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常纪文: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发布时间:2017-11-19 11:46:40 来源:民主与法制报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将环境问题的解决纳入党的战略发展目标。 □本社记者 李卓谦 近几年,严峻的雾霾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已经演变成全局性的社会问题,一些地区的环境容量已经相当紧张

  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将环境问题的解决纳入党的战略发展目标。

  □本社记者 李卓谦

  近几年,严峻的雾霾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已经演变成全局性的社会问题,一些地区的环境容量已经相当紧张,环境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短板,人民群众改善环境质量的期盼很强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在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生态文明才得以进入“五位一体”的格局,碧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才得以成为社会的共识,党中央才提出供给侧改革、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举措。

  “国家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必须基于社会的主要矛盾。矛盾定位如不符合实际,行动战略及其部署就会出现偏差,可以说,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事实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并且严峻程度不低于物质文化需要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常纪文说。

  报告对生态环境建设

  具有指导意义

  2015年起,常纪文等环境政策学者就撰文呼吁把生态环境问题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社会矛盾。

  在常纪文看来,十九大报告正视了上述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就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形势下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社会矛盾的一个综合判断。”常纪文说。

  在此基础上,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