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出钢轨新亮度
空气里渐渐泛起凉意,有人笑谈何处赏金秋,有人互相问候“立冬到了,要吃饺子”……这些自由无拘的温馨日常,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却有点奢侈与不易。
他们是来自北京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线路打磨一车间二工队的青年文明号班组成员。这个团队主要负责高铁轨道的打磨与维护,以保障高铁安全平稳运行。
不分寒暑,常年驻扎在高铁线路上,与145米长的黄色打磨车为伴,住在人均不足4平方米的封闭式宿营车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采访前,他们刚刚结束了历时三个多月的石济客专预打磨阶段,已为下一步线路正式开通“磨”好了轨道。班组长孟维旭说,接下来要继续赶赴另一条线路……
孟维旭(左)与齐书昌在轨道上进行廓形数据测量
突破创新 引领标准化流程
在北京铁路局,孟维旭所在打磨班组因为业务水平过硬,先后负责京沪线、津秦客专、大(同)西(安)客专、哈大线等多条北方高铁线路的钢轨打磨工作。从预打磨到后期的定期修复性打磨,班组都在平滑光亮的轨道上留下了专业而精准的“钢之轨迹”。
2009年,孟维旭从大学毕业。当时,我国大陆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运行了一年时间,中国高铁事业大幕初起。成为北京铁路局基层车间的一员后,孟维旭从实习生开始,一步一脚印,一年一蜕变,从一名机械车操作号手成长为车队长、副工队长、段级最年轻的工队长,并在他的带领下,班组在2016年被授予北京铁路局“青年文明号”。
目前,北京铁路局共有7列打磨车,2010年时,孟维旭所在的班组不仅拥有了国内第一列96头钢轨打磨车,而且这个年轻的团队在困难面前敢于担当,一步步探索成长为打磨尖兵中的利刃。从初期机械操作培训开始,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没有前人开路的情况下,自己摸索、分析、总结,突破了国外技术的封锁,逐步创建了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打磨标准化作业流程。“80后”技术骨干齐书昌在进入检修段线磨车间担任技术员后,独挑大梁,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四本、平均每本600页的机器操作指南,为班组人员掌握前沿的安全操作技术、规范化作业流程,以及后期课题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