点城市里复制,目前已经有2—3个地方政府在跟阿里接洽。对于该平台具体的运作模式,林雪涛表示:

智慧住房租赁平台主要是给政府输出能力。政府要做好租赁行业的城市管理,比如他要做一个APP,再让用户注册,还要上传身份证信息等,这中间的管理难度很大。跟阿里,蚂蚁金服合作后,就可以很便捷地把身份验证,人脸识别,电子签约能力搭建好。

复制的速度取决于地方政府,不取决于我们,我们只是把支付,信用,技术等能力输出。

在为企业赋能方面,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目前已和蘑菇租房、旭辉地产等企业合作。王博强调,在租房市场,支付宝或者阿里为品牌公寓、房产中介等合作方提供服务,“如果我们颠覆他们,跟他们竞争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