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易地搬迁见实效,新化县扶贫惠民暖人心

发布时间:2019-12-25 09:39:36 来源: 责任编辑:张国军 阅读量:
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来,新化县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求,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创新机制,强力推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县实施项目126个,建成房屋533栋、97万余平方米,建设附属设施30余万平方米,完成总投资20.7亿元 ;易地扶贫搬迁应搬迁入住9093户、34436人,已搬迁入住9093户,入住率100%,集中安置率为97.6%,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中国访谈网12月25讯(通讯员 梁海雄)   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来,新化县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求,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创新机制,强力推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县实施项目126个,建成房屋533栋、97万余平方米,建设附属设施30余万平方米,完成总投资20.7亿元 ;易地扶贫搬迁应搬迁入住9093户、34436人,已搬迁入住9093户,入住率100%,集中安置率为97.6%,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对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工程,该县提出并实施统一规划选址、统一施工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建设风貌、统一质量监理、统一建设招投标,致力将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打造成为“风貌统一、质量可靠、配套完善、群众满意”的新农村风景线。

  在选址方面,全县将集中安置点选址点靠近旅游景区、乡镇或行政村中心区域、县乡产业园区和县城,将易地扶贫搬迁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着力打造易扶新村。同时,为实现“顾家、糊口”两不误,实现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创业,新化县在西河镇率先探索推行“1+3+X”建设模式(即采取1层门面+3层住宅+产业配套)后向全县推广,由财政投入资金建设底层商铺和厂房车间,门面产权归县扶贫投所有,门面产生的租金收益10年内由搬迁群众享有。同时,对建成住房实行统一的简便装修,实现贫困群众拎包入住的朴素愿望。

  三年来,全县累计有53个项目共265栋安置房实行了“1+3+X”拎包入住建设,建成门面面积112104平方米,安置户10年内可对门面进行出租或自主经营,做到了“楼上住房、楼下就业”,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顶层设计的“最初一公里”和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无缝对接,为搬迁群众提供了稳定的经营性收入保障和发展创业的基础平台。

  在产业发展、就业拓展及管理服务等各方面,新化县又结合农业产业扶贫(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和引导搬迁户依托现有资源,大力发展“两茶一药、五特、两传统”等十大特色种养产业,以自己直接种植或者以山林地、小额信贷入股、劳动力务工等形式加入各类新型农业合作组织,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稳定脱贫。

  2018年来,该县在高寒山区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油茶林、特色水果、高寒蔬菜等4.2万亩,让搬迁户以土地入股、小额信贷入股、劳动力务工等形式参与到基地建设或合作经济组织中来,为其提供了稳定的产业发展收入。

  此外,该县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和引导搬迁群众因地制宜参与到旅游服务业、农特产品销售业和电子商务业中来;鼓励和支持县内企业优先聘用贫困人员,着力拓展就业渠道,优先解决贫困人员就业问题。

  目前,新化县在70个搬迁安置地及附近开发环卫、城管等公益性就业岗位,就近解决部分搬迁户的就业增收问题。另在,全县也已有4000余名搬迁群众依托景区发展起了农家乐、旅游商品种植销售、电子商务等产业。

  下一步,该县将切实巩固和发展好易地扶贫搬迁的成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针对性地提高安置点管理服务水平以及物业、文化、福利、商业等各领域服务水平,保障搬迁群众在迁入地平等享有教育、医疗、基本养老、低保、就业等社会保障,确保搬迁群众在安置点遇事有人管、就近可保障、公平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中国访谈网编辑部执行总编 张国军   责任编辑 华光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