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江歌被害案”何以成为“江歌刘鑫案”?
央广网北京11月15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2016年11月3日凌晨,在日本东京,青岛女留学生江歌和室友刘鑫结伴回家。在租住的公寓门前,刘鑫先一步进门,江歌则被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杀害。
席卷网络的舆论漩涡中,面对凶残的前男友和无辜的室友,刘鑫选择躲在门内的举动获得许多人的理解。但此后,刘鑫表现出的冷漠和利己,刺痛了几乎所有人。江歌妈妈在微博上提及刘鑫姓名,便接到刘鑫的微信:“再出这种新闻,我就停止协助警察。”刘鑫妈妈甚至对江歌妈妈怒吼,“你闺女叫人家杀了,你去找杀人犯,别找着俺!是她命短!”江歌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刘鑫,刘鑫却在苟活的300天里彻底失联。
杀人是一种恶,人性沦丧、践踏他人的善是另一种恶。庭审临近,相比刑罚,刘鑫的一系列作为引发更多的道德拷问。“江歌被害案”何以成为“江歌刘鑫案”?
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两个亲密无间的阿富汗男孩。在一场追风筝大赛中,为了帮助阿米尔取得梦寐以求的胜利,哈桑以身捍卫小主人的蓝风筝,因此遭到强暴。旁观而怯懦退缩的阿米尔没有内疚、没有自责,而是一心想让哈桑在眼前消失,于是在13岁生日的晚上陷害哈桑,说他偷了自己的生日礼物。哈桑洞悉一切,承认了偷窃。
2003年的美国畅销书《追风筝的人》写出人性荒诞,却写进了现实。
江歌是为什么被杀害的?刘鑫的妈妈回答:她命短!她不是为了俺闺女!
在家门口帮室友刘鑫挡住其前男友陈世峰后,门内的刘鑫获得安全,江歌则被陈世峰残忍杀害,江歌妈妈哭诉,“10刀,痛死妈妈了”。
这场灾难与刘鑫有没有关系?江歌遇害后近300天,江歌妈妈终于见到对她不闻不问、恶言相向的刘鑫。
300天,屡屡被要求见面,屡屡拒绝,刘鑫的顾虑是什么?
“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而紫菱呢!她失去的是爱情!”琼瑶小说中三观歪斜的台词,在刘鑫一家的逻辑中真实存在着。
汹涌的民意在此喷发——当杀人犯就在门外,即使被砍杀的是自己的好朋友,刘鑫在一瞬间的软弱、逃避、不开门,尚可理解。当好朋友江歌为刘鑫而死,刘鑫是如何在这一年里泰然自若地买包、烫发、发卖萌的朋友圈,同时屏蔽所有来自江歌妈妈的寻找、甚至威胁不再协助调查的?
残暴的杀人案,本身算不上特殊。一年后的今天庭审在即,为寻求对凶手更重的量刑,江歌妈妈正多方征集签名,希望影响日方。但日本观察员黄学清说,相比国内对刘鑫的风暴式拷问,日本舆论对案件的关注并不多。
江歌妈妈的努力能对判决产生影响吗?日本very best律师事务所律师高桥敬太郎在中国律师额尔敦和马欣的协助下接受了采访。
“江歌被害案”,何以成为“江歌刘鑫案”?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肖锋认为,在刘鑫一家的价值观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和诉求,而对帮助者的生命,毫无敬畏,也不感恩。刘鑫之所以收到在某种程度上比杀人犯更严厉的鞭笞,是因为杀人的事实清楚、处罚有据,刘鑫则破坏了我们脆弱的安全感和艰难达成共识的价值观,并且法律无可奈何。
《追风筝的人》中,目睹朋友被强暴的少爷阿米尔说,“他知道我看到了小巷里面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袖手旁观。他明知我背叛了他,然而还是再次救了我,也许是最后一次。”
道德的审判,唯有来自法律或自己。有的审判也许永远不会到来。谴责刘鑫之恶,当止于言语。除此之外,更大更深远的善,也许能略微填补江歌妈妈内心无边的黑洞。这一刻,我们都是江歌妈妈的孩子。
肖锋说到另外一件事。江歌遇害后,江歌的妈妈匆匆赶往日本。她举目无亲、不通日语,只能通过微信请求在日同胞的帮助。当她忐忑不安走出东京机场时,看到许多人手里举着一张纸,写着“接江歌的妈妈”。她说,看到这个情景后她哭了。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