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他一生没沾染过政治 为何被史学家称为三国第一人?

发布时间:2017-11-16 13:01:00 来源:互动百科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原标题:他一生没有沾染过政治 为什么还会被历史学家称为三国第一人? 在中国的历史上,乱世总是能够涌现更多名垂青史的人,三国时期就是一个例证。三国时代,英雄人物层出不穷,大家各显身手,诸葛亮的智谋、曹操的奸诈、吕布的骁勇、孙权的智勇……不过被

  原标题:他一生没有沾染过政治 为什么还会被历史学家称为三国第一人?

  在中国的历史上,乱世总是能够涌现更多名垂青史的人,三国时期就是一个例证。三国时代,英雄人物层出不穷,大家各显身手,诸葛亮的智谋、曹操的奸诈、吕布的骁勇、孙权的智勇……不过被近代历史大家、中国史学泰斗钱穆称为三国第一人的却不是这些帝王将相,而是一位隐士——管宁。

管宁

  管宁(158-241),字幼安,北海郡朱虚(今山东省临朐)人。管仲的后人,三国魏高士,自幼好学,饱读诗书,一生讲学,不慕名利。年轻的时候和朋友邴原、华歆周游天下求学于各地。东汉末年,社会动荡,遂与邴原、王烈等人避居辽东。他们在辽东讲学、耕作,过着隐士的生活。

  管宁与华歆、邴原合称一条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东汉末年,中原大乱,管宁与邴原、王烈等人来到辽东避难。辽东太守公孙度听到天下闻名的一条龙来了大半条,连忙派人整理馆舍,等候光临。管宁见到公孙度,拒绝了公孙度准备的馆舍,自己到山谷建草房而居。同行的人都住在郡南,只有管宁住在郡北。后来不少人跟从管宁,居住在郡北,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村落。在辽东,管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身体力行,种地开荒,自给自足。管宁在此只讲儒家经典,不问时事政治,即使公孙度如何旁敲侧击,也不为所动,他给大家讲授《诗经》、《书经》等儒家经典,教大家祭礼、仪表、礼让等等,颇受人们爱戴。一时间,辽东社会一片文明,礼让成风。

管宁割席

  管宁一生遵循礼法,无论讲学还是吃饭,只要是“坐”,他都是规规矩矩地“坐”,从不“箕股”,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着。古人的坐就是膝盖跪在榻上,臀部坐在脚跟上,这是有礼。箕踞就是一屁股坐在榻上,伸展开脚,是无礼。管宁有一个木榻,用了很久,木榻与膝盖接触的部位都磨穿了。后来,人们常以“木榻穿”来形容高士之风。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魏文帝曹丕诏令公卿大臣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已经身为曹魏司徒、管宁的老同学华歆,推荐管宁。随着曹丕诏令的到来,管宁离开了居住了三十多年的辽东。离开时,公孙恭亲自相送,管宁也把多年来公孙家族赠送的金银财宝全部还给他,一身轻松告别了辽东。即使曹丕的诏令不来,管宁应该也会离开辽东,因为当时公孙康已死,因其儿子年幼而由其弟公孙恭嗣位,但公孙恭因病丧失了生育能力,身体虚弱不能治理,而公孙康之子公孙渊才智出众,管宁预感祸乱将起。果不其然,管宁走后,公孙渊果然袭夺公孙恭之位,最后蛇鼠两端、反叛曹魏,僭号称王,被司马懿攻灭,辽东死伤上万人。

隐居

  管宁回到中原后,曹丕任命他为太中大夫,管宁坚持辞让没有接受。黄初七年,曹丕驾崩,曹睿即位,华歆称病请辞,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朝中大佬司空陈群也上疏举荐管宁,曹睿没有同意,但还是下诏征召管宁为光禄勋。管宁依旧不应征。连续几年的高官厚禄都没有打动管宁,魏明帝疑惑不已,问青州刺史程喜,管宁究竟是守节自高呢,还是老病萎顿呢?程喜说:管宁常常戴黑色帽子,穿着布衣布裙,随季节不同或单或夹,出入内室外庭。只有在祭祀时换上庄重的衣裳,并亲自动手布置祭祀用品。平常拄着拐杖在村舍田园走动,在池塘洗洗脚洗洗手,在菜地瓜圃流连忘返。臣觉得管老不是装矫情,故作清高,而是认为自己生长在隐居潜逸中,年纪老迈,智力衰退,比较适合安于休息,所以每次都谦逊退让。

  公元241年,曹芳上台,再次诏命管宁,恰逢管宁去世,享年八十四岁,管宁终其一生没有沾染过政治,成为了一个独立纯粹的人。

  那近代历史大家、中国史学泰斗钱穆先生为什么称管宁为三国第一人呢?大概是因为管宁在国难当头之际,为保存和发扬中华文化所作的努力。我们都知道,天下不可一日废的是道,君子不可一日无的是学,一个国家的根本在于它的文化,在汉末三国的动乱时代,刘备、孙权、曹操争夺的是权力疆土,即使是诸葛亮、司马懿等智谋之士也不过是为君主谋天下,何以见得保护、发扬文化。再说,钱穆先生本身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颇深的历史学者,所以从文化这个角度而言说管宁是三国第一人是无可厚非的。

  (全文完)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