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的危机由不得自身解决
哈里里为什么突然辞职?沙特要通过这场危机达到什么目的?法国的外交动作是调解还是裹乱?危机进展仍处于进行时。
冷不丁的,黎巴嫩又成为新闻热点。总理萨阿德·哈里里突然宣布辞职,最近频频引发国际关注的沙特阿拉伯涉事其中,远在欧洲的法国再从斜刺里冲入,要把哈里里一家接到巴黎。这一场扑朔迷离给人的印象是,危机是黎巴嫩的,危机的解决却由不得这个中东小国。
地中海之东的这个海滨之国多灾多难。深层原因有三:一是地缘上它与叙利亚、以色列等国家紧邻,地处中东纷争要害之地。二是复杂的民族构成和政治对峙,这里有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和希腊人等,宗教上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又有什叶派、逊尼派、德鲁兹派之分,而基督教中也有天主教马龙派、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亚美尼亚东正教之分;政治上,总统、总理和议会领导人一般由不同宗教人士出任。三是面积小,尤其当600万人口的小国始终搞不定内政,就必然受到外部力量牵制甚至指使。内斗之忧外扰之困就这样贯穿了黎巴嫩的历史。
这次危机的主角萨阿德·哈里里是黎巴嫩政坛第二代人物。他那个传奇般的父亲拉菲克·哈里里更是黎巴嫩政争漩涡的历史主角。拉菲克出生于黎巴嫩南部城市西顿一个贫穷的农场工人的家庭,18岁时搬到沙特阿拉伯,在上世纪70年代创建了一家建筑公司。传说他曾用了6个月时间就为已故沙特阿拉伯国王哈立德建起了一座王宫,此后不断聚敛金钱,成为阿拉伯地区的巨富。之后他涉入黎巴嫩政坛,并于1992年以逊尼派穆斯林身份成为黎巴嫩总理。
他下定决心,要让黎巴嫩再次成为中东的文化之都,复兴曾经的历史荣耀。当时的媒体有这样一篇报道:为了摆脱黎巴嫩充满暴力的过去,成千上万的黎巴嫩观众挤满了贝鲁特的一家剧院,过了一个欣赏古代腓尼基文化的夜晚。总理拉菲克·哈里里和其他知名人士花100美元买一张票,去看《阿丽莎,迦太基女王》。经历了长时间的停滞之后,文化终于又恢复了,人们渴望美好的生活。
然而,美好生活一直没来,在政坛纵横多年的拉菲克·哈里里在2005年2月14日的一起自杀性炸弹袭击中身亡,死因几经调查始终不明。在一片政治争斗中,萨阿德·哈里里子承父业,登上黎巴嫩政坛,并于2009年首次出任黎巴嫩总理。可是,当时的媒体这样描述新总理:他是遇刺身亡的黎巴嫩前总理、亿万富翁拉菲克·哈里里的儿子。他出生在沙特,在使用法语的学校接受贵族式的教育。在黎巴嫩议会用阿拉伯语发表令人难以理解的讲话时,他的语言水平经受了严峻考验。
同他的父亲相比,身居黎巴嫩政治中心的哈里里有两个短板:他是沿着父亲搭好的梯子而非赤膊打拼获得权力的,他虽然是黎巴嫩人,但算不得土生土长,这对他的政治权威性始终造成困扰。甚至这次宣布辞职,他也是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作出表态。这使得这次危机从发生之时就缺乏内部解决的条件。
哈里里为什么突然辞职?沙特要通过这场危机达到什么目的?法国的外交动作是调解还是裹乱?危机进展仍处于进行时。主导危机走向的第一角色是沙特无疑,尽管外界对沙特发力黎巴嫩局势的目的和效果感到困惑。巴黎的外交主动也让很多观察者挠头,尽管年轻的法国总统年富力强意欲有一番外交成果,但资深政客普遍认为黎巴嫩的水并不好趟。
至于黎巴嫩内部,总统米歇尔·奥恩反复指责沙特“扣人”,要求哈里里回国说清情况,但哈里里多次表态自己是自由的,而且现在看他一时半会儿不会返回贝鲁特。这已经显示奥恩与哈里里的微妙关系以及黎巴嫩政坛的复杂矛盾。透视中东政局,哈里里辞职只是大戏的一幕,不会很快剧终。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