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辞职回农村种葡萄 年入百万仍不能填补大窟窿
▲葡萄长势喜人 受访者供图
天气渐冷,秋风阵阵,人们都裹上了厚厚的大衣,但开州郭家镇毛城村的农民个个轻装简行,大汗淋漓。上游财经—重庆商报记者在近处观察到,还有四个年轻人正和大家一起张罗盖大棚,设计葡萄庄园内部景致。
原来他们是毛成葡萄庄园的创始人,其中陈林是总负责人。上游财经—重庆商报记者上前询问得知,他们是来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高中时期的好玩伴。2014年,他们辞去城里的安稳工作,回乡流转了320亩地,用来种植葡萄。每年收益达百万元,可仍不能填补他们投入的大窟窿,这出于何故?
开启复制程序 瞄准高端生态市场
▲葡萄基地全景 受访者供图
陈林,重庆市开州郭家镇人,从小生活在农村,看着父母种田长大,对乡村有种依恋之情。2009年他毕业于机械专业,和大部分大学生生活轨迹相同,一毕业便留在城里工作。2014年10月,他和三个高中同窗一道去西安旅游,这次旅程却成为他开启农业事业大门的钥匙。
他们来到其中一个同学叔叔的葡萄基地参观,“他叔叔采用先进物联网设备,从葡萄栽种、开花、浇水、施肥、采摘全由工人打理,他只需查看手机,时常关注一下果园近况即可。”陈林告诉上游财经—重庆商报记者,“他叔叔葡萄园占地300多亩,1亩地净收入8000元,一年轻松入账200多万。”
于是他们萌发弃城投农的想法,先后到西安、郑州多地考察学习,把他们认为科学之法直接照搬照套。接下来他们返回开州调查当地市场需求,发现开州葡萄采摘市场属空白阶段,发展潜力大,竞争力小。
两个月后,他们四人一并辞职回到开州,前期投入260万元,从郭家镇毛成村流转来320亩地,并从中国农科院郑州研究中心引进了6万株葡萄苗,建立毛成葡萄庄园。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提高,大多数人更注重养生、健康、生态的食品。当然,高端市场的需求量,也不会因价钱略贵而减少。”陈林向上游财经—重庆商报记者解释道。
根据这一想法,他们将500吨的羊粪进行发酵处理,代替化肥,用于改良培育土壤肥力。同时,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定置的行间距,修枝蔬果,合理栽种果树,保障每棵果子的采光度。详细记录果树成长动态,确保营养吸收均衡。并对葡萄园进行绿色防控处理,采取沾虫板、杀虫灯进行物理性病虫害防治。为保证质量,一颗树的葡萄量控制在8串左右。
赠送6000斤赢得口碑 初尝“粉丝经济”甜头
▲游客正在采摘葡萄 受访者供图
上一篇: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