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米苗绣280余件工艺品,看非遗与现代生活迸发火花
图说:22米长的苗绣长卷 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摄
昨天(11月16日)走进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大厅,墙上一张22米的苗绣长卷延展开去,颇为壮观。除了这幅苗绣作品,大厅里还有许多别致的陶瓷、木雕、玉雕、珐琅、竹编、金工等传统工艺品,展现了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拓展和应用。
这里正在举行的是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上大美院承办的201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经验交流会。本次交流会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包括观摩教学、经验交流、学员作品展三大版块,集中呈现2017年度78所参与高校的教学成果和工作经验。
大厅里展示的包括苗绣在内的280余件工艺品,分别来自18所高校,都是《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实施以来的优秀成果。其中,大小竹灯系列、幸福鸟和炫绣跨界服饰系列、梁平竹帘蓝牙音箱系列,以及青海果洛银饰锻造皮具系列等研培作品十分引人注目。这些蕴含着非遗文化的现代生活用品,让人感觉到非遗就在我们身边,保护非遗你我都能尽一份力。
图说:22米长的苗绣长卷 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摄
展览之后,在观摩教学版块,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姚舰、贵州蜡染专家杨文斌进行了首次“非遗公开课“的网络直播,分别讲授了色彩学理论和蜡染技艺源流,并与学员和参会专家进行了现场交流。在经验交流环节,9所高校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各自的研培经验、工作特色和教学成果。
苗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杨再美说,“我相信每个传承人对手艺的执着与热爱,所以哪怕是生活的压力,也无法停止我坚守的信念。在这次学习中,我接触到现代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将传统的织绣手工艺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一定能)迸发出更加精彩的火花。”
文化部、教育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非遗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自2015年实施以来,覆盖传承人群4万余人。经过研培,非遗传承人群显著提高了传承赓续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提升了相关社区非遗传承活力和传承后劲,促进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上一篇:便民市场开业 利民利商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