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书写的蓝天情
原标题:用生命书写的蓝天情
《悠悠蓝天情》(蓝天出版社)一书从策划、组稿、编写到出版,是一段难忘的经历。2012年10月,一位老战友提出,在人民空军工作的岁月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希望在晚年与战友们出版一本书,把那段美好的青春年华记录下来。一石激起千层浪。蕴藏在离退休老战士心中的空军情结如火山爆发的岩浆又一次沸腾起来。编委会请空军第一任宣传部长朱鸿担任名誉主任,军委办公厅原主任程建宁被推荐为编委会主任。编委中有一直在空军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也有转业到地方、曾经在空军工作过的同志,最长者97岁,最年轻的也有79岁了。这是一支超龄的,但的确是一个信念坚定、富有战斗力的集体。编委会确定,这本书既是一本个人回忆录的汇集,又是一本群体回忆录的集成,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人民空军成长壮大的历史,使之成为进行理想信念和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这是一个和时间赛跑的计划,不要说耄耋老人,就是年轻人,年初组稿,仅半年时间出书也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该书分上下两卷,共收入回忆文章120篇。老同志们用一个个质朴的故事,一段段生动的讲述,一篇篇感人的记忆,用纵贯一个甲子的人生经历,倾诉了对党和人民军队的不尽深情。
这里彰显着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这些在人民空军成立之初入伍的知识青年,是在改造世界观的过程中投入党的怀抱的,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锤炼自己的党性,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坚守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同志因工作需要,高职低配,长年转战,艰苦异常,为保卫共和国的空中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的在执行核试验任务时,因飞机故障核弹投不下,生死关头毅然决然选择带弹着陆,以大无畏的精神创造了惊天的奇迹;有的冒着生命危险执行核爆取样任务,虽然放射性沾染不可避免,但飞行员们为了打破核垄断,视死如归,数次驾机冲进核爆区,以自己的流血牺牲完成神圣使命;有的把高扬主旋律作为毕生的追求,创作的作品唱响祖国的大江南北,教育了一代代中国人;有的在政治运动中遭受迫害,主持正义受到打击,生活的道路极其艰辛,然而面对磨难,信仰不变,直面坎坷,意志不减,表现了对党的无比忠诚和不懈的追求。这些鲜活的故事和生动的讲述告诉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空泛的表态,而是始于足下的脚踏实地;忠诚的信仰不是信誓旦旦的空喊,而是来自党性修养的千锤百炼。书中的一篇篇文章对广大官兵来说,是一篇篇内容厚重、无比宝贵的党课教材。
这里传承着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文章的作者们都是从人民空军的诞生成长中走来的,他们是人民空军光荣传统形成的亲历者和忠实的践行者。他们的讲述原汁原味,朴实真切,生动感人。书中讲述的放牛娃出身的飞行员,拼死攻克文化关,刻苦钻研飞行技术,以空中拼刺刀的精神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的英雄事迹;忍受着零下30多摄氏度严寒,晚上靠跑步取暖的垦荒官兵的艰苦生活;为了遵守群众纪律,执行任务时夜宿闲置灶房,与尸体为邻的撼人经历。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艰苦奋斗是我们这支人民军队的使命所系,是攻坚克难的法宝。书中讲述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空、地勤人员互相关心、生死相依,所体现的官兵团结的光荣传统同样感人至深。当时,战火纷飞,飞行员每天频繁起飞参战,已经很辛苦了,但看到地勤人员工作很繁忙,仍积极帮着推飞机,充冷气,清洗机身。而地勤人员深知飞行员是空军战斗力的主体,在每天早出晚归、不辞辛苦保障好飞机的同时,更是千方百计为空勤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特别感人的是,在敌机袭击机场时,多次发生地勤人员奋不顾身挡住敌人的枪弹,以牺牲自己生命保护飞行员安全的壮烈场面。读着这些文章,如同在听人民空军光荣传统的讲座,亲切感人,富有教益。
这里讲述着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空军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军种,是在空中履行使命,每一个螺钉、每一个飞行动作都事关飞行安全和战斗的胜利。高风险特点对这个军种的作风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从创建之初,空军的作风建设就抓得紧,抓得严,全军闻名。而一提到空军的作风建设,大家都会提到空军首任司令员刘亚楼。刘司令员亲自抓飞行作风、机务作风的建设,抓办公秩序的整顿,抓工作作风的养成,而且身体力行,工作深入,留下许多佳话。老同志们深深地为这个军种的作风建设感到自豪和骄傲,满含深情地讲述了空军当年抓作风建设的故事和部队作风建设中许多感人的事例。这些宝贵的讲述对人民空军的作风建设是不可多得的教材。
这里回响着向文化进军的脚步声。军事文化建设历来为我军所重视。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文化普及教育,全军有200万指战员参加学习,10余万知识分子投入教学,规模之宏大、普及之广泛、教育之深入,堪称空前绝后。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办学条件相当艰苦,参加文化普及的指战员们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以坚强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迅速投身于攻克文化高峰的战斗中。学习内容多,培训时间短,他们就加班加点,一天上十几个小时课,晚上没有电灯,就围聚在煤油灯下挑灯夜战;学员水平参差不齐,就分成识字班、小学班、中学班,开展“一帮一、一带一”活动,因人施教,互帮互学;年轻教员们苦练基本功,勇于创新,总结出兴趣教学法、祁建华识字法、形象教学法……这些文化建设者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努力,创造了文化学习的奇迹。一字不识的文盲经过短短几个月的速成教育,竟能识字3000余,写出通顺朴实的文章;许多人有了文化的武装,后来成长为将军、专家、教授和专门技术人才,成为人民空军建设的骨干力量。可以说,他们无愧于先进军事文化的创造者,为人民空军的壮大插上了文化腾飞的翅膀,为这支高科技军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
这里记录着无私奉献的奋斗足迹。老同志们回顾在空军工作的岁月,字里行间流淌着为这个军种服务的深情,彰显着在平凡岗位上的无私奉献。有的老同志年轻时在机关就是素质过硬的干事,几十年的时光里起草过重要文件,执行过重要任务,工作勤奋,业绩显著,从不计较名利得失,彰显着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央军委一纸支援新疆建设的命令,空军第四航空预科总队的800多名同志打起背包就出发,从鱼米之乡的内地奔赴冰天雪地的边疆,在工业、农业、教育等各条战线奉献青春和热血,为新疆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一位参军时只有16岁的姑娘,在空军通信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几年,多次立功受奖,美好的青春在三尺机台上尽显风流;转业到地方后,钻研中医经络学,无偿为他人治病,被病人赞誉为“神医”。像这样的事例在书中比比皆是,感人至深。
这部厚重的书是老同志们以一腔热血唱出的青春之歌、信仰之歌、奋斗之歌!解放军报社原社长孙晓青用诗一样的语言抒发了读后感。他写道,这一代人的青春很美,美在他们矢志不渝地忠诚于党、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在祖国的蓝天上写下青春的诗行。这一代人的青春又很长,长到一群耄耋老人在晚年讲述他们的青春故事时,仍是那样充满激情,挥洒豪情。
《悠悠蓝天情》的出版受到全军部队的热烈欢迎,如强军的音符震响在万里蓝天,成为新长征路上人民空军前行的催征曲。
迟浩田同志得知老同志们的举动,在收到为该书题写书名的请求时慨然应允,挥毫写下《悠悠蓝天情》五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赞许和支持的深情倾注在雄阔的笔力中。
空军领导亲自打电话给主编程建宁,称赞该书为传承革命传统,加强空军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精神食粮。图书出版后又指示空军政治机关,把老同志们在书中写的一篇篇文章改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发给飞行员人手一册,基层连队到班,作为对部队进行教育的教材。
我亲眼见证了老英雄、老将军、老同志走进清华大学,为空军学员队演讲的感人场面。生动的讲述激起年轻学子阵阵热烈的掌声;激情的互动让插上知识翅膀的新生代飞行员热血涌动,他们纷纷倾诉了对老同志们革命精神的敬仰,表达了继承传统,为建设现代化人民空军贡献聪明才智,献身伟大事业的宏大志向。
《悠悠蓝天情》在部队所产生的影响,在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人民空军的重器歼-20、运-20、新型预警机直冲云霄;远海编队,巡航海疆,参加国际军演,演兵朱日和……在这人民空军跨越发展、砥砺奋进的交响曲中,我分明听到了震响在万里蓝天的强军音符;在披坚执锐、铿锵前行的队列中,我分明看到了愈老弥坚、青春焕发的老一代人的身影;在一代代空军人薪火相传,赓续发展的长征路上,瞩目空天,我更欣喜地看到,一群群年轻的雄鹰不辱使命,不忘初心,坚定地巡航在祖国的蓝天海疆!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