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银耳产业助脱贫

发布时间:2017-11-20 15:56:28 来源:信阳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叶未落,然秋已至。丘壑纵横间,沿路直行,绵绵秋雨中,与谭家河相遇。“就靠着它,2015年我就挣了一万五千元,可把我高兴坏了。”9月20日,73岁的贫困户许光柏指着一旁的“小黑屋”,激动地告诉记者“有了它,我们现在对脱贫致富,那是越来越有信心

  叶未落,然秋已至。

  丘壑纵横间,沿路直行,绵绵秋雨中,与谭家河相遇。

  “就靠着它,2015年我就挣了一万五千元,可把我高兴坏了。”9月20日,73岁的贫困户许光柏指着一旁的“小黑屋”,激动地告诉记者“有了它,我们现在对脱贫致富,那是越来越有信心了。”

  许光柏嘴中的“小黑屋”,就是谭家河乡种植银耳的黑棚。

  谭家河乡千工堰村支部书记胡亚伟告诉记者:“全乡目前有种植户600余户,其中千工堰村是谭家河,乃至信南地区银耳栽培最集中、规模最大的专业村。全村665户中,就有120户村民从事银耳栽培,大大小小的银耳黑棚星罗棋布。”

  许远成,是村里面远近皆知的贫困户。一家三口中,爱人和孩子都是残疾,50岁的他,就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远的地方不敢去,近的地方没活干,成了徐远成心中迈不过去的坎。

  现在,在乡政府的带领下,许光远在家门口种起了银耳。

  “刚开始啥都不懂,有时候只能挣三四千块钱,好一点五六千。”许远成笑着告诉记者,“政府经常请专家来讲课,不仅手把手教我们,还带我们出去学习。专家指导加上自己摸索,现在我们都是栽培小能手,现在我在家门口,就有了生意做。”

  为提高村民银耳栽培技术,谭家河乡邀请区级科技特派员、信阳农林学院王德芝教授,结合银耳栽培的技术要点、菌种的制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并免费发放珍稀食用菌袋料进行试验,同时免费组织村民到区外食用菌生产基地进行观摩学习。

  通过培训学习,扩宽了农户多元增收思路,带动了一批想干事,敢干事的农户进行银耳种植。

  胡亚伟告诉记者:“我们还提高生态标准,依托信阳农林学院,成立技术专家团队,开展村级银耳栽培技术标准的调研工作,引导贫困户开展银耳标准化的栽培,标准高了,银耳品质就更好。”

  品质好了,还要有销售市场。

  为培养村民市场意识,谭家河乡还联系五星菌种厂的行业市场专家,提供食用菌行业最前沿的市场信息,并且在菌种的种植上对种植户进行指导和合作。

  据初步统计,2017年,谭家河乡菌农银耳交易量达10万公斤,交易额近2500万元。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