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谁说只有胖子会得“糖尿病”,你的误区可能害了你自己!

发布时间:2017-11-14 20:01:33 来源:凤凰网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2017年11月14日是第2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可一直有一些错误的观点在流传:糖尿病是因为吃太多糖?瘦子、年轻人就完全不用担心糖尿病?错了! 每两个人就有一个糖尿病“候选人” 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达1.14亿

  2017年11月14日是第2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可一直有一些错误的观点在流传:糖尿病是因为吃太多糖?瘦子、年轻人就完全不用担心糖尿病?错了!

每两个人就有一个糖尿病“候选人”

  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达1.14亿,占中国成年人口的11.6% ,这还只是确诊的人数。更可怕的是,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50.1%,换句话说,在成年人当中,每两个人就有一个是糖尿病的“候选人”。如果不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大部分糖尿病“候选人”在十年之内就会发展成糖尿病人。

  哪些人群容易患糖尿病?

  1.40岁以上 ,尤其是较胖的人群,要小心患糖尿病。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如果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姨妈、姑姐、舅舅、表兄弟姐妹中有得糖尿病的,尤其是不止一个糖尿病病人,这类人是高发人群,需要定期进行体检。

  3.生过巨婴 (这里指的是孩子出生时在4公斤以上)以及有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如果产后没有及时干预,三分之一以上会进展为糖尿病。

  4.体型比较富态的人群 。现在衡量的标准为体重指数和腰围。可用公式: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计算,超过24为超重,28以上为肥胖。若超重以上的体型,男性腰围超过90cm,女性腰围超过85cm则称为中心性肥胖。这类人患上糖尿病的危险也会大大增高。

瘦人也会得糖尿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中国大陆被认为是全球糖尿病最集中的地方,患者超过了1亿,接近总人口的10% 这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值得我们警醒,为什么有这么多中国人患糖尿病呢?中国人没有西方人胖,却更容易得糖尿病,这是为啥?现在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根据现有研究,可能有以下3个原因。

  一. 咱们老百姓,基因不太好

  总体来说,由于基因的原因,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洲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更大。一篇发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的论文提到,科学家发现很多亚洲国家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并不像西方国家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那样肥胖。他们对日本的糖尿病患者及其家族进行了基因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中,基因KCNJ15突变的占10.2%,而在健康人中,这种基因突变仅占6.1%。研究人员说,不论胖瘦,KCNJ15基因突变者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为正常人的1.7倍。而在非肥胖人群中,KCNJ15基因变异者的患病风险则为正常人的2.5倍。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丹麦,不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健康人,出现上述基因变异的比率均不到2%。研究人员分析推测KCNJ15变异率在亚洲人中较高。

  总结一下,就是KCNJ15基因变异者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大,而亚洲人该基因变异的比率很可能高于欧洲人。

二. 肌肉少,肚子里油多

  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即便亚洲的超重肥胖人口比例相对西方较低,但是患糖尿病的比例却更高。

  风险比较高可能是因为亚洲人体内肌肉更少,而腹部脂肪更多,出现胰岛素抵抗的风险更高。 有研究显示,尽管印度新生儿的平均体重较白人新生儿低,但印度新生儿体内脂肪和胰岛素水平更高。科学家测量不同人种的脂肪发现,同是健康体重的亚洲成年人与欧洲人相比,腹腔内器官周围的脂肪更多。

  所以对我们来讲仅仅评价体重是否正常远远不够,还需要测量腰围,来更精准地预测糖尿病风险。对于所有亚洲人而言,女性最好将腰围控制在80厘米以下,男性最好将腰围控制在90厘米以下。

三.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门

  不良的生活方式绝对和糖尿病脱不了干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饮食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6点:

  1.城市化和现代化 导致走路少,骑自行车少,日常体力活动少;

  2.成年男性经常吸烟 ,吸烟与较高的腹部脂肪相关,可将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45%;

  3.粮食消费从粗粮转向细粮 ,白米、白面及其他精制谷物占据主要位置;

  4.由于全球化进程,快餐更为常见和广泛 在一项对43000多名中国人进行的研究中,那些每周吃2次以上西式快餐的人与那些食用快餐频次更低或不吃快餐的人相比,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27%;

  5.科学孕产普及率低 。母亲怀孕时的营养不良和超重意味着当宝宝长大后,会更容易发生高血糖;

  6.空气污染问题严重 。空气污染也可能增加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风险。

  患上糖尿病,引起失明还是小事情,要截肢的时候哭也来不及了。糖尿病得不到控制,血管会逐渐被氧化变硬、形成血栓。时间长了,糖尿病还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糖尿病是、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发作、中风、下肢截肢、等主要病因,忽略了高血糖,大病就找上门来了。

  正是由于这些并发症,使得糖尿病的死亡率甚至比乳腺癌和艾滋病更高!世卫组织预测,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第七位主要死因。

早期典型症状要知道!

  很多人觉得现在能吃能喝,肯定没病,没事别做检查浪费钱。但殊不知,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糖尿病大国。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人们生活改善之后发病率就持续上升,如果我们不早期识别糖尿病,任由其发展将带来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后续治疗颇为棘手。

  2017年最新的糖尿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4亿人处在糖尿病前期,但90%的人不知道自己处于糖尿病前期。

  因为很多人不测血糖,抑或只测空腹血糖。殊不知,空腹血糖正常,不代表餐后血糖也正常,仅查空腹血糖,会有70%的糖尿病前期被漏诊。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这个阶段能够做好干预,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通俗地讲,糖尿病前期即空腹和/或餐后血糖已经升高,但还没有达到诊断糖尿病的程度。糖尿病前期人群采取干预措施不仅可以避免糖尿病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如果6.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称为空腹血糖受损(IFG);

  如果空腹血糖<7.0 mmol/L, 7.8 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称为糖耐量减低(IGT)。

  IFG和IGT统称为糖尿病前期。

  我国的大庆研究证实:6年后,66%的IGT患者变为糖尿病。20年后,93%的IGT患者转变为糖尿病。

  可见,糖尿病前期必须得治疗。

  糖尿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三多”——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一少”——体重减少。 出现了这些症状,就要赶快去医院检查身体,别拖着了。

  有的人就是觉得,去做检查多费钱。但有些人其实是不愿面对结果,害怕被查出有有问题。其实,糖尿病前期只要合理饮食,注意运动,就可以避免发展为糖尿病。即使确诊,也要知道糖尿病不是绝症,只要合理膳食,规范服药,还是可以控制好病情,减少其对生活的影响。

早发现,早预防

  2017年最新的糖尿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4亿人处在糖尿病前期,但90%的人不知道自己处于糖尿病前期。

  因为很多人不测血糖,抑或只测空腹血糖。殊不知,空腹血糖正常,不代表餐后血糖也正常,仅查空腹血糖,会有70%的糖尿病前期被漏诊。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这个阶段能够做好干预,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从头到脚帮你揪出糖尿病早期“小信号”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1、视力变差

  眼睛出现视物模糊、视力减退时别一味以为是眼科疾病,出现这种症状也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据国外眼科博士指出,罹患糖尿病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值上升,出现眼球歪斜从而影响视力。长期的视物模糊要警惕2型糖尿病。

  2、咽干舌燥

  喉咙干燥似火烧,喝水喝不停,排尿也变得频繁。如此恶性循环,身体会始终处于缺水状态,使得人坐立不安,咽干舌燥。别以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其实有可能是糖尿病在作怪,烦渴多饮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3、怎么吃都会瘦

  虽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但当你吃得多却瘦得厉害时,却是要警惕是否疾病在作祟,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都会使身体消耗更大。当你胃口良好,吃很多食物体重却在下降,就要当心糖尿病,这病会渐渐将你体内蓄积的能量消耗殆尽。

  4、刚吃完就觉得饿

  吃了很多食物却仍觉得饿,这是因为体内的胰岛素机能失常,导致脂肪、肌肉及其他组织器官的机能低下。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胰腺分泌过高的胰岛素,就会促使大脑产生空腹感,这也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5、夜尿增多

  多尿是糖尿病的三大症状之一,体内血糖值升高,人体会敏感地获取到信息,并自动将其排除,导致小便次数增多。因此,夜间尿频、夜尿增多的人群不要忽略这个信号,这也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6、足部麻痹

  足部麻痹或疼痛很多人并不会很在意,单纯地以为是走得太多所致,以为多休息就会好转。殊不知,足部麻痹也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之一,糖尿病神经损伤从下往上发展,足部症状就是最早期的信号。

  7、皮肤干痒

  别以为皮肤瘙痒就是皮肤有毛病,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中也有皮肤小信号。如皮肤又干燥又发痒,脖子腋下皮肤都发黑,要警惕糖尿病的发生。专家指出,这类皮肤问题与血糖低下身体脱水有关。

  8、身体疲劳乏力

  很多人会把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认为是亚健康。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也有疲劳,因为胰岛素分泌太少时,容易切断体内能量供应,使人产生疲劳感。但疲劳的确是非特异性的症状,除了糖尿病,甲低、贫血、癌症等都可有这个表现。

  9、伤口迟迟不好

  正常人的伤口有自我修复愈合的能力,当罹患了糖尿病之后,这个能力就会被削弱。这是因为,高血糖会阻止血液流通,减缓伤口愈合进度,延长伤口愈合时间,还会损伤神经组织。如果出现这个信号,别犹豫,赶快去医院就诊。

  10、感染念珠菌

  身体免疫力差时容易感染细菌,极差时感染真菌,而念珠菌就是真菌的一种。糖尿病就是这类真菌的媒介,让真菌在皮肤上大肆感染,并扩散到生殖器。

做到这几点,让糖尿病远离你!

  1. 多自己做饭,少下馆子 如今外卖盛行,但有条件的话还是自己下厨最好,自己做饭清淡,而外卖过于油腻,摄入热量过多。

  2. 多吃谷物 每天吃10g谷物纤维能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推荐的食物有燕麦、藜麦等。

  3. 拒绝含糖饮料 糖尿病的本质是糖类摄入过多、血糖升高,因此想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必须要拒绝含糖饮料。

  4. 保持运动习惯。 每周至少运动4个小时,能够提高人体代谢,预防糖尿病。

  身边的“糖友”越来越多,他们到底怎样吃才更科学?

  今年5月,我国首次发布糖尿病膳食指南,为糖尿病患者朋友们提出了八点建议。

  推荐一 :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推荐二 :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推荐三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推荐四 :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推荐五 :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推荐六 :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推荐七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推荐八 :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应该怎么做?

  1.积极治疗糖尿病 ,使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自我监测、教育及心理疗法。具体治疗方案根据病情而定,但是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十分重要。

  2.积极治疗血脂异常 。长期坚持饮食疗法,少吃动物脂肪,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蛋黄等。必要时使用调脂药物。

  3.适当的运动 对降低血糖、血脂、有效的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合并症有较好的作用,应长期坚持锻炼。运动方式应采取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不要做短时间需要爆发力的运动,如赛跑、举重等。有严重心、肾等并发症者活动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4.调整体重 。肥胖是长寿之敌,是多种疾病的温床,肥胖与动脉硬化的发生、进展有密切关系,肥胖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调整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对良好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有效控制血压 ,伴有高血压时,加服降血压药,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6.不吸烟,不饮酒。

  7.建立正确、有规律的糖尿病饮食。

  8.定期检查 ,进行眼底、心电图、肾脏及神经系统、足部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并发症,早期治疗。

  (来源:凤凰网公益频道综合整理)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