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10月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发布:生产需求保持稳定 企业利润加速增长

发布时间:2017-11-15 14:56:3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同比增速较上月均有所回落;1月至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亦有所放缓。  在同日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同比增速较上月均有所回落;1月至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亦有所放缓。

  在同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尽管一些经济指标的月度数据出现小幅波动,但从总体上、多维度观察,我国国民经济依然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

  10月份当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今年前10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较前9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速放缓0.2个百分点。

  刘爱华说,10月份大部分生产需求指标月度之间波动较小,增长水平好于上年同期,表明生产需求总体保持比较稳定。

  ——从生产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从需求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持平;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比1至9月份略有回落,但投资在优化供给结构方面的作用持续发挥;10月份出口同比增长6.1%,而上年同月出口下降了3.8%。

  ——从就业看,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双双降到5%以下,企业用工时间保持较高水平。从就业总量看,今年前10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1万人,超额完成年初预定的1100万人的目标。“今年以来就业形势是经济运行中的最大亮点,这主要归功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也归功于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的持续增强。”刘爱华说。

  ——从物价看,10月份CPI同比上涨1.9%,在经济增速保持较快的水平下,价格保持在2%以下的涨幅是非常理想的水平。10月份PPI同比上涨6.9%,涨幅与上月持平。这表明目前市场供求关系在持续改善。

  ——从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看,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2.8%,比去年同期加快14.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提高4.8元。

  “当前,生产需求保持稳定、就业持续向好、物价总体稳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发展,为更好地完成全年预定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爱华说。

  双重因素支撑服务业利润增长

  今年前9个月,我国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1.4%,比1月至8月份加快8.6个百分点。刘爱华在回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我国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今年的表现更为突出,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增速,这一快速增长的背后,有着多方面因素的支撑。

  “不管从统计数字还是生活中,大家可以感受到,近年来服务业的需求扩张非常快,发展势头迅猛。”刘爱华分析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规模持续扩大的5年,是我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的关键5年。

  从宏观角度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提升,自2012年超过第二产业,到2015年比重超过50%,占据半壁江山。2016年,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到51.6%,比第二产业高出11.8个百分点,服务业已支撑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2012年至2016年,服务业对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变价)从44.9%增长到58.2%,提高了13.3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服务价格的上涨,也是支撑服务业利润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10月份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4%,非食品价格上涨2.4%。在非食品价格中,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比较平稳,而服务价格上涨比较多,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3%。服务价格的上涨,既支撑了服务业企业利润的增长,也从侧面反映市场对服务需求比较大。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