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旱灾之年”以养制旱以调制旱 畜牧生产助农增收
彰武县地处北温带,属半干旱地区,常有十年九旱之说,尤其近两年,旱情频发,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减产,种植业收入普遍下降,发展畜牧生产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全株玉米青贮的推广应用,对抵制旱灾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调动农户养殖积极性,以养制旱
今年春旱较为严重,农民丰收无望,畜牧局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多措并举,扎实抓好畜牧业抗旱保畜禽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针对不同的畜禽饲养品种和饲养方式,加强防灾和灾后动物防疫、生产恢复技术培训,引导养殖户科学养殖,适时出栏,降低饲养成本,鼓励养殖户坚定信心,提高养殖场、户应对旱灾的能力,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农民多渠道增收。
在灾情面前,大型养殖场的带动作用尤为重要。彰武县天丰养殖场是该县规模最大的肉羊、种羊养殖场,场内应用胚胎移植、人工输精等多种先进技术,牵头成立彰武县肉羊养殖协会,推广先进的生产理念及生产技术,带动会员60户以上。
调整产业结构,以调制旱
针对当前严重的旱情,结合粮改饲项目,引导农户种植青贮玉米,鼓励农民农田种草,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农业损失,为发展草食畜牧业提供基本保障,促进农民增收。
全株玉米青贮技术是将生长到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的玉米,连秸秆一起切碎放入窖中,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和化学作用,在密闭无氧条件下制成的一种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和营养丰富的饲料,是保证常年均衡供应家畜饲料的有效措施。与原来的籽粒玉米收割相比,全株青贮玉米的工作环节减少,收割费用降低,种植户的收入每亩普遍增加了100-150元;养殖户也受益,奶牛产奶量提高,肉牛、肉羊的增重也很明显。除了经济效益外,全株青贮玉米的生态效益也很明显。玉米全株青贮,不仅不用考虑秸秆的二次收贮问题,还避免了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问题。
该县种植全株青贮玉米通常在6月中旬播种,9月25日前收割,这个生长期玉米籽粒中的糖分含量、生物产量最高,全株具有较高的干物质和蛋白质总量,含水量适宜青贮,其青贮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最低,营养品质最佳,此时消化率最高,而且质地变软,具有香味,能增进牛、羊食欲,解决冬春季节饲草不足的问题。全株青贮玉米的这个播种期可以有效避开春旱,另外若秋收时玉米成熟度不够,可以将全株玉米进行青贮,有效利用未能成熟的玉米,减少损失。但青贮饲料因运输、存放等问题,还没能成为商品进行流通,基本上都是自种自贮自用,或与大型养殖场形成订单种植,由养殖场进行贮制并应用。
彰武县大冷镇永成养殖场现存栏肉牛120头,年初承包土地220亩,应用于青贮玉米种植,现已收割,并外购30亩地青贮,共贮制1026立方米,总费用20万元。这些青贮饲料可饲喂7个月(120头牛),若不饲喂青贮饲料,120头牛7个月需玉米135吨左右,每吨玉米经过晾晒、加工,成本在1800元/吨,饲料费用就是24.3万元。从成本上讲,饲喂青贮每头牛每个月节约50元,另外饲喂青贮饲料可促进肉牛生长、提高牛肉品质。
满堂红镇今年春旱严重,耽误了春播,秋收时玉米还未成熟,部分玉米种植户在9月下旬将不能成熟的玉米卖给牛羊养殖大户,每亩能卖到200元左右,由购买人进行收割青贮,节省了收玉米的人工,收回了部分种植成本,减少了损失。实现了减灾自救,以副补主,以殖补植,真正做到大旱之年少减收、多增收。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