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五岁的孩子看不起保洁阿姨,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7-11-18 19:51:35 来源:水煮蛋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开文先打一个蒙氏标语: 蒙台梭利教育以培养独立、自主、有责任感、懂得关怀别人、并有学习能力的孩子为目标。 首先,任何一个被我们认为是不恰当的要纠正的问题行为,都不可能简单地从行为上扭转孩子,这样做不仅无效而且会让孩子与我们对立对抗,那么我们

开文先打一个蒙氏标语:

  蒙台梭利教育以培养独立、自主、有责任感、懂得关怀别人、并有学习能力的孩子为目标。

  首先,任何一个被我们认为是不恰当的要纠正的问题行为,都不可能简单地从行为上扭转孩子,这样做不仅无效而且会让孩子与我们对立对抗,那么我们就不再是管教者和引导者了,而是乱用权威的野蛮成人。

  然后,任何我们要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一定都是从环境入手,环境可以改变人塑造人,通过设置环境,从而引导孩子自然地将行为转移到正面。

  最后,任何我们认为的问题行为,都不可能凭空凭说教消除,应该是合理取代。

  例如随地吐口水,随地是错误的,吐口水是没错的。那么用“去厕所吐”取代“随地”,那么这个行为就合理了。

  这个问题我分两块回答:

  行为分析和引导

  道德教育

  假设事件回放,我们可以用蒙台梭利理念来分析和引导题中的孩子:

  1.孩子吃零食满地掉渣,破坏家庭环境怎么办?

  成人普遍反应是说教,清洁环境很辛苦,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等。

  应该做的是——反思家庭环境。

  a.家庭中有没有明确的规则

  我们在家庭中,应该明确树立规则,例如什么时间是零食开放时间,在哪里吃零食,哪里吃正餐。

  b.环境是否给予支持

  孩子有没有一个固定的完善的进食区域?这个区域应该包括孩子能自主拿到的一定量的健康零食和水,餐垫,杯子,纸巾,垃圾桶和小号抹布。

2.如果设置了规则和环境,孩子还是将零食带到家里其他地方吃,怎么办?

  a.提醒规则,应该回到零食区域吃零食,吃完再回来。

  b.分析原因,如果孩子不愿意,是因为担心搭好的积木会倒,还是因为不想终止活动。

  c.根据原因,提供解决方案。

  如果孩子担心积木倒塌,告诉他你会帮他看好,任何人都不会靠近。如果孩子不想终止活动,那么引导他做出选择。

  “你可以先将零食放回去,等你玩够了再去吃;或者你先去吃,吃完了再回来。要么去吃零食,要么留下玩玩具,只能选择一件。”

  提出解决方案时,一定要眼睛与孩子对视,确定他在看着你的眼睛后才说话。否则你的话基本属于耳边凉凉的风。

  d.如果孩子不做选择,你可以帮他作出决定。

  “我感觉到了你似乎需要我帮你做决定,那好吧,请你把手里的零食递给我,我可以帮你放回零食桌,你玩完后可以过去吃。”

  先表达,预告孩子你接下来要做什么,不是鲁莽地夺走,再行动。

  e.孩子会大哭大闹

  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发泄情绪。这时候我们不需要做任何事,只需要等。

  可能半小时,可能一小时,可能你会被吵得很烦,可能会打断你今天的出行计划,但一定要等。

  熬~~~我知道很难很难

  熬完这半小时,这个过程对孩子的认知尤为重要,让他会深刻认识到这是一扇撞不倒的铜墙铁壁,下次自然不会再费时间精力在“攻破”规则上了。

  3.帮助孩子实现正常化。

  “为了与我们的同胞相处共存,有时我们得退居幽静的地方获得力量,那时,我们才会满怀着爱看待我们的同胞”。

  蒙台梭利把儿童正常化的过程比喻为一个退居沙漠的神秘主义者,通过专注于有目的的工作调整自我(正常化不是指听话乖巧),当他在归来时,将会带着快乐和满足的情绪,以全新的方式看待周围的世界。

  所以,情绪稳定后,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实现正常化。

  当孩子发泄完情绪后,他可能并不想吃零食也不想玩玩具了,你可以提出一些能帮孩子感兴趣的有目的的活动,例如看书,画画,照看动植物,做家务等等。

  下面两篇文章有介绍蒙氏家务劳动:

  再说一次,家务劳动是最好的早教啦

  蒙氏教养|2.5岁的他告诉我们——儿童的世界需要什么

  关于大家很关心的道德教育话题

  (((0)))

  题中的孩子是五岁,按照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目前处于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

  他律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特征是主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

  在7~12岁左右才会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思考与他人相处时相互尊重的关系。

  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要符合他的年龄特点,对孩子的引导要抓住合适的切入点。

  所以,要让孩子理解尊重阿姨的劳动成果,只能以身作则,孩子并不能换位思考。

  “你给她钱不就是让她扫地吗?我为什么要尊重一个扫地的啊?”。

  我有些困惑。

  猜...后半句可能并不是孩子的原话。

  拆开分析吧。

  “你给她钱不就是让她扫地吗?”

  孩子只是在陈述他的认知角度的事实,并没有错,不属于行为问题,只能说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产生认知偏差。

  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了解社会分工,感恩和关爱身边事物。

  a.和孩子讨论了解保洁阿姨的工作。

  例如,她的工作内容是什么,这个职业给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贡献。

  b.向孩子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发孩子独立思考。

  例如,如果没有一个人愿意当保洁阿姨,这个社会会怎样?如果没有工人愿意为保洁阿姨生产扫把拖把等工具会怎样?

  c.货币的运用。

  这个社会每一份工作都有它重要的意义,每一个劳动人民都应该被尊重。

  钱,是货币,是资本,能买到你想要的商品和服务,但是前提是有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才会有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阿姨放弃了在家休息外出游玩的事件到我们家工作,我们才有洁净的环境。

  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接纳,最后才萌生出尊重和感恩的心态。

  而关于“我为什么要尊重一个扫地的?”

  或许孩子表达的是“我为什么要尊重她”

  或者

  “我不要尊重她”

  又或者

  “我为什么要尊重她的劳动成果”

  等等都是完全不同的。

  1.因为爸爸对孩子的行为贴了标签,“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处于他律阶段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完全依赖他人,当最亲近最在意的父母否定自己的行为时,自己就是“坏”的,他的第一反应必然是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2.还可能。孩子不了解这个因果关系,确实会很困惑。

  “掉渣”和“被爸爸要求尊重阿姨”,最后结果是挨批和被罚。

  而且,如果以前“掉渣”或者阿姨来打扫前”掉渣”,都不会被说,现在突然被说。打破了孩子的认知秩序,就是一种被“颠覆”的压迫感。

  这当中一连串超出孩子认知的关系令他感到委屈,只能着急发问“why why why"

  3.又或者。这只是一个处于”十万个为什么“阶段孩子的自然反应,在4~5岁期间,孩子的求知欲旺盛,无论什么事情,张嘴可能都带个为什么”。

  所以后半句,没有具体的观察和分析,并不能做太多评论。

  无论怎样。

  0~6岁的孩子是感官学习者,家庭中应该注重引导孩子参与日常家务劳动。

  由照顾自己到照顾他人,照顾环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自爱、自律的人。

  这样的孩子,他的内心是平和的,对周围的事物都是充满关爱的。

  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是一个势力的人呢?

  消除焦虑,以身作则。

  不管爷爷奶奶公公婆婆是怎样的人,这些不会完全复制给孩子,对孩子的三观影响最大的是他最爱的最关注的最在意的父母。

  所以,即使老人做了一些不恰当的引导,父母可以和孩子讨论,引导孩子表达感受和看法。

  “你喜欢XXX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

  “如果是你你希望怎么做...如果是爸爸的话,爸爸会怎么做....”

  最后就是注重生活中的言行合一了。

  父母的行为和态度,才是孩子内心的标尺。

  父母的引导和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重心。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