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大龄银杏集体搬“敬老院” 百年银杏林建成啦!
锦江山百年银杏林里,相互依偎生长的“夫妻”银杏树。
11月14日,丹东气温有所下降,好在有太阳一直暖暖地照着。在锦江山公园荷花池旁的缓坡上,一片5000余平方米的林地中,20株刚刚搬来“生活”的大龄银杏树挺拔矗立,个个身上都有一抹儿亮红——在丹东近乎有着“市民资格”的大龄银杏树,赶上乔迁之喜,当然也少不了要用系红绳的方式,营造一下喜庆气氛。
它们来自城区多地 “老家”不好呆
丹东城区目前有近700株百年银杏树,基本都分布在主要街路沿线。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建设和道路拓宽改造,一些银杏树的采光、吸水,逐渐受到了高楼林立和地面硬覆盖等因素的影响,立地生存环境变化,导致树木不同程度出现了早衰现象。
刚刚搬到锦江山的这20株银杏树就是这样。它们中有2010年黄海大街改造时迁出的树木,有2013年十一经街道路拓宽改造时迁移的树木,还有十纬路等街路上曾经长势衰弱的树木。它们都曾在四道沟苗圃基地进行过一段时间的“休养”,随着根系恢复正常,眼下已是时候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了。
先“修脚”后“理发” 搬家很费劲
要移植这些大龄银杏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一辆可起重30吨的吊车,再加上6辆可载重20吨的挂车齐上阵,整个移植过程还是用了两天时间。这还不包括前期给树木“修脚”和“理发”的过程。
市公园处处长助理张少清告诉记者,每年一入冬,银杏树落叶后就会进入冬眠期,这个时候它们的根部基本不吸取水分,最适宜进行移植。为了最大限度保证这些大龄银杏树根部的完整性,在对它们进行起挖时,根部周围的土坨直径都达到了2.5米,土坨的厚度也在60-80厘米之间。
“吊装时,我们足足采取了三层防护措施。”张少清说,这第一层防护是包裹遮阴网,第二层是用钢丝网加固,第三层是用草绳捆扎。此外,为了来年这些大龄银杏树恢复生长时,过密的树冠不给虚弱的树根太多负担,他们在搬迁前还给银杏树“理了发”,也就是修剪掉一部分枝条。
下一篇:千人快乐跑团环玄武湖开跑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