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放职称评审权能健全人才评定体系吗? | 评论之星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高校职称评定倚重科研评价而忽视了教师教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部分高校优秀教师因论文数量、科研成果不达标无缘职称晋升;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行为严重影响高校职称评定的健康生态……长期以来,虽然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制度创新、加强监管等方式助力高校职称评定公平公开地举行,但部分高校中“小打小闹”的情况仍然在侵蚀着高校的人才评价体系。
针对这一现象,最近,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明确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尚不具备独立评审能力的可采取联合评审、委托评审的方式,主体责任由高校承担。此外,《暂行办法》还指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要切实把师德评价放在首位,职称评审中申报教师一旦被发现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按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给高校、前置师德评价以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此次教育部和人社部联合发文,凸显了我国完善高校职称评定体系的决心。但问题在于,将评审权交给高校之后,高校既当考官又当考生,如何确保职称评定在公平、透明、科学的状态下进行?如何避免高校在师德评价中的主观性打分?师德的标准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如何量化、具体化、规范化?在这些问题得到合理回答之前,妄自给下放教师职称评审权、将师德评价放在首位这两项要求下一个结论,都显得过于片面和孤立。
下一篇:节能环保的强夯技术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