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亲眼看着自己的画作挂进卢浮宫,这位“时尚先锋”不输香奈儿,也不输徐静蕾
只有向阳而生的灵魂,
才能有这般的灵感和创造。
时尚先锋艺术家
女人,
何苦将梦想压入心底,
趁着明媚的春光奋起直追吧。
女人,
何苦让繁琐的家事牵绊身心,
褪去围裙去感受生活吧。
无论多少岁,
女人都配得上五彩缤纷的生活。
19世纪下半叶,
法国出了一个可可·香奈儿,
于是拥有一个香奈儿
2.55号羊皮链条包,
成为无数女人的梦想,
香奈儿女士也成为了世人心中,
当之无愧的“时尚先锋”。
可可·香奈儿
殊不知,论起时尚先锋,
香奈儿与法国女艺术家
索尼娅·德劳耐比起来,
终究还是,嫩了点。
索尼娅·德劳耐
当香奈儿还住在她那位于
巴黎康朋街21号的寓所里,
忙于打造自己的时尚帝国之时,
索尼娅·德劳耐就已亲眼看着
自己的画挂进了卢浮宫,
而且不需要时装设计师代劳,
直接把自己笔下的鲜艳几何图案,
转化为属于自己的摩登时装。
索尼娅设计的服装,
就是20年代最摩登的时装,
女人穿上了它,
就俨然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
1885年,
索尼娅·德劳耐(Sonia Delaunay)
出生在Odessa的一个犹太家庭。
索尼娅父母都是法国人,
且都对艺术审美良好,
所以索尼娅自小就十分爱美。
相信许多女生的学生时代,
有一个千古谜团,那就是:
父母为什么总不让我们穿漂亮衣服。
买了条破洞牛仔裤,要回家时死活不敢放进行李,买了条超短裙,几乎从来没在父母面前穿过……
但要是这个问题,
放在索尼娅的父母身上,
那就不太是个“问题了”,
估计跟父母热爱艺术、
思想比较前卫有关,
索尼娅在学生时代,
穿着就十分的个性。
非主流时尚的剪裁、
大面积色块的碰撞……
总之怎么有趣就怎么来。
后来由于家庭原因,
索尼娅搬到了叔叔亨利·泰克
在圣彼得堡的家中,
她的叔叔亨利,
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律师,
也是一个艺术爱好者。
他平时会经常带着索尼娅,
参观各种画廊、博物馆,
也让年轻的索尼娅更进一步地
开阔了艺术视野。
索尼娅·德劳耐《Poems by Tristan Tzara》
18岁时,
索尼娅前往德国学习艺术,
考取德国Karlsruhe艺术学院,
1905年更是去到法国巴黎的
Académie de La Palette
私立艺术院校继续她的艺术修行,
自此,索尼娅就算是加入了
那个时代“艺术青年”的大军中。
索尼娅·德劳耐《Rhythm Colour》
1905年的巴黎,
是一个百花齐放,
众星璀璨的艺术年代,
索尼娅深受梵高 、高更,
及马蒂斯的影响,
所以她早期的作品,
多集中于人物画。
索尼娅·德劳耐《性感化和对抗性的黄色裸体》
1907年,
一次机缘巧合,索尼娅结识了
20世纪德国最负盛名的艺术评论家
威尔汉姆·伍德(Wilhelm Uhde),
他还有另外一个誉称:
20世纪现代艺术的发现者与守护神之一,
所以或许可以说,没有威尔汉姆·伍德,
也就没有如今的索尼娅·德劳耐。
威尔汉姆·伍德
威尔汉姆·伍德在巴黎,
有着一家属于自己的画廊,
要知道在那时,他的画廊展出的
还是毕加索和马蒂斯的作品,
但当伍德遇见索尼娅后,
这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
女人使他久久不能自拔,
于是次年索尼娅与伍徳完婚,
伍徳也顺理成章地为索尼娅
策办了她的首个个人展览。
聪明的索尼娅,
借助丈夫的人脉关系,
成功跻身巴黎艺术圈,
可怜日后的伍徳,
还是被戴上了绿帽子。
1907年,也是在伍徳的画廊里,
索尼娅才算是遇到了,
她真正的知音兼艺术伴侣——
罗伯特·德劳耐(Robert Delaunay)。
索尼娅笔下的罗伯特·德劳耐
众所周知,罗伯特·德劳耐,
是最早创作纯抽象作品的画家之一,
遇见了罗伯特后的索尼娅,
早就把伍德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见如故、志趣相投,
两个年轻人一拍即合,
在索尼娅离婚后,
于1910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索尼娅与罗伯特
而索尼娅的艺术家生涯,
也是起步于这一年,
两人在婚后便开始了,
孜孜不倦地对抽象画,
和立体主义的研究和探索,
经过大量对颜色和构图的实践。
罗伯特·德劳耐《Joie de vivre》
索尼娅·德劳耐《Modernism》
次年,前卫的小两口,
创立了“同时主义”这一流派,
他们运用抽象的形与色,
以及具律动感的几何图形
来作为画面的构成,
结合立体派的绘画理念,
以不同的角度来对目标进行描绘。
索尼娅·德劳耐《Tissu Project》
索尼娅·德劳耐《Rhythm Colour》
这段婚姻,
仿佛给索尼娅的人生,
注入了新的生命,
不得不说,此后她的作品,
总是充满了生猛的活力,
和流动的色彩。
索尼娅·德劳耐《Simultaneous Colors》
最粗糙的色块,
最热烈饱满的颜色,
如同她对罗伯特的感情,
都浓缩在一幅幅小小的画里。
索尼娅·德劳耐《Word poetry, poetry of colors》
但后来索尼娅,
成为服装设计大师,
则只因一个字:穷。
一战和俄国革命的爆发,使得欧洲众多家庭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补贴家用,索尼娅开始做一些服装设计的活儿。
1921年,
索尼娅在巴黎联手达达主义艺术家,
节选了一些艺术家的诙谐语录,
构建了“服装诗歌”服装设计。
“服装诗歌”说得通俗点,
就是讲一些文字语录,
转化为服装的图案设计。
索尼娅·德劳耐的“诗歌裙”设计图
这次与达达主义艺术家成功的合作,
算是开创了服装史上“服装诗歌”的先河,
也为索尼娅打开了她的服装商业前景。
不仅如此,
索尼娅还将她那些色彩鲜艳、
布满几何线条的即兴作品,
直接“复制粘贴”到她设计的服装上,
没想到最终做出的高级成衣,
效果出奇的好。
索尼娅·德劳耐设计的成衣
右一为索尼娅·德劳耐
毫不客气地说,
即使把那个年代索尼娅设计的
服装元素照搬到如今,
依旧流行、摩登时髦。
左:索尼娅·德劳耐的油画原作 右:其他品牌以此为灵感来源设计的服装
许多品牌也纷纷向索尼娅·德劳耐的画作致敬
仿佛找到自己灵感缪斯的索尼娅,
紧接着在巴黎开了一家时装店,
叫“德劳耐公司”,服装风格
延续了她一贯的浓烈几何风,
衣服好看顾客自然是络绎不绝,
此后上流社会的订单蜂拥而至。
此时的索尼娅,
也算是从一个落魄的文艺青年,
成功逆袭为一个女性企业家了,
在三年不到的时间里,
她设计的几何图案面料,
几乎名扬巴黎至美国,
好莱坞的大牌女明星们,
也纷纷预约购买她的设计。
渐渐地,
索尼娅的几何标志性元素,
成为了美国上流社会的
一种“生活方式”,并冠以
“德劳耐生活方式”之名,
从室内装潢到汽车外观……
无一不体现着人们,
对索尼娅艺术的狂热。
而索尼娅本人自始至终,
都是“德劳耐生活方式”的最佳实践者。
索尼娅的艺术才华,
渐渐转化为生意经,
放到如今的社会来看,
我们玩的那些“营销手段”,
其实都是索尼娅玩剩下的。
说她是那个年代的带货女王也不为过,
索尼娅同款花纹鞋、包包和储物箱,
这些周边系列一出,
简直是要贵妇太太们,
果断掏腰包的节奏啊。
世人从来看不惯出格这件事,
后来索尼娅估计是觉得设计
成衣服装有点索然无味了,
于是帮一些戏剧设计舞台服装,
她设计的服装造型大胆前卫,
1923年Tzara出演话剧《气心》
(《Coeur à Gaz》)时所穿的戏装,
就是出自索尼娅的设计。
事实证明,
你有多出格,
就有多出色。
破格出框的人,
才是时代的弄潮者。
1925年,索尼娅设计的一系列时装,
成功地展示在世界装饰艺术博览会上。
左:索尼娅·德劳耐设计的大衣 右:大衣设计灵感来源的油画
除此之外,
她在巴黎索邦大学开设了讲座,
主题是绘画如何影响时装设计。
在这个讲座上,她发表了许多解放女性着装的新潮观点,甚至提到了成衣。事实证明,在如今这个“成衣化”的社会,她当初对未来服装的预言是正确的。
39岁的徐静蕾去到美国“冻卵”,
虽然她自言是个“不育主义”者,
但她是个活得异常明白透彻的姑娘,
索尼娅亦是如此。
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来袭,整个服装行业萎缩,索尼娅就索性关闭了自己的时装生意。
面对曾经辉煌的事业,
要做到彻底放弃,
多少还是会有些迟疑,
但索尼娅勇敢地接受现实,
并重拾了画笔。
未来的几十年,
索尼娅用欢快的色彩,
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乐观。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
是“大萧条解放了我。”
或许不是因为“大萧条”,
索尼娅也就没有可能在有生之年,
看到卢浮宫展出自己的作品。
诚然,她笔下的色块,
明艳、温暖、充满张力,
只有向阳而生的灵魂,
才能有这般的灵感和创造。
而她也一直坚持做设计到晚年。
在去世的前一年,索尼娅还完成了自传《我们应该去太阳上》。
在人生的转折点,
有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这是一种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对生活保持热情的心态。
你可以承认自己,
不如以前年轻,
但你必须强调,
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优秀。
无论这个世界对你怎样,
都请你一如既往地
努力、勇敢、充满希望。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