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网络上现“拼凑版”古墓:不同古墓朱砂题字却相同

发布时间:2017-11-15 10:45:05 来源:凤凰网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不同古墓现“同款”朱砂题字? 墓室中既无棺椁、尸骨,也无陪葬品,5年前,高平市汤王头村一农民开挖菜窖时竟挖出一座豪华空墓。消息传出,国内考古爱好者纷纷热议。墓室墙壁上“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的两行虐心朱砂题字,更是让人遐想不断,感慨

  不同古墓现“同款”朱砂题字?

  墓室中既无棺椁、尸骨,也无陪葬品,5年前,高平市汤王头村一农民开挖菜窖时竟挖出一座豪华空墓。消息传出,国内考古爱好者纷纷热议。墓室墙壁上“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的两行虐心朱砂题字,更是让人遐想不断,感慨万千(本报2012年3月4日6版曾予以报道)。

  近来,这则“旧闻”通过网络视频、微博、微信又开始传播,当年发现的这座豪华空墓再次进入众人的视线。荒唐的是,这座古墓“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的题字,却被人屡屡张冠李戴、移花接木至另一座古墓当中,作为“噱头”吸引众人关注。

山西晚报2012年3月4日对该墓穴的发现曾进行过报道

  网络出现“拼凑版”古墓

  《农民菜窖下竟挖出千年古墓,墓中一桌酒席完好无损》《千年古墓似有人居住,考古人员开启千年古墓时被吓傻,里面摆着一桌酒席招待他们》《老农发现一座千年古墓,墓中有一桌酒席,墓墙上有段虐心的话》《挖菜窖挖到豪华空墓,没有值钱物件,里面一桌酒席和一句语言让人惊讶》《专家发掘一座千年古墓,墓中发现一桌酒席,墙上的两句话让专家心怀愧疚让人们心生敬佩》……只要输入“千年古墓、菜窖”等几个关键词语,网络上就会出现5000多条相关内容。

  虽然标题不同,内容却如出一辙:“2010年,山西省高平市汤王头村的村民在自家庭院中准备挖一个菜窖……不小心发现了一座古墓。墓穴中,没有发现尸骨,也没有任何陪葬品。”这些文字描述与山西晚报当年的报道相符。之后的文字,就有些让人看不懂了:“经过专家们的鉴定得出结论,这座墓是辽代张氏家族的墓地……但就在专家们打开墓门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古墓之中居然没有存放什么珍贵的宝物,而是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一桌丰盛的菜肴……”似乎是写另一座古墓,紧接着的文字又在描写高平古墓:“古墓的墙壁上写着‘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然而如今墓地真重开了,可惜墓主人已然不在了。”

  仔细观看这些视频,阅读微博、微信公众号内容不难发现,其中涉及千年古墓的明堂画面、图片均有壁画、棺木、供桌及瓷器等随葬品,并非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空墓”。

  高平市发现的这座豪华古墓,由于墓主人并未“入住”,到底是何人之墓、建于何年代,时至今日,还未有权威性定论,怎么就成辽代张氏家族墓地?

  网络上近期疯传的视频、微博、微信等的画面、文字,虽然内容稍有改动,但均提到在墓墙上有两行朱砂题字:“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难道一段相同的虐心文字,同样被书写在另一座千年古墓墓墙上?

墓穴内的朱砂题字: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

  文化学者回忆古墓发现经过

  “这些信息传播,完全是不负责任的。”11月11日,5年前曾带领记者前往高平市汤王头村采访的晋城市文化学者李俊杰表示,他最近也发现了有类似的内容传播,“相同的文字出现在另一座古墓中,这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2011年,李俊杰来到汤王头村实地考察。到达汤王头古城外北100米处的贾姓村民院内时,这位村民告诉李俊杰,他在自家院内垂直挖菜窖时发现一座古墓,进入墓室一看,墓室内无尸骨、无陪葬品。

  2012年2月29日,在李俊杰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汤王头村。贾家看似平常的院落中,与菜窖相通的墓穴口,就在房屋西北角的厨房窗户下。由于洞口被遮盖,旁人根本无法想象得到,院子的地下竟然有座古墓。

  拿着手电筒,李俊杰掀开菜窖洞口上的遮盖物,一个直径1米的圆洞出现在面前,踩着菜窖两端挖好的“脚蹬”,下到菜窖底,顺利进入墓室。

  墓室为东西走向,为长方形两室仿木藻井式青砖墓。在灯光的照射下,墓室顶部的仿木砖雕斗拱富丽堂皇。墓室顶部仿木砖雕呈藻井形制,出水处为天圆地方形状。主墓室内有一个用三层砖砌的砖坑,坑中间有两个土方框。

  该墓由竖穴土圹墓道、拱形墓门、长方形墓室和四角形叠涩藻井组成。墓室砌于土洞之中,墓门为砖砌券顶洞门式。古墓室分前、后两部分,配有东西耳室。墓室的彩绘装饰简单,拱眼画有海石榴花图案,北墙画有卷帘。后墓室与前墓室由一条甬道相连。东西侧室分别有甬道,东西壁设假窗两扇。

  从整体上看,墓室十分讲究。墓室内未出现裂缝和渗漏现象,彩绘为矿物质颜料,白炭打底,这一特点在墓室结构、彩绘工艺上显得格外清晰。据李俊杰个人推断,这座古墓可能建于宋代。

  墓内空空如也令人不禁生疑

  尽管墓内空空如也,可墓室内的“蛛丝马迹”却令人疑窦丛生。

  “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墓东室门口左墙上,用朱砂毛笔行书体书写的12个红字,让李俊杰至今困惑不已。

  墓穴南北有两个配室,在配室壁墙上画有维幕、窗帘之类的美好场景。但在两个墓壁的彩带上,却发现有未曾完工的痕迹。李俊杰推测:“可能是在墓室装修彩绘工程阶段,墓主人发生了重大事件,事与愿违,导致墓主人苦心营造的豪华阴宅成为一座空墓。”

  墓主人到底是谁?为何最终没能“入住”?空空的墓室给后人留下了想象空间。

  根据墓室结构、彩绘图示、砖雕艺术品位分析推断,李俊杰认为,墓主人可能是一位地位显赫的官员。从墓室已显现出的建筑风格上分析,墓主人有可能战死在著名的“巴公原之战”(也称“高平大捷”),致使墓主人栖息战场,“这是可能导致墓主人无法‘入住’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有关史志记载,高平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从上古炎黄以来,历史上战火不断,硝烟弥漫。据清《高平县志》记载,后周显德元年(954年),郭威、柴荣、赵匡胤率军在晋城巴公、高平与北汉、契丹作战,斩首北汉土卒8万人,史称“高平大捷”。“因依此记载推断,墓主人有可能死于这场战争。”李俊杰说,由于遗存文字太少,又没有其他物证可考,墓主人到底姓甚名谁,可能将永远成为一个谜。

  朱砂题字多次被“移花接木”

  汤王头村的意外发现,引起晋城市文物专家的关注。然而,这座古墓到底是何年代,却未能取得一致看法。

  2012年3月初,晋城市古建筑专家张广善前往汤王头村实地对古墓进行考察。

  从汉族的墓葬习俗来看,棺床是用来放棺材的。“根据棺床的位置,棺材应该是头朝东脚朝西放置,这就是说,棺材自南向北推进主墓室后,需要转90度弯。”在墓室内,张广善却发现,要想将棺材放入这个墓室很困难。“墓室的宽度明显不够,根本无法让棺材旋转,棺材只能卡在门洞和墓室之间。”

  张广善推断,这座古墓可能建于金代。从形制上看,这座墓与晋东南地区发现的金代砖雕仿木结构墓葬基本相同。从目前晋城已发掘的金代墓葬来看,高平汤王头村的这座墓室相对较小,且没有留下墓志铭、陪葬物等可考证的资料,仅能凭室内的斗拱形制判断,墓主人可能是金代的少数民族。

  墓墙壁上留下的“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两行朱砂题字,最是让众人大呼“虐心”,又感觉到失控般的“穿越”。有网友觉得:“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太有故事了,好虐心!墓主人也曾是文艺青年啊!”

  也许正是源于这两行朱砂题字“太虐心”,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成为网络上吸引眼球的“杀手锏”,多次被人移花接木,频频出现在国内其他被发现的古墓中,凭空随意制造出无数悬念。

  目前古墓已被就地保护起来

  汤王头村位于高平市西南部,与市区相距约2公里。村内庙宇云集、明清阁楼宅院林立,一条纵贯全村的古官道保存完好。

  据《泽州府志》记载:从商代开始,汤王头村已是一条交通要道,是典型的古驿站之一。因商汤西去昆仑山(今阳城县析城山)祷雨途经该村,于是得名“汤王头”。

  11月4日,记者与高平市民俗文化学者王永忠前往汤王头村。由于修建公路的原因,包括贾家在内的位于汤王头城外的农家院落已被拆除。而在贾家院内发现古墓顶部地面上,村里修建了水泥建筑,安装了必要的防盗设施,将古墓保护起来。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王永忠进入墓穴内进行考察后认为:墓穴内的壁画、墓穴的构造形制与金代风格相似,比宋代墓室紧凑,小巧玲珑。墓穴内的壁画也很讲究、豪华,是金代贵族墓的基本特点,而宋墓的壁画相对要简单。

  在墓室的地面附近工地的土堆里,王永忠发现了一些残留的金代砖,与墓穴内的砖形一致。

  微博上流传的所谓“辽代古墓发现一桌饭菜”是真的吗?经过网上查阅,张氏家族墓地是1993年在河北宣化发现的一座辽代古墓,其代表人物是张文藻。至于在打开墓室时,是否在摆放的桌子上有“一桌宴席”,记者没有查阅到权威的相关报道。不过,可以确认的是:“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同样“出现”在辽代的张文藻墓中,完全是有人不负责任地将高平古墓中的图片移花接木、以讹传讹的故弄玄虚之举。

  “辽朝全盛时,在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相对峙。”王永忠说,包括高平在内的晋东南地区,是不大可能发现辽代时期墓葬的。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