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上的公立学校,仅有11名学生,却告诉我们孩子真正需要怎样的教育
日本最大的淡水湖,
琵琶湖中央,有个小浮岛,
岛上居民不过300余人,
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
令人为之诧异的是,
这么小的孤岛之上,
竟然有一所现代化小学,
1到6年级的学生一共11人,
甚至比老师还要少。
别看学校这么小,
至今却有130年历史,
1960年战后婴儿潮时期,
学生人数也曾达到129人。
而最少的时候,
整个学校学生才5人。
虽说学生人数少,
冲岛小学依然属于公立,
学校各方面资金均由政府提供,
校长、老师,政府统一派遣。
在这里上学的孩子们,
并不因为人数少、地区偏远,
就接受相对劣质的教育。
教学楼建于1995年,
虽然从外面看上去,
没有那么的光鲜亮丽,
但内部无论软硬件设施,
都必须按公立小学标准配置。
作为世界文盲率最低国家之一,
100多年,义务教育乃重中之重:
让全国孩子获得公平教育机会,
是政府必须尽到“义务”。
所以说,
即便因为地理原因,
出现许多“边远地区”,
该地区的孩子也不能被忽视,
只要招满10名以上的儿童,
就能开办幼儿园或学校,
并且获得相关政策补贴。
有孩子的地方,
就必须有学校,
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在学校学做人、明事理,
体悟到何为真、善、美。
这是一国教育之根本。
这一切,在小小的冲岛小学里,
都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学校坐落在岛的边角,
距离海边只有十来步,
没有高耸围墙阻拦视野,
坐在教室里面,
一眼就能看到青山与大海。
从学校外面路过时,
则能听见郎朗的读书声。
木质结构的校舍,
被绿色的树木环绕。
一下课,孩子们在此嬉戏,
可以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
聆听鸟儿婉转的鸣叫声。
校舍内,无论走廊过道,
都要求保持一尘不染,
让孩子养成好的卫生习惯,
在明朗的环境中成长。
虽然只有11个孩子,
但图书室的藏书很多,
足以让孩子们从小,
就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
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
培养孩子保持阅读的习惯,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对坐立起行的教育,
也已经深入到每个细节。
冲岛小学的食堂十分敞亮,
墙壁上和许多公立学校一样,
贴着一张显眼的墙报,写着:
用餐前,要对食物说谢谢。
看过日剧的都知道,
日本人吃饭之前,
总喜欢双手合十说一句:
“我要开动了。”
这句话正是对食物说的。
因为早年食材的相对匮乏,
让他们对食物产生敬畏心,
是“感谢你被我食用”之意,
所以浪费也是不允许的。
此外,学校每间教室,
都配有液晶电视和投影仪。
相关课程的设备室内,
都有类似望远镜的实验器材。
尽管只针对十来个孩子,
但硬件方面绝不打“折扣”。
按照公立学校设施规定,
学校必须有标准操场和体育馆。
日本的学校几乎都有户外操场,
大约90%学校有体育馆,
75%学校有户外游泳池。
小学正是孩子好动的年纪,
学习如何与他人配合,
和别的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促进对自身的认知,
这些都可以从体育锻炼中,
得到比书本更深的体会。
最令人想不到的是,
学校竟然还有音乐教室,
以及学习料理的手工厨房。
在音乐教室里面,
每一张桌子打开来,
就成了一架电气风琴。
这也是公立学校的标配,
让学生从小了解艺术,
从中感受美和真的存在,
都需从这些细节做起。
在他们看来,
对于小孩子的教育,
重在培养健全的人格,
要让他们从日常生活,
和学校的课程设置中,
习得独立、坚韧等品质。
此外,传递地域文化,
不让文化随上辈人消失,
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所以,在冲岛小学,
有专门设置的特色课。
岛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于是从1到6年级的孩子,
必修课就是“勇渡琵琶湖”。
孩子们不但锻炼水性与体能,
也锻炼了勇气和毅力。
至于文化课程,
必修科目是传统的大鼓。
在了解传统的基础上,
也会对地域文化产生敬畏。
哪怕无法从中,
体悟到更多文化内涵,
至少也是一份童年记忆。
最令人感到温暖的是,
每一年秋天的运动大会,
不但孩子之间有小赛事,
全岛还有200多人来到学校,
陪这11名孩子参加比赛。
大人和孩子们顿时打成一片,
既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也给孩子留下了快乐。
锻炼孩子动手能力,
又得说回前面的“食育”。
每天早上,老师会带学生,
到码头搬运当天需要的食材。
校园当中也开辟有菜地,
让孩子们自己培育、采摘,
看着食物是如何生长的。
这才会知道食物的来之不易。
前面提到的料理室,
学校每隔一段时间,
就会请岛上的叔叔阿姨,
教孩子们制作不同的食物,
鲜鱼寿司、番薯丸子等等。
从这些传统的食物中,
一边了解小岛的历史,
一边听各种有趣的故事,
一切都是趣味横生的,
而非填鸭式的灌输。
根据各自的兴趣,
孩子们还有才艺课,
除了必修的书法课外,
可以学自己喜欢的乐器。
在音乐的陶冶中,
挖掘自己的潜能,
用好奇心探索这个世界,
想必是最好的方式。
毕业时,孩子一起登台,
为将要读中学的学长送行,
场面更是温暖人心。
在同一国家里,
让无论生活在哪儿的,
每一个孩子,
都接受相对公平的教育,
这正是教育的责任与义务。
“有孩子的地方,
就应该有学校。”
不能够成为一句空话。
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
那些理应拥有快乐童年,
建立健全人格和审美的孩子,
不应该每天埋头苦读,
或者去无数的补习班,
以便考出更高的分数,
才能进入更好的学校。
一个孩子的童年,
应该在美育和德育中,
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
他们应该去奔跑,
哪怕在奔跑的路上跌倒,
他们应该去歌唱,
哪怕歌声并不优美。
毕竟,真正优秀的教育,
不是要培养多少天才,
而是要为这个国家,
培养健全的国民。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