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江歌案丨被围观的刘鑫,被遗忘的陈世峰

发布时间:2017-11-15 09:21:09 来源:ifeng.com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至于刘鑫父母和刘鑫那些不通人情甚至野蛮无礼的做法,是要被批评的,但是不是要以这种公开的、大规模的羞辱来实施这种评判?这是值得慎思的。江歌事件发酵至今,声音繁杂、观点打架,但有个不得不警惕的现象:舆论不谈陈世峰如何一步步成为行凶的暴力犯罪嫌疑

  至于刘鑫父母和刘鑫那些不通人情甚至野蛮无礼的做法,是要被批评的,但是不是要以这种公开的、大规模的羞辱来实施这种评判?这是值得慎思的。

  江歌事件发酵至今,声音繁杂、观点打架,但有个不得不警惕的现象:舆论不谈陈世峰如何一步步成为行凶的暴力犯罪嫌疑人,而是指责刘鑫这个女孩如何忘恩负义、惊慌怯懦;舆论不谈我们该如何举社会之力防范有暴力倾向的人成为杀人犯,而是跟着一位缺乏创伤治疗、在仇恨里完全不能自拔的母亲的情绪,滑向了对“不勇敢”的道德谴责。

  凡此种种“跑偏”,客观上也会造成社会对暴力犯罪的纵容——尽管这并非我们所愿。

  陈世峰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网上披露出来的信息是真实的,那么,杀人嫌犯陈世峰早已有“分手暴力”的前科。按目前已披露的信息,陈当时的暴力行为,被其所在的大学包庇下来了,没有得到严厉的处分,更别提诉诸法律。记者们没有去追索这条信息是否属实,去探索如何把暴力的罪恶遏制在最小苗头,而是竭力“撮合”江母和刘鑫见面、对质,以此获得戏剧性的画面。

  在极度悲伤情绪中,人可能陷入自责,产生诸如“我怎么没有多打一个电话,阻止她去见面”的假想,也可能陷入无穷无尽的迁怒仇怨当中,诸如“谁谁怎么没有开门,把她单独留给了死亡……”他们会在每一个细节上寻找生的机会,不放过任何一丝生的可能,谁让这个可能性幻灭,他们就仇恨谁,这种仇恨的迁移,会让丧亲创伤中的母亲体验到拯救的力量。在缺乏规范创伤治疗的受害者家属那里,这是他们创伤后应激反应的重要一环,自救本能,召唤他们抓住任何一个救命稻草。

  江歌母亲的讲述是非常有力量的,她强烈的母爱极具感染力,每一个局外人都能不费劲地进入那样一种情感体验:妈妈好痛!扎心的痛,十几刀啊,刀刀致命!在朴素的善良和对于弱者的同情这一人类本性的作用下,受众很容易卷入这种迁怒仇怨的激烈情绪和义愤填膺的道德审判中。

  但这十刀,毕竟不是刘鑫扎的,为何江歌母亲对刘鑫的怒火烧得更厉害,这就在于仇恨的就近原则:怨恨一个遥远的不相干的人,比怨恨一个关系密切的人,要无力无助无能得多。此外,江歌母亲还有一个难以抹去的执念:江歌是替刘鑫送命的。

  江歌母亲强调,江歌没有那么高尚那么伟大,她不是舍身救人,而是被那扇自私的门挡在了生的希望之外,但凡能逃命,她一定会逃的。这是江歌妈妈的确信。如此确信,让她更加仇恨刘鑫,江歌都替你去死了,你竟然一声不吭,对死者的母亲没有一丝宽慰。

  这是情感性的期待。但从事实逻辑来说,暴徒是谁的男朋友,是谁“招惹”来的,并不改变特定情形下女性与男性搏斗的力量对比。面对记者“如果开门两个都死了”的设问,江歌妈妈并没有正面回应,而是说,如果两个都不死呢?

  的确,两个姑娘以二敌一,比一个姑娘独自与暴徒殊死搏斗,胜算要大一点,江歌妈妈的这个期待可以说合情合理。但在刘鑫这里,当一个人的天平倾向于恐惧和怯懦,她担心的是另一种可能,即出去面对穷凶极恶的暴徒无异于送死。对于杀红了眼,丧失理性的凶徒,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因此,可以这样说,要刘鑫开门与凶徒对峙,并不是一个低阶版本的道德要求,而是关乎“勇敢”这一古希腊四大美德之一的高贵德性的要求。既然是高阶要求,是属于“做到了要赞美,做不到不苛求”的范畴。

  至于刘鑫父母和刘鑫那些不通人情甚至野蛮无礼的做法,是要被批评的,但是不是要以这种公开的、大规模的羞辱来实施这种评判?这是值得慎思的。

  纽约大学精神病学家詹姆斯?吉里根在《暴力:反思最致命的流行病》里有过这样的论述:“羞辱最初会带来痛苦,但持续不断的羞辱会让人越来越不敏感。羞耻和寒冷一样,本质上都是缺乏温暖。当程度超过某个界限,羞耻就会像寒冷一样,让人感到麻木,心如死灰。(在但丁的《神曲?地狱篇》里)地狱的最底层不是火焰,而是寒冰,是极度的严寒。”

  持续不断的、不节制的羞辱,并不会使得这个世界拥有抵御暴力的更强大更温暖的力量。当愤怒燃烧了江歌妈妈的心,当她把刘鑫一家的信息公之于众时,反而是消解了刘鑫本应有的负疚,反而让她持有了对抗负疚的资本——“我是错了,但是你也错”,这是人在开脱自身责任时常有的防御心理。

  如果说江歌妈妈最该恨刘鑫什么?恐怕不是她的不勇敢,而是她没能更早识别陈世峰的暴力倾向,她严重低估了陈世峰的暴力危险系数。那么,刘鑫能恨什么?刘鑫该追问一下,陈世峰是否有暴力前科未曾被及时制裁,被我们的社会环境不以为然地纵容过去了,导致他根本不把这种暴力行为当一回事,最终,从暴力倾向走向了杀戮。

  这是很多人爱情观里吊诡的地方。长期以来,人们对分手暴力以及熟人之间的肢体冲突不以为然,觉得那是“纠纷”,而不是犯罪。这种大包容,再对比舆论对“不勇敢”的大羞辱,背后隐藏着长久以来制约我们生成现代文明的观念误区。最终的局面就是,这一文化沉淀下滋生暴力的土壤,同时对应着高蹈的道德义愤和舆论暴力。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